不同浓度硫酸处理皂角种子发芽试验

2016-07-31 23:46李三成员军现丁书立
河南林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发芽试验汝阳县皂角

李三成,员军现,丁书立



不同浓度硫酸处理皂角种子发芽试验

李三成1,员军现2,丁书立1

(1.汝阳县国有大虎岭林场,河南汝阳 471200;2.汝阳县林业局退耕办,河南汝阳 471200)

用不同浓度硫酸处理皂角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硫酸处理皂角种子发芽率为57%以上,显著高于对照发芽率12%,其中随着硫酸浓度的升高而发芽率提高,当硫酸浓度升高到98%时,处理20 min,发芽率高达94%,效果非常显著。

硫酸处理;皂角种子;发芽率

皂角又名“皂荚”(clediesia sinensis lam),豆科植物,属温带落叶乔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分布在我国大江南北,多生长在平原、山谷及丘陵地区,喜光耐阴树种。皂角集生态、化工、中药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1],也是中原地区城镇绿化、荒山造林和农田栽培的乡土树种和先锋树种。

皂角树浑身是宝,其果实富含胰皂质,可代替肥皂,皂刺内含有黄酮苷类,入药后有活血及治癣作用,皂荚苷可抗癌和提高免疫功能[2],皂角树生长较快的植物胶是优良进口胶的替代品,开发利用前景广阔[3],皂角营养丰富,种子含油量高达32%,脂肪油中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含量大于60.4%[4],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多功能经济树种。近年来,随着市场的需求,农民栽植皂角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探讨不同浓度硫酸处理皂角种子发芽率试验,寻找最佳技术处理皂荚种子,以期为其提供优质丰产高效的皂角苗木。

1材料与方法

1.1 种子的采集

于2013年11月在嵩县生态区购买皂角种子。选择籽粒饱满,且大小均匀、颜色鲜亮的种子,用于皂角发芽试验。

1.2 种子处理的地点

在汝阳县国有大虎岭林场汝南苗圃。

1.3 种子的处理

2014年4月26日开始处理皂角种子。主要采用化学处理,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并用热水处理为对照。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好的皂角种子,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硫酸,进行同时间处理,处理后用清水冲洗种子数遍,直到表面的残留水pH值为7时为止,然后将冲干净的种子,放在培养器中(用塑料盆或陶瓷大缸),然后加入一定体积的温水(50~60度)。用木棍搅拌后加盖自然冷却。处理过程中每12 h换一次水。经2~3 d处理,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在种子处理过程中,切忌用手直接摸种子。

1.4 种子的催芽及发芽率统计

选背风向阳处,建一个长2 m、宽1 m的塑料工棚进行催芽。用高锰酸钾消毒的沙粒(含水量65%)做沙床,床厚度2 cm,表面要平整。沙床做好后,把皂角种子,整齐地排放在床面上,上面再盖一层2 cm厚的松散沙,然后盖上塑料薄膜。3~4 d后,当胚根露白1~2 cm时即可播种。

种子发芽率=(正常全部发芽粒数/供检种子粒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浓度硫酸处理对皂角种子发芽的影响,从表1 可以看出,当皂角种子通过浓硫酸腐蚀时,可以腐蚀致密表皮上的角质层,起到软化种皮的作用,从而增加透水性,促进种子萌发[5]。与对照相比,硫酸处理对提高皂角种子的发芽率效果非常显著。硫酸处理一定时间,当皂角种皮有30%以上皱纹时,应立即停止,尽快捞出皂角种子,然后用清水冲洗数遍,直到种子冲洗干净为止。硫酸处理下,皂角种子的发芽率平均为57%,而对照处理下,皂角种子发芽率仅为12%,比对照发芽率提高了4倍多。不同浓度硫酸处理皂角种子的发芽率间的差异比较明显,随着硫酸浓度的升高,皂角发芽率也在显著提高,用25%的浓度处理皂角种子,发芽率为10%,当硫酸浓度增加到50%,其发芽率为46%,当硫酸浓度增加到70%时 ,发芽率增加到78%,当硫酸浓度增加到98%时,处理时间相同为20 min,发芽率为94%,其效果为最好。

表1 不同浓度硫酸处理皂荚种子的发芽率

3 讨论

皂角是集生态、中药、化工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优良树种,主要以种子繁殖为主。许多研究表明,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是种子活力的生理基础,种子在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膜结构完整性丧失,种子可溶性物质通过细胞膜外渗,种子活力提高[6]。由于皂角种子种皮坚硬且致密,导致种子种皮透水性差,自然情况下,发芽率很低,造成有限种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降低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导致皂角育苗不成功,通过用不同浓度硫酸处理皂角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硫酸处理皂角种子,平均发芽率为57%,而对照发芽率12%,随着硫酸浓度的升高可提高发芽率,当硫酸浓度升高到98%时,处理20 min,发芽率高达94%,效果非常显著。本次试验,不仅为皂角种子繁殖育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而且可为社会或群众直接或间接创造经济效益。

[1] 王健胜,刘沛松,赵干卿,等.不同处理方法对皂角种子发芽的影响[J]. 种子,2014(02):9-11.

[2] 张敏,辛义周. 皂角刺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J]. 齐鲁药事,2005,24(3):164-165.

[3] 李中生,刘晓宁,马天丽,等. 利用野生皂角嫁接皂荚及管理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95-196.

[4] 董玉山,刘占朝,李霞,等. 皂角种子养分的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02(04):1-2.

[5] 顾增辉,徐光美,郑光华,等. 测定种子活力方法探索发芽生理的测试方法[J]. 种子,1982(03):17-22.

[6] 张凤娟,徐兴友,孟宪东,等. 皂角种子休眠解除及促进萌发[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2):175-178.

(责任编辑:王团荣)

S 723.1

A

1003-2630(2016)01-0006-02

2016-02-23

李三成(1963-),男,洛阳市汝阳县国有大虎岭林场,副场长、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生产和科技推广应用工作。

猜你喜欢
发芽试验汝阳县皂角
皂角的重要作用及繁育技术分析
皂角树下
汝阳县
青稞种子的发芽试验方法
又见柿子红
GA3处理对蒙斯特薰衣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汝阳县
玉米种子发芽试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板桥党参种子发芽条件研究
乌鸦与皂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