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南阳烙画

2016-08-01 15:27张彩华
人间 2016年21期
关键词:烙画南阳国画

张彩华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略谈南阳烙画

张彩华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烙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工艺美术品,起源于河南南阳,享誉国内。本文从南阳烙画的起源、传承入手分析,对南阳烙画技艺的发展进行了阐述。

南阳烙画;起源;传承;技艺

烙画,也叫烙花,或者烫画、烫花、火画等等。“烙”、“烫”、“熨”字面都含“火”字,字义也相近。如:熨烫、熨烙或烙烫等,顾名思义就是用烧热的铁扦,在木、纸、绢上面烙绘出各种图画。由于烙笔的高温使木、纸、绢发糊变色,显出线条和轮郭及浓淡。它近于绘画中的国画,线条流畅、富于变化。画面呈茶褐色、古朴清雅,美观大方,别具一格。

一、南阳烙画的起源

烙画为传统民间手工艺,历史十分悠久。至于烙画在何时、在何地产生,众说纷纭。史料没有明确记载。据说,商周以前人类就有了烙印活动。南阳烙花起源的故事民间传说很多。西汉末年,南阳城里有一姓李名文的烙花工匠,是远近闻名的烙花高手,无论是尺子、筷子,还是手杖、扇坠,经他一烙烫,各式各样的人物、花鸟、山水、走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精美绝伦,巧夺天工,人称烙花王。他为人忠厚,心地善良,在城内开了个门面,方圆百里人皆知之,知名度颇高。传说当年“王莽撵刘秀”(南阳民间传说),李文曾救过刘秀并送一只烙花葫芦给他作盘缠,刘秀不盛感激,此后历经千辛万苦,也不曾将那只烙花葫芦卖掉。公元25年刘秀称帝后,仍不忘烙花王的救命之恩,查访到他后即宣进京,赐银千俩,加封“烙画王”,并把南阳烙花列为贡品,供宫廷御用。从此,南阳烙花便蓬勃发展,据志书记载,清光绪三年(公元一八七七年),擅长绘画的南阳人赵星三在一次吸食鸦片时,烟瘾过后,顿生画兴,以烧红的烟扦代笔在烟杆上信手烙烫作画,得一小品,喜出望外,继而又在其它木玩上施艺,均获成功,随潜心研究,久而久之,就逐磨出一整套烙画工艺。他的烙画作品也逐渐成为达官贵族之间礼尚往来馈赠之佳品,以至作为南阳的贡品进入清宫,一些烙画上品颇受皇亲国戚的青睐。

烙画这一传统民间工艺既能表现国画的细致工笔,也能展现国画的粗犷写意,还可兼有西画的素描和油画技法,也能体味出版画的雅情意趣,题材都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加上现代烙画工具的介入,使画面增添了古朴典雅的气度。烙画已成为一种风格高雅的艺术欣赏品和国际友人的馈赠礼品,备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二、南阳烙画的传承

南阳烙画有着较为悠久历史与文化底蕴,在中国独树一帜。被被誉为“南阳三宝”之首。成为当地民间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和独特的文化亮点。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南阳城内已有专卖烙画的店铺六、七家,其中方玉堂的“福聚恒”筷子铺最为有名,赵星三的四个徒弟成了“福聚恒”的顶梁柱。“福聚恒”生意兴隆,日进斗金,产品远近闻名,以烙花工艺筷子为主发展起来的。冬青药木烙花工艺筷子规格有300mm、264mm等七个系列。在筷面上工艺师们用手工烙绘出的花色有人物、花鸟、山木、博古等五大类一百多种,画面典雅精美。远销北京、西安、天津、开封等地。到四十年代初,“福聚恒”一家,店员艺人已发展到三十多人,初具规模。烙画工艺成为南阳颇有名气的民间艺术而享誉国内外。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和发展工作,将分散流落于南阳各地的烙花艺人组织起来,先后于54年成立了“烙花互助组”、“南阳烙花合作社”、“南阳烙花工艺厂”,一九九六至今仍命名为“南阳市烙画厂”。

在建厂初期,主要以王世英、吴太和、方玉堂、魏仁瑞、闫青增为代表,他们传承了赵星三烙画的基本技法,主要产品有各式屏风、印章盒、木梳、冬青木筷子、市尺、打子把、笔筒、茶叶盒、烟盒等传统工艺品,其中产销量最大的是冬青木烙画筷子,并产生了第一位由国家授予的工艺美术大师“王世英”。第二代传承人以牛金星、李凡芝、田子秀、方金绪、李克明、魏荣磊、潘明武、陈淑玉、王保莹等为主,他们继承了第一代艺人的优秀技艺,经过积极探索,烙制了大型木板烙画作品,内容题材更加丰富,并尝试各种款式的宣纸烙画,产生了第二位国家授予的工艺美术大师“田子秀”。改革开放以来,烙画厂吸纳了美术学院毕业生,在第二代传承人的亲传口授下,烙画艺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研制出丝绢烙画和套色烙画,并形成了一支传承有序、脉络清晰、高水平的烙画创作队伍。

三、南阳烙画技艺的发展

目前南阳烙画工艺主要探讨在丝绢、宣纸和木板上烙画。既能表现国画的细致工笔,也能展现国画的粗犷写意,还可兼有西画的素描和水彩技法,还有版画的雅情意趣。

(一)烙画工具选择和使用。

最早烙画艺人以铁针为工具,在油灯上炙烤进行烙绘,随着制作工艺和工具不断改革,由“油灯烙”改为“电烙”,将单一的烙针或烙铁改为大、中、小型号的专用电烙笔,电烙笔可以随意调温、配有多种特制笔头,从而提高了表现能力。在使用上,烙画笔要虚入虚出,控制适当的温度,温度一般在摄氏三百至八百度之间。温度高速度快烙痕就深,温度低速度慢烙痕就浅。用烙笔以白描勾勒法,以中国画墨分五彩的技法,进行由点到面均匀烘色。

(二)烙画材料上选择。

早期在葫芦、竹木上烙制,材质较硬且厚实,画面上自然产生凸凹不平的肌理变化,具有一定的浮雕效果,色彩呈深、浅褐色乃至黑色。这种坚硬材质较易控制。现在发展为宣纸、丝绢等材质,但宣纸和丝绢那样的薄,用烧红的铁笔在薄薄的宣纸和丝绢上烙制,其难度是相当大的。

(三)烙制题材。

作品内容在力求继承传统花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创新,多为古典小说、神话故事、吉祥图案、以及山水风景等,图案清新,美观大方。烙画作品内容发展为南阳市花“月季”题材,以伏牛山系为载体,创作出多样性、丰富性、老百姓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烙画作品。

(四)烙制技法。

烙绘技法现在也发展出润色、烫刻、细描和烘晕、渲染等多种。烙画作品的色调一般呈深、浅褐色,古朴典雅,清晰秀丽。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发展了“套色烙花”和“填彩烙花”,可以根据创作主题不同,采用不同的技法,加之色彩考虑,或者略施淡彩,形成清新淡雅的风格;或者重彩填色,形成强烈的装饰效果。这种独特技法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

南阳烙画艺术经过几代传承人的不懈努力,烙画筷子、木质烙画、丝绢烙画、和葫芦烙画受人们的喜爱,南阳烙画极具有包容性,不仅挖掘了中国手工业产品的潜力,也完善了与西方油画、中国国画、民俗风情画间的衔接和拓展,也吸引了不少收藏者收藏。为南阳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J219

A

1671-864X(2016)07-0234-01

猜你喜欢
烙画南阳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美术作品欣赏
烙画皮革工艺装饰艺术研究及应用
南阳:高质量开展人大工作评议
烙画的流变与创新
国画欣赏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当代民间烙画发展之路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