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创始人旷伏兆将军传奇

2016-08-01 09:42
党员干部之友 2016年2期
关键词:政治委员冀中日军

□ 杨 飞



地道战创始人旷伏兆将军传奇

□ 杨飞

说起抗战时期根据地军民开展的地道战,大家都耳熟能详。这种被日军惊呼为“奇幻战争”的游击战术,是我军军史、战史上的光辉典范,也一直为国人津津乐道。然而,作为这种战术的创始人,旷伏兆将军却一直鲜为人知。旷伏兆将军的一生,和神秘的地道战一样,也充满了传奇色彩。

参加革命,长征路上洒热血

1914年,旷伏兆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埠前镇心田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32年3月,年满18岁的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随后带领8名共青团员集体参加了红军。入伍后,旷伏兆被分配到红三军团教导队,经过为期5个月的军事训练后,调到湘赣苏区红八军担任班长。10月,由于旷伏兆作战勇敢,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选拔到湘赣红军第四分校学习。4个月后,旷伏兆调入红十八师卫生部任政治指导员,先后参加了湘赣苏区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围剿”。

1934年8月,旷伏兆随红六军团突围西征。在一次攻打侯坪的战斗中,一颗子弹击穿旷伏兆的右肩胛骨,他当即晕了过去。当时红军药材奇缺,所幸旷伏兆自幼体质好,经过医生奋力抢救,他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10月底,旷伏兆返回部队任新兵营营长,不久又被调任龙(山)桑(植)独立团政委。

1935年11月19日,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当时旷伏兆担任红二方面军六军团十六师四十六团副政委。一次,旷伏兆和团参谋长戴桂林率领一个营执行断后任务,顽强地打退了敌人的追击。当他们稍事休息后,正要追赶已经翻过一座大山的四十六团主力时,却不幸遭到敌人的伏击。旷伏兆掏出驳壳枪,振臂一挥,果断带领全营冲锋突围。激战中,旷伏兆被一颗流弹打中左肩,顿时血流如注……那颗子弹由于当时没有条件取出,便永久地留在了旷伏兆的体内。

征战冀中,烽火沙场显神威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正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的旷伏兆同几位团职干部主动请战,要求到前线去,中央军委批准了他们的请战要求。旷伏兆被派往山西太原,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担任了中共方山县委书记,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权,扩大了统一战线,建立了人民武装,进行了减租减息等工作,推动了当地抗战形势的发展。

1938年,日军占领武汉后,主力回师华北,对中共建立的抗日根据地实施大规模的“扫荡”。中共中央为巩固华北平原抗日根据地和已经发展起来的冀中武装力量,以便长期坚持冀中平原的抗日游击战,特派程子华到冀中军区任政治委员,旷伏兆奉命跟随程子华到冀中担任冀中军区第一分区政治委员。旷伏兆到达所辖部队后,从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入手,对部队进行各种游击战训练,加速部队向正规化、“八路军化”迈进,从而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

不久,旷伏兆调任冀中军区警备旅政治委员,由冀中腹地开往太行山区。1940年3月5日,旷伏兆的警备旅发动了反击国民党反共顽军朱怀冰部第二十七军的战斗。遵照战前部署,警备旅为右纵队的第二梯队,担任战役的预备队。不料战情中途有变,旷伏兆胸怀全局,当机立断,命第二梯队改任突破的重任。战斗中,旷伏兆亲临前线指挥作战。部队登上山头后,却久久攻不下敌人的碉堡,旷伏兆通过观察发现是因为火力不够猛烈,于是当即命令调来部队为数不多的机关炮,向敌人碉堡射击。炮弹准确落入敌军碉堡,炸得敌人一个个狼狈出逃。旷伏兆见状,立即下令采取“步炮协同”战术,逐步歼灭敌军。他命令将各团的重武器集中在一起,以炮火开路,掩护部队向敌军纵深挺进,以营为单位分割、包抄敌人。

旷伏兆情急之中想出的这种“步炮协同”的作战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战斗从早晨打到中午,朱怀冰部苦心经营的由100多座碉堡组成的防线,被逐一摧毁。经过7个多小时的战斗,警备旅共歼灭顽军3000余人。战役结束后,八路军一二九师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发来贺电,称赞旷伏兆的警备旅:“这次战斗打得好,完成任务突出,立了功。”

地下长城,“奇幻战争”震敌胆

1940年8月开始的百团大战引起日军的极大恐慌,日军惊呼“损失巨大”“对华北应有再认识”。1942年,随着正面战场的日益稳定,日军对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规模越来越大。

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旷伏兆被分配到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任政治委员。第十军分区所辖的地域包括霸县、永清等几个日伪军经常“扫荡”的地带,因此,反“扫荡”的任务显得尤为艰巨。就在旷伏兆到达第十军分区的第二天,他正在杨庄和地委书记杨英谈工作时,突然遭到数百名日军的包围。在杨英的安排和群众的掩护下,旷伏兆匆匆钻进了一个仅能容纳一人、设在鸡窝下的小地洞里(群众称之为“蛤蟆蹲”),而且一待就是3个小时。

从地洞出来后,旷伏兆对这种以“蛤蟆蹲”躲过敌军“扫荡”的方法,进行了深刻的思索。他觉得这种消极被动的躲藏方式,一旦被敌人发现,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怎样变被动为主动呢?旷伏兆沉思良久,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既然“蛤蟆蹲”可以藏人,那为什么不能将各个“蛤蟆蹲”连接起来成为地道呢?一个村里的可以连接,几个村里的也可以连接。一个村子遭到敌人袭击,完全可以躲到另外的村子里去;敌人发现了一个,还有十个、百个、千个;地道既然可以藏人,那也完全可以做运兵、储藏弹药、作战等其他用途……很快,他的想法得到了分区其他领导的一致支持。分区立即决定派作战参谋任子木和熟悉本地情况的高荣来到二连县的米南庄,开始地道的挖掘工作。旷伏兆不知道,就是他这一个“天才的构想”,后来几乎改变了冀中甚至整个敌后战场敌我力量的对比态势。

旷伏兆自始至终都关注着地道的挖掘工作,对地道修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都一一予以解答,还亲自设计了地道挖掘图。负责地道挖掘的人员不仅在地道内修筑了防烟、防火、防毒和防水的“四防”设施,还将地道的通风口与地面上的建筑物如烟囱、墙顶等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村边、街道、院落一些有利于发挥火力的角落,修筑了掩体和射击孔。遇到敌情,能将敌人全歼的就全歼,不能全歼的,消灭一部分敌人后,再进入地道与敌人斗争,直到把敌人拖垮、拖死,最后达到歼灭的目的。

短短几个月,整个第十军分区的辖区内,根据地军民在地下、地面和空中建成了一套完整的立体式作战系统。这种被称作“地下长城”的地道网,成了我军与敌军进行斗争的重要依托。

根据地军民这种新的反“扫荡”战术,开始并没引起日军的多大重视。后来,在一次又一次的“扫荡”中,日军遭受了重大伤亡。每次进入根据地的村子内时,鬼子常常会禁不住地产生畏惧心理:有的到了村前侧足而立,不敢向前迈进;有的见到村里错落的房屋就不知所措,乱了方寸;有的指挥官气急败坏,用刺刀逼着士兵进院、下井、下地道……日军官兵纷纷惊呼遇到了“奇幻战争”。就这样,旷伏兆第十军分区的“地道战”威名迅速传遍冀中乃至整个中国,令日军闻风丧胆。

鞠躬尽瘁,为革命死而后已

解放战争期间,旷伏兆先后参加了正太、清风店、石家庄等战役的指挥工作,配合兄弟部队歼灭了大量国民党顽军。1949年,旷伏兆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政治委员。4月,他率部参加了攻克太原的战役。

1950年底,旷伏兆与时任军长的老乡李湘率六十七军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抗美。旷伏兆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政治委员兼第六十七军政治委员。朝鲜战场上,旷伏兆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天赋,克服了巨大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951年,旷伏兆领导的六十七军先后粉碎了美韩军队的“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歼敌17000余人;随后在朝鲜金城战役中又多次粉碎美军的进攻,战果辉煌。1954年,旷伏兆升任十九兵团政委。

在1955年共和国首次授勋仪式上,旷伏兆被授予中将军衔,时年41岁,成为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将军之一。

1960年3月,旷伏兆转到地方,担任地质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在组织领导地矿、石油开发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1968年,他遭到林彪反党集团的打击迫害,被下放到江西省峡江县五七干校“劳动改造”。1975年春,旷伏兆被中央军委任命为空军副政委,1978年调任铁道兵第二政治委员,主持铁道兵党委的日常工作,为我军铁道部队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1983年,积劳成疾的旷伏兆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但他仍念念不忘人民军队的发展和祖国的各项建设事业。1996年6月4日,旷伏兆将军因心脏病突发,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猜你喜欢
政治委员冀中日军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名誉会长周克玉逝世
赣鄱将星耀中华:江西开国将军选辑(四)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
百战不殆铁将军 文韬武略真英雄——记第4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
对日军编制和军衔称谓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