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鑫扶贫:1+1>2

2016-08-01 08:21农经孟非白
农经 2016年7期
关键词:协鑫农户农民

文|《农经》记者 孟非白



协鑫扶贫:1+1>2

文|《农经》记者 孟非白

光伏大棚

土地资本金融

通过挖掘自身的优势,走光伏扶贫的产业化扶贫之路,协鑫集团实现了农业与能源、企业与农户的两个双赢。

如果说在一片荒草地上要搞种养殖,还要和光伏发电有所联系,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那么依靠一片荒草地要让农民脱贫增收,这种想法更像是一种奢谈?

而如今,在内蒙古昆都仑地区,一家深耕光伏领域多年的能源企业却把这种不可能变为了现实。他们要用5年时间,对荒草地进行土壤改良,同时种植苜蓿草等植物来养地,然后结合当地特色,发展种养殖+光伏发电,把荒草地、种养殖、光伏发电、脱贫增收,看似相距甚远的四者结合到一起,走上了立体化农业之路。如今荒地上计划种植的苜蓿草还未成熟就已经被订购一空,农民的收入有了切实的保障,光伏发电实现了可持续发展。通过挖掘自身的优势,走光伏扶贫的产业化扶贫之路,协鑫集团实现了农业与能源、企业与农户的两个双赢。

光伏+农业的扶贫理念

在国家的扶贫政策中,光伏扶贫被列为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被专家称之为“只要有光照,农民就会有收入”。按照国家能源局的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要在太阳能年利用小时数1000以上的国家级贫困县中全面开展光伏扶贫工程,覆盖已建档立卡的无劳动能力约300万贫困户,为贫困户带来每年每户至少3000元的现金收入。“十三五”时期,光伏扶贫工程每年建设规模约300万千瓦,占全国年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的20%,占全国光伏电池产量的10%。

对于光伏企业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协鑫在清洁能源、新能源领域已深耕20余年,目前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材料制造商,也是国际化综合性能源集团,资产总额达千亿元。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到国家扶贫项目中,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曾捐赠1150万元用于支持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光伏扶贫项目、其中承建11座60kW已经竣工,可为11个村庄每年带来6万元的收入。光伏扶贫除了可以通过建设村级小电站或较大规模的集中式电站,来为农户提供一笔稳定的收入,还可结合农业开展多种“光伏+”应用。

协鑫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王加卓表示:“光伏农业不是简单的向农民征地的农业,而是一种立体化农业建设。”光伏农业扶贫最常见的模式是农光互补,下面为农业大棚,上面是光伏电站,不改变基本农田用途,成为企业投资的热点。

然而王加卓并不认同传统的光伏大棚,认为“光伏大棚发电量较少,建设投资高,运营成本高。”协鑫集团更多的是把光伏大棚建成实验室,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例如鱼苗的培育繁殖,通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找到最适合当地的品种。

协鑫集团通过光伏,立足农业,不再仅仅是实现贫困户每年每户增加3000元收入的扶贫目标。王加卓说到:“在国家的政策中,光伏扶贫并没有严格要求将光伏和农业相结合,但在协鑫集团的顶层设计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农业。为什么?近80%的光伏用地,约640万亩是农地,我们去的是农村,解决的是农民的问题,农民的问题解决不掉的话谈不上扶贫。”

此外,农户与电站的和谐共存,在某种程度上才能更好的维持光伏电站的长期稳定运营。项目中的“农”成功落地,才能让百姓看到“光”的希望。在项目操作过程中,企业通过贫困地区当地政府实现土地的集中统一流转,租用农户农地25年的使用权来建设光伏发电站,然后政府将补贴直接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光伏农业扶贫让农民不仅可以得到租金收入,还可通过农产品的高附加值出售赚得到额外的一笔,不用背井离乡就能圆了贫困户“安居梦”。

王加卓说,协鑫下一步将让农民户通过土地或资金入股项目,让农户融入到项目中,培养主人翁的意识,这样不仅为他们带来了更长久的经济回报,同时让他们知晓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来履行维护电站安全的责任。协鑫集团选择光伏+农业这种模式,让扶贫立体化,带来更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这种模式也成为集团扶贫的主线。

产业扶贫方能精准

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新的扶贫工作与以往不同,要动用全社会的力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重要作用。协鑫集团将扶贫工作与企业自身的经营战略相结合,走产业扶贫道路,通过资源与人才的优势,帮助扶贫困地区寻找经济发展的方向,让他们获得致富的能力,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协鑫集团把光伏扶贫和未来光伏产业的商业模式结合起来,除了农光互补项目,还开展与推进禽光互补、牧光互补、药光互补、渔光互补等项目。而目前较为成功的是协鑫的药光互补项目。在山西、河南等地,协鑫建设了一些药光互补项目用以探索创新扶贫模式。

目前,随着人们养生观念的增强,中草药市场需求增大,仅同仁堂一家药企一年就需要一千五百万吨中草药量,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大部分中草药适合半阴、阴下生长,且耐干旱、耐贫瘠,耐盐碱。而光伏用地往往都是山坡盐碱等次地,经过改良,却恰恰适合中草药的种植与生长。

协鑫通过调研,找到适合种植的中草药,采用“公司+ 中药需求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展开扶贫。一方面与当地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委托农民订单种植。由集团购买种子,化肥等农资,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并负责中草药的销售。农户只提供劳动力,其余不用负责,最后可根据亩产量获得相应的奖金或分成。另一方面集团通过与中药生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药品原材料,进行销售。形成中药材产品的供销、生产技术合作、产品初加工等多重关系,最终协鑫集团与龙头企业、农户之间在合同与信誉基础上形成利益共同体。这种模式能够结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并解决就业问题,促进产业发展。

产业的升级,离不开职业人才的支撑。虽然光伏扶贫本身并不需要大量贫困人口直接参与体力劳动,属于兜底脱贫路径,比较适用于无劳动能力、劳动能力弱的贫困人口脱贫,但是人才的匮乏,理念落后、科技意识薄弱等问题仍会制约产业的发展。

为此,协鑫集团与团中央等部门联手实施“雨露计划”,在项目落地以后,负责培训愿加入协鑫的农户,让他们掌握该地区的产业技能,把他们转变为产业工人,带动技术的更新。伴随着科技技术的植入与产业的升级,同时也能吸引有为青年返乡创业。

高端设计 谋划布局

“光伏农业是光伏产业的亮点!”王加卓认为,光伏企业当前都面临着光伏用地紧张的情况,而光伏用地又多在农村,光伏和农业在土地使用上存在着互补结合,这也是两者能够产生化学反应的原因。投资光伏农业项目,不仅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当地就业问题,也为光伏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弥补农业资金缺口的问题,让光伏和农业相互促进,综合效益达到平衡。

牧光互补

渔光互补

光伏农业前景虽然被广泛看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光伏农业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光伏与农业项目前期审批流程不同,无法同步进行。中国光伏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张勇今年谈道,光伏农业标准制定工作在稳步开展,“目前已完成22部,正在进行14部标准文件的编制。”随着政策的出台落地,对光伏企业来说是巨大的利好,有望迎来布局良机。

在此新的契机下,协鑫高端设计,谋求产业布局。据了解,协鑫集团将联手国家扶贫办,中国农业大学及相关龙头企业,成立光伏产业联盟,并筹备20%的资本金约100亿元作为光伏农业启动资金,通过产研紧密的结合,与农业龙头企业对接,通过电商解决销售终端问题,做大光伏农业。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光伏扶贫不仅促进两个产业的转型发展,更为企业与农户带来双丰收,实现了两个双赢。

猜你喜欢
协鑫农户农民
协鑫光电:全球首条100MW钙钛矿组件产线将于年内量产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协鑫成为全球最大多晶硅生产供应商
协鑫大学成为江苏省示范性企业大学
高效多晶硅片优势凸显 保利协鑫第三季业绩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