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农企布局多选题

2016-08-01 08:21农经高美娟
农经 2016年7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规划

文|《农经》记者 高美娟



INDUSTRY产业

京津冀协同:农企布局多选题

文|《农经》记者 高美娟

协同京津冀产业布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逐步加快,为京津冀地区农业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随着政策逐步放开,究竟企业该如何借力政策优势实施战略布局?

4000块的工资,在北京只够吃住,在外地可以过上有房有车的生活;1000元的地租,在北京郊区只能租1亩地,在河北地区可以租到3-4亩地……。当京津冀协同发展,市场机遇对等,是否会对企业产业布局产生深远影响呢?企业该如何选择区域布局呢?

“涉及到耗水耗电的产业都是北京不支持的产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都该考虑转移。”首农集团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曾浩总裁说, “随着北京城市功能重新定位为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交往、科技创新中心,除这几个中心以外其它产业功能都需要合理疏解、分流,这就涉及到了首农农牧产业转移问题。首先是在北京农牧业面临环保压力大,即使投资最好的环保设施,也很难达到环保要求,导致环保成本过高;其次是北京发展产业成本高,北京土地成本比外地高,用人成本高,生活成本大,在北京发展成本基本比外地高1/3。”从长远来看产业转移对企业有重要意义,事关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问题。

当前,京津冀三地农业规划中,各地区都存在自己的规划,几乎各个区域都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提出“发展轴带”,这种农业空间规划布局整体存在严重的重叠现象,难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一致认为协同发展需要打破区域行政壁垒,破除市场分割,需破除 “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协同发展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活力,给农企带来更多机会。

产业布局紧跟战略规划

目前京津冀地区的现状是京津整个被河北环绕着,其中河北面积是京津的十倍,人口7185.42万,仅相当于京津的两倍,但经济总产值却比京津低,其中河北26575.01亿元,北京19500.6亿元,天津12885.18亿元。在经济构成方面,北京以第三产业为主,天津以高新科技为主,而河北却是以高能耗产业为主,钢铁、水泥、玻璃、电力占了过半,其中钢铁产量全国第一,能源消耗量近50%。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进程中每个地区都分别有自己的功能定位。北京市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天津市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则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协同发展提倡疏导首都产业功能,促进产业向河北等地延伸,利用相互资源优势,共同实现农业产业提升。

农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京津冀协同发展,农业先行。”2016年3月,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以下简称《规划》),助力现代农业这个支点来撬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提出彻底扭转原有“各自为政”的农业发展态势,统筹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框架,利用相互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京津冀三区农业独特的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实现农业产业的良性竞争与合作。在协同发展规划指导下农业格局必然重新洗牌。

根据政府制定的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目标,未来5年,按照都市现代农业区和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区的布局,推进京津和河北省环京津的27个县市加快建成环都市现代农业圈,实现农业田园景观化、产业园区化、功能多元化、发展绿色化,发挥率先突破、引领带动作用。河北省其他146个县 (市、区)打造服务都市的产品供给基地、农产品加工物流业转移承接大园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改善大屏障。根据 《规划》 预期到2020年,京津农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河北部分地区、部分行业跨入农业现代化行列。2016 年-2020年,未来五年的时间给企业一个发展空间,伴随产业重新规划将带动农企产业的迁移和战略布局的重新整合。

京津冀产业布局概要

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三个区域发展水平可以看出,三地产业结构差距较大,河北省将会是最为受益的地区。而所带来的经济利好,主要受益者还是河北。

首农十年布局

首都产业如何疏解?农业产业借重首都资源向河北延伸产业链,是政府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首都农企的规划方向。作为北京规模最大的农业企业首农集团,早在10年前开始将京津冀一体化写入战略层面,近些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投资超过50亿元,将奶牛、养鸡、养猪等产业陆续布局张家口、石家庄、承德、唐山等地,并不断开创北京周边市场。

首农集团按照首都功能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产业布局,多年前就将经营的触角延伸到北京以外的河北、天津等地,首农充分发挥首都与河北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及政策、资源、环境、成本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打造规模化、现代化、服务化、高端特色化和低碳化的现代农业,集中精力发展好现代农牧业、食品加工业和物产物流业融合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首农为示范带动三地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两地经济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据首农集团董事长张福平介绍,从组建承德三元,建设迁安乳品厂,并购原三鹿乳业,到首农天津港物流基地项目,首农集团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至今已经实施了近10年。目前,首农集团已经在河北石家庄、张家口、唐山、衡水、秦皇岛、承德、定州、保定等地区,以及天津市东疆港、宝坻等区域建设了一批畜禽养殖、食品加工、物流项目,在引领当地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数以百万计农民共同致富。

早在2011年,首农集团投资9亿元建设定州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项目一期占地6700亩,示范种养结合项目。该项目于2012年列为河北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并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区建设项目。

2013年,首农集团、中集集团、天津港务集团和东疆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元种业和振华物流集团共同出资设立首农东疆牧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建成后,年产饲料40万吨,年周转清真牛羊肉8万吨,年贸易额5亿美元。同年,其在天津市东疆港保税区内注册成立天津港首农食品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食品进出口贸易及相关快速通关、保税仓储物流、简单加工、分拨配送等业务。

去年,北京首都农业集团分别与河北省承德市政府、天津港集团签订协议,共同启动“御道口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和“天津港首农食品进出口项目”,加速京津冀一体化布局。“御道口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将致力于打造“京承御道游”和“京承御道生态旅游经济带”,使之成为北京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的典范、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亮点。“天津港首农食品进出口项目”位于天津自贸区东疆保税港区内,总占地5.6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2.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覆盖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区,对京津冀地区食品供给起到支撑作用。

今年5月16日,首农总投资18亿元的三元食品(河北)工业园正式投产。该项目占地680亩,总建筑面积45.3万平方米,引进全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加工设备,年产量将达到4万吨婴幼儿配方乳粉及25万吨液态奶,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奶粉工业园区。该项目是首农集团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首批启动的做优、做强、做大三元乳业的重大项目之一。

未来几年,首农集团还将规划和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围绕“千亿首农梦”实施“一体两翼”战略布局,预计在津冀两地投资将超过500亿元。

协同发展中蕴藏的机遇

京津冀三地农业规划中,各地区都存在自己的规划,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坦言,过去大家有“一亩三分地”的想法,区域一体化发展落后。编制契合京津冀地区实际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势在必行,同时要建立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引导产业合理布局,避免无序竞争。京津冀三地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其他涉农规划的将实现有序衔接,农业产业投资将突破地域限制,企业布局京津冀三地将实现市场对等,三地农业将形成独特的经济体,共同实现农业产业的发展。首农集团正是看准了市场的变化,将产业逐渐转向河北和天津布局。

京津地区在耕地资源约束下,每年有大量农产品缺口,农产品价格也因此居高不下。但目前市场上供应蔬菜主要来自山东等地,京津冀地区生产的农产品如何占据市场,具备哪些优势?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表示,“协同发展,农业生产,应该有一个整体布局。但是,在生产布局中,应该发展与别人不一样的优质的作物品种,才能够产生稍微高一点附加值的产品利用离北京近,离天津近的市场优势,帮助农业发展起来。农业生产应该偏优质的农业,应该偏一些有机的,干净的。” 首农建设的定州现代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天津港首农食品进出口项目也真是瞄准了这一点,每年为京津冀地区提供大量高品质的农产品。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着单一旅游产品难以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区域内旅游合作缺乏等问题。首农在承德投资的御道口现代生态农业及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将农业和旅游相结合,整体提升了承德的品牌知名度,更好地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形势。未来京津冀三地在休闲观光农业旅游方面将优势互补,实现市场、信息、资源、线路共享,打造出京津冀休闲农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京津冀地区农业协同发展既能保障京津冀都市群日益增加的生态农产品需求,满足市民休闲、教育、体验等多样化需求,又能大幅增加京津冀地区农民收入,为京津冀农村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姚同山曾许下重诺,一定要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让国人放心的有机安全奶。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规划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