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国史馆”停止向大陆学者开放

2016-08-01 07:11
环球时报 2016-08-01
关键词:中国时报馆藏学者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陈雯萱

台湾“国史馆”将从8月1日起根据所谓“政府信息公开法”规定,拒绝向陆港澳三地学者开放调阅馆藏数据,此举引发两岸学者哗然。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痛批蔡英文当局此举“非常荒谬”。亲民党“立委”陈怡洁说,“国史馆”的做法只会让两岸关系更糟,其对外解释明显有“两国论”的影子,希望能悬崖勒马,否则传到国际上会贻笑大方。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国史馆”网站7月26日下午突然宣布“台北及新店阅览室自8月1日起停止阅览服务”。熟知内部运作人士表示,“国史馆”阅览室8月1日起将进行为期约一个半月的整修,并在完成后,同步调整阅览规则,以“平等互惠原则”为由,拒绝大陆及港澳学者调阅馆藏。

《中国时报》介绍称,馆藏大量1949年以前蒋介石与民国档案的台湾“国史馆”,向来是两岸研究近代中国史学者必访之地。台湾研究者过去调阅档案,只要使用“国史馆”阅览室的计算机操作搜索,计算机后台会迅速审核批准,“随到随看,审核时间极短”,大陆及港澳学者则只要有台湾学术机构的推荐函就能使用。报道称,最快将于9月下旬出台的新阅览规则将采用台湾档案局做法,即便是台湾研究者,也必须先提出申请,审核期长达15天。对此有台湾学者对《中国时报》说,“这根本是政治考虑”,在大陆大力支持1949年前民国史研究之际,台湾“国史馆”却要收紧学术开放性,增加台湾学者研究困难度,拒绝大陆则让对岸无法获得历史真相,这是放弃历史话语权的竞争。

台“国史馆”馆长吴密察7月30日表示,“国史馆”只是“回归法制”,他上任后发现,“国史馆”没有依照“档案法”办事。吴密察说,由于大陆地区人民不符合“具有中华民国国籍并在中华民国设籍之国民”或“持有中华民国护照侨居国外之国民”之要件,自然不得申请应用“我国行政机关档案”。吴密察坦承,8月1日后按照新制,大陆学者就不能来阅览。不过他补充说,“我们并不是完全不开放给大陆,而是希望两方,例如国史馆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机关与机关做档案阅览上的互惠”。吴密察说,在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存有民国时期(1949年以前)的档案,“你让我看,我让你看,就是平等互惠”。至于港澳学者,吴密察说,只要是学者、有具体研究题目,提出申请,有推荐信就可以来看档案。

台湾中时电子报7月30日发起网络民调——“国史馆8/1起拒陆港澳学者调阅,您怎么看?”有700多名网民参与投票,其中选择“史实应该公开,而非画地自限”的人占76.29%,认为“这影响学术自由,限缩两岸往来”的网民占20.22%,只有3.21%的人投给“尊重国史馆,此举为回归法制”。

对于“国史馆”的这一做法,绿营“立委”迅速开启辩护模式。民进党“立委”黄伟哲称,陆港澳学者可能都无法调阅大陆档案,更不会允许台湾学者调阅,“国史馆”做法符合对等原则;民进党“立委”黄国书说,“国史馆”有机密馆藏,台湾方面无法判定陆港澳学者是为学术目的还是政治目的,禁止陆港澳学者调阅很合理。

而蓝营“立委”则予以痛批。国民党“立委”陈学圣说,他不赞成“国史馆”做法,“国史馆”根本是在开倒车,想要紧缩两岸往来,影响学术自由很不可取;吴密察是知名学者,做出这个决定令人纳闷,“是不是有人在背后下政治指导棋?”陈学圣说,他2004年就谈过两岸共建史观,和“国史馆”及“国防部”负责军史的人员都谈过两岸应共同讨论抗战史观、内战史观,因为历史上很多是只看单边看法不够,连世仇如日本、韩国也都开始沟通修史观,这种事本就该是欢迎更多人来参与,下一代才能认识正确历史,反对如此保守的做法。

国民党主席洪秀柱7月30日批评称,蔡英文当局此举非常荒谬,违背世界潮流,史料是公器,开放才是正途。民进党通过“转型正义”要求国民党公开党史供检视;反观“国家”历史,蔡英文当局却歧视港澳、大陆人民,不准他们来看,“心态可议,非常不恰当”。国民党党史馆主任王文隆称,“国史馆”里的“大溪档案”记载蒋介石从北伐、抗日至迁台的决策公文,是研究中国近代史重要文物;“大溪档案”原本收藏在国民党党史会的阳明书屋,1995年配合党政分离,捐给“国史馆”馆藏。王文隆认为,“档案愈公开,才能让更多人了解想法,争取支持”。蔡英文对馆藏管理改采封闭式管理,大走民主回头路,不利于学术研究。

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对《中国时报》称,台“国史馆”以互惠原则阻挡大陆学者的理由不通,因为大陆国家级档案不对外借阅行之有年,大陆学者以前可以,民进党一上台就说不行。这种做法无异于推动“文化台独”,企图从学术方面切割两岸的关联,是蔡英文推动“台独意识”的重要一步,未来这种限缩可能还会从学术、教育扩展到其他领域。▲

猜你喜欢
中国时报馆藏学者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立委”日历
发鸡排
程门立雪
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
大学者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1991—2005年全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与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量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