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2016-08-01 11:40华雯
新课程·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道德品质信任

华雯

中国要强盛,必须要实施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实现以德治国方略的基本保证;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则处在基础地位,也正是体现公民道德教育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基石。

一、尊重信任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教育的第一原则是尊重和信任。尊重信任学生,意味着一种爱护和关爱的美好心灵;意味着一种涵养和宽容待人的高尚品格;意味着一种尊重和信任的情愫。

中学生的内心世界很丰富。要了解他们,只能用心换心,用信任赢得信任。

在日常接触中,只有学生与父母和教师面对面敞开心扉,互诉衷肠,坚信学生上进的愿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需求。这就要求做教师的通过细心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悉心的照顾,耐心的帮助,去了解他们成长的烦恼和心灵的需求。

1.爱国守法

爱国的思想教育最直接是通过周一的升旗仪式来体现的。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要敬队礼或行注目礼,都有一种对国旗的敬畏之情。这是最好的思想教育之一。还有国家重大的纪念日,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宣传活动,让学生写观后感,以此让他们勿忘国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还可以利用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光辉业绩来进行教育,尤其是以同龄人的先进事迹或有教育意义的事例进行教育。学生易于接受,有说服力。

2.诚实守信

“诚信”是一个人与社会、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孔子讲“民无信不立”,是指国家的统治者应取信于民,否则就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国“无信不立”,领导者“无信不立”,家庭“无信不立”,个人当然也是“无信不立”。今天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中,要大力倡导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以信待人、以信取人、以信立人的美德之人。

3.孝敬父母

孝是“德之本”,一个人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首先要从“孝”开始。正所谓:“百业大计孝为先。”从日常小事抓起,告诉学生孝敬父母应以实际行动出发,做到:听从父母教导,关心父母健康,分担父母忧虑,参与家务劳动,不给父母添乱。如关心家长健康:当父母劳累时,应主动帮助或请父母休息一下;当父母外出时,应提醒父母是否遗忘东西或注意天气变化;当父母有病时,应主动照护,多说宽慰话……在家还应承担必须完成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擦桌子、洗碗及洗自己的衣服……

4.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为学生作出表率,以免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品行影响。教师和父母就是他们模仿的第一对象。如果是生活在做生意的家庭中,多少也会懂得生意经;如果是生活在音乐世家中,多少也会有音乐细胞;如果生活在教师世家中,多少也会有做教师的情节。

5.谦虚礼让,团结协作

“谦虚礼让”是学生基本的道德素质,是一个人有修养、有文化和有学识的标志。谦虚和礼让是相辅相成的,礼让以谦虚为本,谦虚必然表现为礼让。团结协作也是学生在处理同学之间和人际关系时应有的道德品质。在现实生活中,关心人、同情人、帮助人、信任人、尊重人、容忍人、原谅人是团结协作的具体体现。老师和家长告诉孩子:在你能力的范围内,可伸出你的双手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生活上、残疾人……);集体活动要齐心协力,如拔河、打篮球……

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

在教学时,教师要仔细地挖掘这些内容的内涵,并把思想教育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语文教学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重点讲解格言式的句子

讲解《岳阳楼记》时,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讲解鲁迅小说《故乡》,不仅要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讲解《生命的意义》时,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同时也要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神圣,要珍惜生命,让生命放射光芒。

2.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师应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加强德育渗透,有效地做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工作。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必须坚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提高道德认识、形成道德观念,把道德观念变成道德行为,化为道德习惯,“习惯成自然”,学生必须遵守道德规范到习惯遵守道德规范,才能形成稳定的良好道德品质,逐步成长为有高尚道德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刘志敏.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J].教育艺术,2011(5).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道德品质信任
传统仁爱思想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契合关系与糅合机制的探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系列论文之二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信任
交往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简评杨鲜兰、彭菊花新著《交往与青少年道德修养》
关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