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心》中的荒诞性分析

2016-08-01 22:00赵洁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4期
关键词:康拉德约瑟夫

摘 要:约瑟夫·康拉德的著名小说《黑暗的心》,以马洛为叙述者,讲述了白人征服者在非洲大陆的经历和感受。小说具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在主题、叙述形式、人物塑造等方面均有独特的风格,在作品的情节内容上,具有明显的荒诞性特征,本文将从人际关系、人物性格、人物行为三个方面详细分析《黑暗的心》中的荒诞性。

关键词:约瑟夫·康拉德;荒诞性;《黑暗的心》;

作者简介:赵洁(1988.9-),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1

《黑暗的心》创作于1902年,是康拉德极具代表性的一部作品,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深刻表现了失去社会规范的约束后人性的自我膨胀与放纵以及西方文明的道德危机。小说以马洛为叙述者,除了涉及马洛自己的非洲经历,还讲述了库尔茨船长的故事。小说叙事方式独特,穿梭于过去现在、马洛和库尔茨之间,描述了人性被物化、异化的深刻主题,揭示了人性的堕落和阴暗面,具有强烈的荒诞性色彩。

在小说中,人们的思想和灵魂被物质和权力、欲望所疏远,因此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和疏离;在这种非理性的意识的驱使下,人们做出了各种荒诞离奇的事情。本文将从人际关系、人物性格和事件描述三个方面分析《黑暗的心》中的荒诞性。

一、人际关系的荒诞性

人与人本应生活在一个平等、和谐的世界里,但小说中人际关系的描写充满了冷漠和无情。白人征服者来到了非洲大陆这个缺少秩序和社会规范的地方,自身又拥有着强大的力量和权力,他们逐渐变得残暴无情,对待土人,甚至白人同胞都变得冷漠无情。

在白人征服者的眼中,黑人的生命如同蝼蚁,完全不值得同情。在马洛赴任的路上,他看到白人征服者强迫黑人在山坡上挖掘一个毫无意义的巨大地洞,黑人只有在失去工作能力后才被允许休息——倚在树下等死。“他们不是敌人,他们也不是罪犯,他们现在已不属于尘世所有——他们只不过是疾病和饥饿的黑色影子,横七竖八地倒在青绿色的阴影中。”

在对待同在贸易站工作的同事时,他们也毫无关爱之心。在马洛的旅途中,他遇到了一个外表极为讲究的白人会记,他的穿着与当地的生存环境格格不入;当一个内地来的生病的公司代理人被送到这位会计的办公室来的时候,他完全没有同事之间的关心,反而抱怨病人的呻吟会扰乱他的注意力,影响他的工作。

二、人物性格的荒诞性

库尔茨船长矢志将“文明进步”带到非洲,但面对野蛮文化中的自由暴力所散发出的愉悦感,来自文明世界的他迷失了,成为了野蛮的征服者。

库尔茨本是一个致力于把西方先进西方思想和观念带给非洲人民的崇高形象,“他母亲是半个英国人,他父亲又是半个法国人。可以说全欧洲曾致力于库尔茨的成长”他认为白人已经达到了非洲土人眼中极为发达的发展水平,他们是带着神的力量去接近他们、发挥无止境的有益力量的。他拥有无比庄严的慈悲心、非同一般的博大胸怀,然而,来到非洲之后,他渐渐意识到,只需要有残暴的力量和武器,他就能搜刮到能到手的一切财富。对以象牙为代表的物质的欲望压倒了他心中崇高的抱负,最终他却变得残酷无情,甚至要:“消灭所有这些畜生!”)库尔茨的性格转变的彻底性具有明显的荒诞性。

三、人物行为的荒诞性

《黑暗的心》中人物的荒谬行为例子俯拾皆是,马洛之所以很快得到船长的任命,是因为之前的船长在同土人的一场扭打中被打死了。而那场争吵仅仅是因为买几只鸡发生误会而引起的;“记得有一次,我们遇上了在海岸边抛锚的一条军舰。海岸上连一个草棚子都没有,可是那艘军舰却正在炮轰岸上的丛林”本职工作是烧砖的代理人,在站上呆了不止一年,可是不论哪里连一块砖头的碎片都看不见;马洛修理坏掉的汽船最需要的铆钉,在海岸那边撒得到处都是,而在它真正被需要的地方却一个都没法找到。

这些荒诞、毫无意义又令人难以理解的行动生动地表现了白人征服者人性深处的黑暗与矇昧。

总而言之,《黑暗的心》中的荒诞性色彩是鲜明而且值得注意的,“黑暗的心”既指地理意义上的黑色的非洲腹地,也指殖民者黑暗的内心,但是最黑暗的丛林也比不上人性迷失、走向堕落的邪恶与黑暗,通过对人性迷失后各种荒诞心理和行为的描写,对小说主题的反映和深化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季峥. 《黑暗的心脏》的存在主义主题—荒诞[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4): 66-70.

[2]刘知国. 国内20年来《黑暗的心》研究综述[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0): 90-93.

[3]杨福玲 段维彤. 解读人性的内涵——从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看人性的含义[J]. 天津大学学报,2001,(12):290-294.

[4]姚丽梅. 《黑暗的心》中象征手法的应用[J]. 文教资料,2007, (7): 102-103.

[5]约瑟夫·康拉德. 黑暗的心[A]. 黄雨石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康拉德约瑟夫
康拉德小说中的真实焦虑
名人名言
康拉德小说中“我们的一员”的文化含义辨析
谁动了约瑟夫的钥匙?(下)
谁动了约瑟夫的钥匙?(上)
约瑟夫·康拉德的悲观主义思想渊源
失落中的真实:康拉德小说《阴影线》中的有机共同体思考
童话
约瑟夫·科尔曼的歌剧批评(上)
《黑暗的心》中康拉德生态意识的矛盾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