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能是否守恒及其思维建模

2016-08-03 02:55戴静华
新高考·高一物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钩码机械能木块

戴静华

一、机械能守恒的判断

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或系统内弹簧的弹力做功。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1)只受重力作用,例如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的各种抛体运动,物体的机械能守恒。(2)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例如物体沿光滑的曲面下滑,受重力、曲面的支持力的作用,但曲面的支持力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2.判断方法

(1)当研究对象(除地球外)只有一个物体时,一般根据是否“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来判定机械能守恒。

(2)当研究对象(除地球外)由多个物体组成时,往往根据是否“没有介质阻力和摩擦力”来判定机械能守恒。

(3)注意以下几点:

①“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不等于“只受重力(或弹簧弹力)作用”;

②势能具有相对性,一般以解决问题简便为原则选取零势能面;

③对于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碰撞等相关的问题,除题中说明无能量损失或弹性碰撞外,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例1 木块静止挂在绳子下端,一子弹以水平速度射入木块并留在其中,再与木块一起共同摆到一定高度,如图1所示,从子弹开始射入到共同上摆到最大高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的机械能守恒

B.木块的机械能守恒

C.子弹和木块的总机械能守恒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 分析子弹的运动过程,从子弹开始射入到共同上摆到最大高度应看成两个过程,即子弹射入木块过程和子弹射入木块后一起摆动到最大高度,在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子弹射入木块后一起摆动到最大高度,子弹和木块的机械能守恒。针对本题,只要正确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就能很快排除A、B、C选项,从而确定正确选项为D。

例2 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钩码在弹簧秤的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设弹簧秤的示数为T,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T=mg时,钩码的机械能不变

B.T>mg时,钩码的机械能减小

C.T>mg时,钩码的机械能增加

D.T>mg时,钩码的机械能增加

解析 无论T与mg的关系如何,T与钩码位移的方向一致,T做正功,钩码的机械能增加,选项C、D正确。

例3 如图3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板M的左端,右端与木块m连接,且m与M及M与地面间光滑。开始时,m与M均静止,现同时对m、M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1和F2。在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对m、M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整个过程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F1、F2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B.由于F1、F2分别对m、M做正功,故系统的动能不断增加

C.由于F1、F2分别对m、M做正功,故系统的机械能不断增加

D.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1、F2大小相等时,m、M的动能最大

解析 开始拉力大于弹力,F1、F2对木块和木板做正功,所以机械能增加。当拉力等于弹力时,木块和木板速度最大,故动能最大;当拉力小于弹力时,木块和木板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小到零以后,木块和木板反向运动,拉力F1、F2均做负功,故机械能减少。故正确选项为D。

规律总结:

1.机械能守恒的条件绝不是合外力的功等于零,更不是合外力为零;只有重力做功不等于只受重力作用。

2.对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碰撞等,除非题目特别说明,否则机械能必定不守恒。

3.对于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可以根据能量的转化进行判断。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几种表达形式

1.守恒观点

(1)表达式:Ek1+Ep1=Ek2+Ep2或E1=E2

(2)意义:系统初状态的机械能等于末状态的机械能。

(3)注意问题:要先选取零势能参考平面,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必须选取同一个零势能参考平面。

2.转化观点

(1)表达式:△Ek=-△Ep

(2)意义:系统(或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时,系统增加(或减少)的动能等于系统减少(或增加)的势能。

(3)注意问题:要明确势能的增加量或减少量,即势能的变化,可以不选取零势能参考平面。

3.转移观点

(1)表达式:△EA增=△EB减

(2)意义:若系统由A、B两部分组成,当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时,则A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B部分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

(3)注意问题:4部分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A部分末状态的机械能减初状态的机械能,而B部分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B初状态的机械能减末状态的机械能。

例4 如图4所示,一质量m=0.4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静止于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轨道上的A点。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外力,使其向右运动,外力的功率恒为P=10.0 W。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外力,滑块继续滑行至B点后水平飞出,恰好在C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形轨道,轨道的最低点D处装有压力传感器,当滑块到达传感器上方时,传感器的示数为25.6N。已知轨道AB的长度L=2.0m,半径OC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圆形轨道的半径R=0.5m。(空气阻力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10m/s2,sin 37°=0.6,cos 37°=0.8),求:

(1)滑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vC的大小;

(2)B、C两点的高度差h及水平距离x;

(3)水平外力作用在滑块上的时间t。

猜你喜欢
钩码机械能木块
对2022年安徽中考物理卷一道题目的商榷
例谈极值法的应用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小鸭数正方体木块
预设与生成齐精彩 知识共能力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