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春市博物馆藏石湾窑素胎瓷猴赏析

2016-08-03 01:48张庆久
收藏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陶塑石湾封侯

张庆久

宜春市博物馆藏两件石湾窑素胎瓷猴,两猴大小相同,高16.5厘米,形态相似。一件屈膝交脚而坐,头左斜,双眼注视左上方,两唇微张,露齿,似有垂涎欲出;右手置于两膝之间自然而垂,左手手指微弯,放在右侧太阳穴处。另一件屈膝并脚而坐,头略前探,双眼微向前上方注视,左手置于左股外侧,右手微弯,用指盖轻搔右腮。二者通体露胎,呈赭褐色,唯眼白、牙齿施白釉,眼球、指、趾甲施黑釉。露胎处刻划细腻纹理,将猴毛表现得十分逼真。

石湾窑位于广东佛山石湾镇,创于唐宋,盛于明清,是广东著名的瓷窑之一。石湾窑以生产日常用器为主,清代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中载“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谚语“石湾缸瓦,胜于天下”以描述石湾窑器的种类及特征。其实,石湾窑的陶塑作品也是一大特色,其始于明代晚期,盛于清末民初,集古朴与典雅、生活与艺术于一体,可谓是久负盛名,在明清时期就已跻身佛山三大支柱产业之列。石湾窑陶塑采用当地赭褐色陶土,有的加以东莞瓷土,可塑性强。塑造动物造型丰富,有家畜、家禽,也有野生动物、神话物像等,这些陶塑作品被称为“石湾公仔”。在塑造手法上有素胎和施釉两种,前者主要以写实为主,如日常所见动物,以素眙刻划纹饰来表现肌理,将毛发质感表现得非常强烈,栩栩如生,似有风吹毛动之感,此种技法即“胎骨出毛”。另有通体施釉手法,多用在神话物像类,如吉祥狮、麒麟、龙凤等,掩饰胎土赭褐本色,以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两种技法均达到以形写神,以神传情,形、神、情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高度。

猴是一种赋有灵性的动物,聪明机灵、活泼好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动物之一,位列十二生肖第九位。猴,“侯”之谐音,常被寓为高官显贵之意,成语中“马上封侯”、“辈辈封侯”、“封侯拜相”均指此意。宜春市博物馆藏这两件素胎瓷猴,小巧精致,生动逼真,颇具灵气,或是富贵之家堂上陈设之物,或是习文之人案头把玩之器。

(责编:辛友)

猜你喜欢
陶塑石湾封侯
4000年长江流域发现最早人类指纹
虎啸山林,傲骨嶙嶙
——陶塑《虎啸山林》的外貌形态及内涵分析
汉代陶塑审美特征对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启示探讨
宁夏青龙山石湾沟南冶镁白云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马上封侯
“飞将军”李广:战功赫赫,未被封侯
西安市司法局:扶志扶出石湾村群众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