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气象服务在农业减灾救灾中的应用

2016-08-04 05:53何荣杰山东省鱼台县气象局济宁700山东省济宁市气象局济宁707山东省微山县气象局济宁77600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农业生产

何荣杰,李 莉,王 丽(.山东省鱼台县气象局,济宁 700;.山东省济宁市气象局,济宁 707;.山东省微山县气象局,济宁 77600)



浅述气象服务在农业减灾救灾中的应用

何荣杰1,李莉2,王丽3
(1.山东省鱼台县气象局,济宁 272300;2.山东省济宁市气象局,济宁 272037;3.山东省微山县气象局,济宁 277600)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意义及应用,对如何利用气象服务于农业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气象服务 农业生产 防灾减灾

随着我国气象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气象服务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为防灾减灾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气象部门为了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采取了多种对策,为减轻或避免灾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 气象服务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目前,在农业生产中,针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抵御能力还比较差,需要气象服务在为农业减灾防灾提供服务中,需要做好各种自然灾害的预报工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气象设备技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气候变化预报准确率逐渐上升,目前已经可以预测到什么时间出现干旱、霜冻等,已经能够改变小范围内的天气。针对干旱地区,可以采用人工降雨的方式,增加降水量,达到抗旱防霜的效果,减少农业损失。

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支持。在农业生产中,根据气象服务改变耕作制度、物种选择等,避免霜冻、旱涝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1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的主要途径

一是电视天气预报。通过电视气象节日的收看,可以有效地了解气象变化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指导。二是手机气象短信。通过一定的信息服务平台,将各类农业生产的气象信息,发送到相关用户手中,使他们及时对天气情况进行了解,特别是一些重大的气象灾害等。目前,随着农村地区手机用户越来越多,手机短信的形式正在逐步得到推广。

1.2采取预警联动

当前在气象服务中,已经使用到了多普勒天气雷达,能够预报短时的气候变化,实施检测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变化,实时检测强对流天气的变化,依照短时天气变化,气象部门能够使用应急中心采取预警联动。

1.3开展日光温室蔬菜农业气象服务平台

推广使用小气候调控实用技术,最大限度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如在某县建立了日光温室大棚气象调控技术试验棚,安装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仪器,开展冷棚气象要素对比观测,可以测量温度、湿度、CO2含量及风向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每一星期调查农田生产情况,形成更加具有精细化的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能力,覆盖面更广,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2 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对气象服务需求的日益提升,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还存在着很多难题和不足。

2.1管理体制不健全

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涉灾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在具体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缺乏防灾减灾工作纲领式的发展规划、法规、技术体系政策;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资金、技术、人员投入显著不够。

2.2全民防灾意识淡薄

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全民宣传力度不大,城镇与农村、成年和少年、儿童的防范意识不平衡,群众法律知识、防灾减灾自救常识不够。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法制观念有待进一步加强。

2.3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自然灾害特别是地震和台风,基础设施及土木工程是对人民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最大的,其抵御灾害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命安全。

3 加强气象为农业服务的建议

3.1建立气象灾害监测评估体系,提升灾害应急响应能力

近些年,气象部门需要根据农业结构的调整分析气候因素,农业结构的调整,意味着气候变化所引起影响的差异。因此,气象部门需要建立区域性的观测网站,为小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提供气象减灾防灾服务,利用高密度、自动化的气象综合检测网络,提高气象服务质量。气象部门需要提高自身对灾害的预警能力,只有准确的预报,才能当灾害发生时,做出更好的反应,减少农业损失。

气象部门需要根据农业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灾害预警工作,重点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作,有针对性的指导农业生产。在提供气象服务中,需要不断完善农村气象体系建设,了解农村的实际需求,针对不同的区域提供相适应的气象服务。可以通过报纸、广播及电视等途径,向农民提供气象服务信息。另外,也需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农民识别气象变化的能力,减少气象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2促进资源共享,畅通信息渠道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成果转化,加强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积极推广应用3S技术,建设覆盖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及网络技术,构建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并积极做好信息的发布工作。

参考文献

[1] 辛吉武,邢旭煌,翁小芳,等.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分布特征及其防御措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92(04):199~202

[2] 刘建英.气象为现代农业防灾减灾服务的思考.中国农业气象,2009,(30)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农业生产
我国校园防灾减灾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浅析气象服务需进一步融入农业生产必要性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