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创新信息技术类专业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2016-08-04 22:27廖志远
大科技 2016年15期
关键词:工学产学研课程体系

廖志远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广西南宁 530023)

产学研合作创新信息技术类专业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廖志远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广西南宁 530023)

本课题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深入研究工学交替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建设,研究校内、外综合实训项目的开发等,构建出一套建立在产学研合作育人平台的基础上,深化校企合作,符合市场信息技术发展和需求的工学交替的实践课程体系,从信息技术类专业的研究找到一般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方式方法,为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Abstract:This projectmakes the study of the engineering alternation set and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deeply tomatch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as the starting point.Do research on campus and comprehensive training project development to construct a based cooperative education platform,deepen th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line with the alternatingmarke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demand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curriculum system.Found generally higher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process and the basic methods for other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reference and guidance from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studies.

Keywords: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learning and working alternation;talent cultivation;curriculum system

1 引言

人才培养首要的是目标明确,而人才目标的定位往往基于一些定性的语言描述,这类概括性的语言描述导致在教学实践中,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市场的实际需求脱轨,无法适应技术发展或变化。面对技术发展需求往往导致课程体系面面俱到,或杂乱无章,教师找不到教学切入点,无从入手。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只有通过解析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创新构建工学交替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现产、学、研的交替,以学促产、以产促研、以研促学、以研促产的最终目标,为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现双赢的局面。

工学交替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不仅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思路,同时,为深化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实训室建设等专业建设明确了方向、目标和具体内容,最终实现产、学、研合作共育应用型人才。项目通过研究后,结合信息技术类专业明确了什么样的人才是社会需求的,如何培养,并通过工学结合模式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等基本问题,而这些问题是专业建设中最重要的问题,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2 产学研合作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目标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就起步探索产学研结合,它是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现代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生产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重大国家举措。虽然,我国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起步较晚,但推广很快,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高职教育在全国的蓬勃发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高职高专院校更加突出地体现出其强大魅力。与此同时,在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已成为职教界的共识和追求,但就实施情况来看,还很不理想。突出表现在“三个不够”上:①停留在“点”上,尚未“面”上开花,普及性不够;②漂浮在“面”上,尚未达及更深层面,深入性不够;③自觉性差,随意性大,刚性制约不够。

在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普及的时代,根据软件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征,为实现深度推进校企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解决合作过程中“三个不够”的问题,必须要走出本位思考、利益至上、目光短浅的误区,借鉴一些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以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为项目研究主线,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创新建立信息技术类专业工学交替实践课程体系,从学生入校开始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实际生产、技术研发相结合,从根本上构建利他惠人,双赢共荣,立足长远的育人合作模式,从研究的量变,促成研究的质变,推动高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是项目研究的最终目标。

3 产学研合作新平台建设

在产学研合作新平台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行业、企业的实际利益,结合信息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建立产学研合作管理平台,通过行业、企业调研,明确人才能力素质需求,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专业学生在校三年时间,以实践教学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为行业、企业持续性创造价值。

3.1 平台建设目标

从宏观角度来看,平台以技术合作创新为前提,通过整合平台资源对市场需求进行合作创新规划,在一定规模与领域内确定市场与平台运行机制,提高平台对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在微观角度来看,平台立足于如何吸引政府、行业及企业、学生及家长,建立合理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新平台,通过平台的建设,实现面、线、点、平台的统一和提升。在增强合作创新效率的同时,进而提高平台的运行绩效。

3.2 平台管理与沟通机制

成立由企业管理者、用人单位负责人、企业技术人员、系部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与学生代表组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委员会,建立“学做一体、工学交替、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校企联合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委员会管理章程、校企合作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协议签订、经费保障、课程设置、考核办法等,保障校企合作规范顺畅运行以及学生课堂学习的实用性及有效性。平台管理参与者与沟通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4 工学交替实践课程体系

在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下构建工学交替实践课程体系,要分别从教师、学生、行业与企业专家等参与者的角度出发,结合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情境、组织形式和方法手段、效果评价等具体内容,进而制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必须立足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教学计划课时数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合理设置,例如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建立起与理论教学体系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内容如图2所示。

图2

5 工学交替实践课程实施与评测

5.1 工学交替实践课程实施

在产学研创新合作平台的框架下,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与工学交替课程体系,以课程衔接为主要前提安排工学交替实践课程实施。以2.5+0.5学制为例,校内工学交替课程主要以专业骨干教师为主,以仿真实训、模拟项目实施、引入企业项目研发、技能竞赛、等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校外工学交替课程以企业专家或高级技术人员为主、专业教师为辅进行,以观摩学习、项目实习、定岗实训、毕业实习、创业实践等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而创新创业实践、课题研究等自住性较高的课程则贯穿整个工学交替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过程。工学交替实践课程安排如表1所示。

5.2 工学交替实践课程评测

表1

工学交替实践课程的实施、过程把控、信息反馈、效果评测与成绩评定等工作是较为繁杂和难以把控的,如何完善考核指标体系与考核办法是解决“教学缩水”、“不可控”等诸多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检测不合实际问题的主要目标。如果能在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毕业时有一个比较全面、客观的、有延续性的检测提携,能从根本上评价学生的课程过程学习和最终培养质量,更有益于教学的研究、开展、调整和改革。

信息技术类专业可通过结合专业特点与专业教学资源根据工学交替实施过程制定完善的评测标准与评测办法,分析学生、教师、企业专家等参与者的活动,整合工学交替过程产生的文档资料,形成工学交替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并进行研究开发工作,将工学交替课程的评测方式信息化、无纸化、多元化,最终能高效地、实时的、客观的、全面的评测教学活动效果。

6 结语

本课题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学习研究,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深入研究工学交替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建设,研究校内、外综合实训项目的开发等,在构建出一套建立在产学研合作育人平台的基础上,深化校企合作,符合市场信息技术发展和需求的工学交替的实践课程体系,从信息技术类专业的研究找到一般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过程和方式方法,为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1]鲍洁.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J].中国铁道出版社,2012(4):262~305.

[2]梁南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M].职业教育研究,2008(12).

[3]苏志刚.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结合的途径及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1(10).

[4]金丽英,刘炳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研究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5(5).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for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alty

LIAO Zhi-yua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Guangxi Nanning 530023,China)

F276.42

A

1004-7344(2016)15-0043-02

产学研合作创新信息技术类专业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3JGA341)。

2016-5-11

廖志远(1989-),男,壮族,广西河池凤山人,助教,工程硕士,主要从事网络工程研究。

猜你喜欢
工学产学研课程体系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盐工学人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