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郑国际机场航空物流发展的思考

2016-08-04 11:16董攀登
北方经贸 2016年6期
关键词:物流发展

董攀登

摘要:近年来,郑州航空物流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物流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信息化水平不高,物流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组业务流程,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引入多方投资者。

关键词:新郑;国际机场;物流;发展

中图分类号:F56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6-0056-02

一、郑州航空港航空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新郑国际机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航空港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郑州机场航空物流也呈现较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新郑国际机场共有4个基地航空公司,分别为:厦门航空郑州分公司、 深航郑州分公司、南航郑州分公司、鲲鹏航空和港龙航空。此外,还有14家航空公司在新郑国际机场营运。机场每日航班数量超过二百架次。2014年郑州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58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达37.04万吨,排名进入全国机场前15名。机场已开通航线144条,通达城市67个,并开通有澳门、台北的定期包机和新加坡、俄罗斯、日本等亚太地区的不定期包机航线,还有飞往香港、韩国首尔的定期国际航线,每周出发航班817个,通达67个城市。随着新郑国际机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货运量的激增,进驻机场的货运代理企业和知名物流企业如FedEx、UPS、空桥、海程邦达、东航物流公司、捷运国际、国货航等达到五十多家。

虽然郑州机场航空物流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国内,国际知名机场航空物流发展相比,在航线网络、进驻航空公司数量、临空产业布局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和不足。如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它有一百三十多家航空公司进驻机场,连接全球一百多个国际航线,有三十多家航空货运公司飞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机场附近还建造了物流城,进驻有数百家航空物流运输公司及货运代理企业,这些物流公司将世界各地的产品运往德国,同时也将德国的本地产品送往其它国家和地区;还有英国的香农国际机场,早在1959年,爱尔兰就成立了香农国际航空港自由贸易区,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临空产业集聚区之一,当初建造的目的是利用国际资金和国外原料,大力发展进口深加工等。

二、新郑国际机场发展航空物流的优势

(一)交通优势

新郑机场地处中原腹地,承东启西,是西部资源输出和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和通道。同时,新郑机场所在的郑州市也是我国内陆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和京珠高速、310和107国道在此交会,还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北站,和全国最大的铁路零担货物中转站——郑州东站,新郑国际机场是国内干线运输机场和国家一类航空口岸,两小时航程可以覆盖国内大部分城市和3/5的人口。郑州机场高速、郑少洛高速、郑民高速、连霍高速、京港澳高速、宁洛高速、绕城高速、机西高速以及城市轨道交通, 310、107国道均在郑州交会,多式联运、空地一体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日趋完善,货物中转的物流成本和时效成本优势明显。

(二)机场客货运发展潜力优势

河南是我国人口第一大省,2014年底河南人口达10,662万人,河南又是劳务输出大省,输出量居全国第一。外出务工人员多,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换乘飞机出行的游客也会越来多,加之河南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客货运消费省份,这些都将为新郑国际机场的发展提供不可多得的基础条件。

(三)产业优势

近几年,河南对外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已为新郑国际机场发展航空物流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一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航空运输等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向航空港区集聚,如富士康郑州项目发展态势迅猛,201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近1亿部,占全球供货量的1/8,富士康集团下辖企业进出口总额约占河南省进出口总额的60%,每天有数万乃至数十万台手机通过空运送达世界各地,直接带动了国际航空物流的发展。同时引来顺丰速运、UPS、空桥货运、国航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郑州设立基地,而这些企业又将吸引高端研发、金融、仓储、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在郑州航空港区集中布局,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增强了新郑机场航空物流的产业优势。目前,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已经启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前景广阔,郑州航空枢纽建设与航空关联型产业互动发展的良好局而已初步形成。

(四)服务优势

当地政府狠抓临空经济发展机遇,不断发展教育、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训、医疗等航空公共配套服务业,为引进酒店、餐饮及航空配套企业等各类商贸企业营造了良好周边环境。值得注意的是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开创性地把综合保税区建在了航空港内,与机场口岸实现了 “区港联动”,检验检疫、海关等职能部门进驻保税区进行集中办公,实现了“一次性申报、一次性检验、一次性放行”,更加有利于便捷通关。

(五)政府支持优势

国务院于2011年出台了《中原经济区建设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新郑国际机场大型航空枢纽建设,同年国家民航总局又把新郑国际机场确立为“十二五”期间全国唯一的综合交通枢纽来进行试点建设;2012年初,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航总局签署了《关于加快河南省民航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致力于推进新郑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2012年中旬,河南省又制定20条优惠政策,用以支持航空物流业快速发展;2013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国家将在财税金融、口岸通关、土地管理、服务外包、航线航权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

三、新郑国际机场在发展航空物流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航空物流要以专业智能化的机械设备和自动化立体仓库等硬件作为基础支撑。目前,新郑机场装备及航空物流基础设施还不完备,技术人才和专业功能缺乏,机场作业效率不高。

(二)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高效、先进、便捷的物流信息平台是现代物流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基础。航空物流园区作为航空物流的聚集地,物流公司、航空公司、三检、海关等部门均有各自的信息系统,大量的物流信息分散在各个系统,彼此间缺乏有效的融合和共享,以致形成了信息孤岛。

(三)物流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

新郑国际机场现有的货运代理公司和物流公司尚未形成统一、高效的物流运输网络,物流资源缺乏有待进一步整合,企业散而小,协同能力弱,管理水平不高,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服务质量和水平不能满足现代航空物流服务的要求。

(四)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机场航空物流园区缺乏掌握高新技术和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专业技能人才,缺乏具备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缺乏能将现代物流专业知识运用到新郑机场航空物流运作实际的应用型人才。

四、加快新郑国际机场航空物流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方面要完善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加快机场物流园区建设,包括货物处理中心、商务办公区、仓储区等节点设施,加快机场周边交通系统建设,推动陆路、铁路与航空运输的有效融合,逐步形成以航空港为中心,发散式的集、疏系统,从而提高机场物流中转的效率。另一方面,加快推进电子口岸建设,进一步完善航空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一个完备的航空物流基础信息网络平台可以为航空物流企业、海关、货主、商检、陆空联运服务企业等提供开放式信息服务,实现信息对接和整合,具备资金结算、通关商检、单证合同、物流信息等多种功能。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进一步完善航空物流发展投资政策以及税收返还、土地、价格等政策,尝试运用信贷手段和财政加大对重要物流项目的资金支持,以期带动整个物流业的发展。鉴于基地航空公司在枢纽机场的建设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郑国际机场要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大力引入基地航空公司,同时当地政府还要在目前航空补贴政策基础上,加大航线、航班专项补贴资金,以用于新开国内干线、国际航线和区域支线的市场开拓,特别是通过航线奖励、补贴等措施鼓励更多的航空公司来郑开辟新的国际货运航线,不断丰富航线网络。

(三)基于供应链的业务流程重组

就航空物流而言,引入供应链管理的思路,不仅可以改变企业只关注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传统,而且还能将包括地勤、机场、航空公司、货运代理人、物流公司等在内的整个供应链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航空物流的竞争最终将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则最终体现在服务质量和效率上的竞争。立足供应链视角进行业务流程的重组,构建合理顺畅的业务流程,清晰严谨的流程管理,完善精准的过程跟踪,在供应链上下游之间实现快捷高效的货物交接、信息交流、金融结算,以实现供应链整体的最优化。

(四)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引入多方投资者共同投资物流设施

由于航空物流速度快,但是承载量比较小,因此比较适合运输那些科技含量高、附加价值高、体积小、重量轻、市场敏感度高、交货期短的产品。目前在河南的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近年来随着河南省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升级,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适合铁路长距离运输的大宗原材料、初级产品、半成品的出口比重下降,而高精尖产品的出口比例较往年上升,增长势头迅猛,一些轻质、附加值高、批量小、实效性强的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因此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在河南省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有利于发挥河南省航空物流的优势,在与铁路、公路等主要运输方式激烈竞争中得以生存。

而且,近年来新郑航空物流园区的发展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双流物流园区的建立有助于实现高效的航空物流运作,吸引大量的航空公司和物流企业入驻新郑机场,促进郑州乃至整个河南省的物流产业发展,从而又进一步加速推进了河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然而航空物流基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投资大、回收周期长、本身效益低但综合效益高。虽然近年来,河南省的航空物流基础设施已经取得巨大进步,但是和国外先进企业以及我国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城市相比,物流设施还比较落后,效率低,功能不完善,因此需要多方筹措资金用于增加仓库容量,完善地面物流设施的功能,增加牵引车,集装设备等等。这种资金的筹措,除了航空物流企业和机场方面,还可以考虑地方政府、大型企业融资性租赁,特别是引入外资和民间资本的投入。

(五)加强航空物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积极培养与引进物流人才,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员工队伍和管理团队,委托高等院校定向培养或开展联合办学,培养一批既适应航空物流发展需要、又懂现代物流知识的多层次复合型物流专业人才,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航空物流培训队伍,以促进航空物流园区从业人员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 巍.双机场运行环境下航空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27).

[2] 王云佩.试谈我国航空物流产业竞争力[J].时代金融, 2015(21).

[3] 栾笑天.航空物流战略联盟稳定性运行机制设计[J]. 铁路采购与物流,2015(9).

[4] 周 彪.我国航空物流发展的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

[5] 董岩辉.中原经济区域航空物流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研究[J].商,2013(5).

[6] 汤佳骏.航空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J].中国商贸,2012(15).

[责任编辑:谭志远]

猜你喜欢
物流发展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一季度物流运行量质齐升 稳中向好
前7月全社会物流总额近140万亿元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