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桩支护结构在某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2016-08-05 03:13袁福昌陈光海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6年6期
关键词:基坑支护有限元

袁福昌,陈光海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江西 九江 332020)



悬臂桩支护结构在某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袁福昌,陈光海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江西 九江332020)

摘要:悬臂桩支护结构作为基坑支护工程是一个常用的支护形式,在南昌地区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文以南昌地区实际工程为依托,应用MIDAS GTS4.0软件对实际工程进行建模分析,并将Midas GTS4.0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悬臂桩;基坑支护;有限元

1工程地质条件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场地位于南昌市某开发区,场地相对平坦,该工程为一幢23F的商务会所及数幢4F的商业楼,有1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62 375 m2,其中地下室部分建筑面积13 023 m2,大部分开挖深度为6.2 m。基坑按照安全等级可分为二级。

1.2地层岩性

(1)杂填土:杂色,松散状态,稍湿~饱和,高压缩性,主要由建筑垃圾及局部少量粘性土组成,全场地均有分布,层厚0.6~2.2 m。

(2)粉质粘土:黄色,稍湿,呈可塑~坚硬塑状态,中等压缩性,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韧性均为中等。全场地均有分布,层厚3.2~6.3 m,层顶埋深为0.6~2.2 m,层顶标高16.63~18.27 m。

(3)中砂:黄色,稍湿~湿,呈稍密状态,局部含粘性土,局部夹少量细砂,层厚0.0~1.7 m,层顶埋深为3.0~6.0 m,层顶标高33.40~38.22 m。

(4)粗砂:黄色,饱和,中密状态,局部含少量砾砂,全场均有分布,层厚2.4~3.8 m,层顶埋深7.3~9.0 m,层顶标高9.84~11.53 m。

(5)砾砂:黄色,饱和,稍密~中密状态,主要成份为石英砂岩、石英,级配一般,磨圆度较好,呈亚圆形,局部含少量砾砂,全场均有分布,未钻穿,揭露最大厚度5.7~10.4 m,层顶埋深10.8~11.9 m,层顶标高-3.65~-1.365 m。

(6)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棕红色,裂隙发育,岩芯完整性差,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强度低,岩性较软层厚1.8~3.2 m,层顶埋深20.20~22.0 m,层顶标高-3.65~-1.36 m。

1.3水文地质条件

勘察期间地表下10.3~10.8 m间砂层中可见地下潜水。由赣江侧向补给。并受赣江水位影响,随季节变化而涨落。地下静止水位一般稳定在地表下10.3~10.8 m左右。

2基坑支护设计

2.1设计方案

拟开挖的基坑深度较深,为6.2 m,基坑周边紧邻道路,考虑到本基坑安全性,参照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及建设部2009年5月13号建质[2009]87号文件要求,本工程必须采用安全的支护措施。

基坑北侧如采用土钉墙需采用较大的坡率,由于地下室边线距离用地红线较近,仅为2.0 m,放坡空间较小,不宜大放坡,但小坡率土钉墙安全性不能得到可靠保证挖深度较深,故基坑北侧不宜采用土钉墙方案。经分析计算,从经济及施工难度角度考虑,结合临近建筑物及多年设计和施工经验,采用人工挖孔悬臂桩的形式解决本基坑边坡安全。

2.2悬臂桩支护结构有限元计算分析

(1)计算模型和网格划分

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4.0对基坑进行建模,为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及效率性,根据经验:基坑开挖影响深度一般为基坑开挖深度的2~4倍,影响宽度一般为开挖深度的3~4倍;通过参考其他工程类似模型及多次的预建模,模型尺寸定为28×25.75。在模型网格划分方面,基坑划分尺寸为0.5 m,悬臂式排桩采用梁单元来模拟,直径为900 mm,桩长9.75 m,材料选用C30混凝土;其计算模型如下图1所示。

图1 基坑网格划分图

(2)计算参数的选取

根据勘察报告,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土层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基坑支护设计参数表

3计算结果及分析

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4.0计算其最终水平位移及沉降结果如图2和图3所示。将图2与图3计算结果整理,且将MIDAS GTS软件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如表2所示。

表2 结果对比表

图2 基坑水平位移图

图3 基坑竖向位移图

观察表2我们可以发现实际监测值略大于MIDAS GTS模拟计算值,其原因主要是在MIDAS GTS模拟计算时为考虑地下水,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下雨等情况,进而实际位移值会偏大点。从表2中可以发现其计算结果相差不大,且都满足规范要求。因此,以上结果论证了本模型的适用性及合理性,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4结论

(1)该基坑采用悬臂桩支护结构来确保基坑的安全,并通过MIDAS GTS进行计算分析,从而论证的该支护方案的可行性,对类似基坑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2)MIDAS GTS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相吻合,论证了本模型的合理性及适用性,为今后类似的工程的设计施工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庆华. 长春市粘性土建筑基坑悬臂桩支护设计计算方法探讨[J].世界地质,2001,20(2):188-198.

[2]董捷. 悬臂桩三维土拱效应及嵌固段地基反力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3]黄运飞. 深基坑工程实用技术[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6.

收稿日期:2015-06-16

作者简介:袁福昌(1989-),男,硕士研究生,从事岩土工程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U4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6)06-0024-01

猜你喜欢
基坑支护有限元
基于扩展有限元的疲劳裂纹扩展分析
新型有机玻璃在站台门的应用及有限元分析
基于有限元的深孔镗削仿真及分析
基于有限元模型对踝模拟扭伤机制的探讨
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浅析逆作法施工技术在建筑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基坑变形监测方法的研究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的关键施工技术
基于HyperWorks的某重型铸造桥壳有限元分析及改进
巨型总段吊装中的有限元方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