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2016-08-06 08:29包建荣
新课程·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计算公式圆锥正方体

包建荣

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就一问。”可见,问是知之始。我校研究的“智趣”课堂的特征之一就是要通过学生的问题进行构建和引领,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与本课的重点、难点密切相关的问题,教师引导、组织学生一起讨论、探索、解决这些问题。因此,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乐于提问。

一、创设和谐氛围,使学生敢于提问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于是,在教学中,我常常对学生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我们一起研究,别怕出错,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没有人会笑话的。”在学习“圆柱的体积”时,我通过多媒体演示圆柱拼成近似长方体后,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大部分学生说体积没变,圆柱的底面积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圆柱的高等于长方体的高,但是一位平时成绩不怎么好,也有些调皮的学生很小声地说:“老师,我发现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的表面积大了。”我顿时发现这个学生的发现很不错,于是我追问:“你能知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圆柱的表面积大了多少吗?”他的回答是不知道,有些学生发出了笑声,我当场表扬他观察得仔细到位,并鼓励引导他找到了答案,在我的提议下,全班学生献给他热烈的掌声。没有想到这次的小插曲竟然让这个学生大受鼓舞,从此以后他在课堂上变得十分积极,时常能向老师和其他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充分尊重爱护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敢说、敢问。

二、创设质疑情境,使学生善于提问

1.质疑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课题是教材的重要资源,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让学生从课题中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气,还能使学生养成爱提问题的良好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让学生自己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问:通过观察,你能发现什么?你想学什么知识?通过观察思考,有的学生会问:“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正方体有什么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等。教学中,教师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学会创造性地思维。

2.质疑教材,学会研读教材

数学知识前后有着紧密的联系,许多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平凡的数学字眼,诱发数学问题,使学生明白教材中处处都闪烁问题的火花。

例如,在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时,学生马上提问“为什么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为什么这个相同的数不能是0?”并就此展开讨论和验证。

3.质疑生活,落实应用意识

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学生生活经历有限,知识积累不多,实际生活中往往会与所学知识发生认知冲突,这正是学生提出问题的一个良机,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

例如,学习了“比的意义”后,说比的后项不能为0时,学生追问为什么,并提出足球比赛时为什么经常出现1∶0,2∶0,3∶0……?于是,由此产生问题:“我们所学的比与足球比赛中的比有什么

区别?

三、创设机会,使学生乐于提问

1.学生对老师提问

学生认为老师说的总是对的,然而,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教学中,我经常教育学生不能简单地接受和信奉,不惟师,不惟上,而应持批判和质疑态度。例如,学习“圆锥的体积”时,我有意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各一个,通过实验演示,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后,让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有个学生提出:老师你是怎么想到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来做实验,为什么不用其他的圆柱和圆锥?在这位学生的启发下,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又有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老师,不等底也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是不是也存在3倍的关系?等高不等底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引起全班同学的激烈争论,在争论中我拿出不等底等高、等高不等底和底与高都不等的几组圆柱和圆锥教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验证以上问题。这种妙趣横生的教学情境,既能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又能让课堂彰显生命的活力。

2.学生对学生提问

每节课我都留些时间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让学生争当小老师考考对方,采用分组对抗、争夺“智慧星”等多种竞赛活动。例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在小结过程中我让学生互相提问题,考考对方,不少学生积极发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什么是底乘高再除以2?等,学生所提的问题都被其他同学一一答出。有些学生还进一步提问:能不能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不能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些问题提出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课后去讨论,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让课堂的活力向课外延伸。

通过以上尝试,我发现在我的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总能提出有价值的、能引领同学深入学习的问题,使他们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追根问底,由愿学、乐学、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胡怡聪.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5).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计算公式圆锥正方体
电机温升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给正方体涂色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多少个小正方体
2019离职补偿金计算公式一览表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