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与赣南

2016-08-06 22:05仲颖文
党史博览 2016年7期
关键词:胡耀邦赣南柑橘

仲颖文

胡耀邦从年轻时期投身革命,直到暮年退下来,从共青团到党中央,从红小鬼到总书记,一路走来,历经了中国共青团、中国共产党的一路发展,是革命和建设的亲历者、建设者、见证者。其中,赣南曾是他留下深刻印迹的地方。他对赣南情深,意亦浓。

在湘东特委和湘赣省委

1929年冬,胡耀邦在家乡湖南省浏阳县,走上革命道路。之前,他被湘东特委考察并选中,到了江西省莲花县的花塘村,进入湘东特委儿童局工作,没过多久,胡耀邦以出色的工作能力赢得了组织上的认可,改任少共湘东南特委技术书记。1931年7月,湘东南特委并入湘赣临时省委。10月,湘赣省委正式成立。胡耀邦随单位转移,来到湘赣省委所在地江西省永新县,同时开始担任湘赣省儿童局书记。当时的湘赣省委,儿童局和少先总队在同一层楼上,少先总队队长是谭启龙。谭启龙是永新县本地人,胡耀邦和他很快熟悉起来,成为了好朋友。

儿童局的工作是组织16岁以下儿童的活动,如动员和组织扫盲识字、唱歌跳舞、站岗放哨。少先队的工作是组织16岁以上的青年,半军事化,队员经常手持梭镖、大刀操练,必要时配合红军作战。

1932年5月,湘赣省委举行了一次规模盛大的少先队、儿童团的总检阅活动。

在胡耀邦和谭启龙的精心筹备下,总检阅活动在永新县沙罗洲举行。那一天,在会场的检阅台上,湘赣省委领导王首道等检阅了万人左右的少先队员和儿童团员。他们身背大刀,肩扛梭镖,在嘹亮的军乐口号声中,列队经过检阅台。他们个个生龙活虎、神气十足。检阅过后,各个队伍又先后进行了集体体操、政治业务测验和文艺歌舞表演。经过评选,给优胜者发了奖。这一次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井井有条,效果非常好,得到了王首道等人的肯定。

在检阅的领导人中,有一位是来自中央苏区瑞金的共青团苏区中央局巡视员冯文彬。在活动中,胡耀邦出色的组织能力得到了冯文彬的赞扬。在此之前,冯文彬见过胡耀邦,他回忆说:“当时16岁的未成年人(胡耀邦)正在编一个儿童刊物,自己写文章,自己编排,自己搞发行,自己刻钢板印刷。编得生动活泼、很有内容。”冯文彬对胡耀邦的格外关心是有原因的。原来,在来湘赣省委之前,共青团苏区中央局书记顾作霖向冯文彬交代了一项任务:在巡视中挑选几个年轻的优秀干部到中央局工作。因为在“立三路线”期间,共青团被合并到了各级行动委员会。现在“立三路线”被党中央纠正过来,共青团中央局亟须一些干部补充进来。带着这项任务,冯文彬在湘赣省委巡视过程中,每到一地都认真观察、仔细挑选所需要的年轻干部。

通过湘赣省委领导的介绍及实地考察,冯文彬确定了胡耀邦就是共青团苏区中央局需要的干部。与此同时,冯文彬有意找胡耀邦交谈。胡耀邦虽然言语不多,但是很有见地,想问题思路开阔。在会议上,胡耀邦的发言条理清晰,很有内容。

1932年夏,胡耀邦受湘赣省委的派遣,随部队到湘东进行扩充红军的宣传工作,一起同行的前卫连长潘豹是他的老乡。在湖南醴陵的白兔潭,胡耀邦与潘豹突然遭遇国民党“围剿”的大部队。在国民党军不明就里的情况下,两个人机智灵活,巧妙地撇开了数量众多的国民党大部队,从小镇顺利带出了刚刚扩充的红军,顺利完成了扩充红军的任务。

蒙冤“AB团”与冯文彬的力保

正当胡耀邦以一颗赤子之心,全力以赴从事革命工作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到他身上。他被人指控为“AB团”分子。这个时候恰巧就是冯文彬巡视湘赣省委的时候。

“AB团”是1926年国民党右派在江西省党部中的一些极端反动分子纠合起来建立的秘密组织。“AB”就是英语“反对布尔什维克”的缩写。当时的“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占据统治地位以后,“肃清AB团”的“肃反”运动在各个根据地有扩大化的倾向。

湘赣省委肃清“AB团”的斗争开展得比较晚,同样存在错捕、错杀的现象。

在开展肃清“AB团”的过程中,有人为了自己过关,就指认胡耀邦是“AB团”分子。另外,有人指认胡耀邦的一个老师是“AB团”成员,说胡耀邦受其影响很深。因此,胡耀邦被政治保卫局人员列入“AB团”分子的嫌疑人名单中。后来,胡耀邦和曾镜冰、曾涤、谭启龙一起被列入“AB团”分子的名单。经政治保卫局批准,决定枪毙胡耀邦和曾镜冰、曾涤、谭启龙这几个人。

就在准备行刑的前一天,在湘赣省边界巡视检查少共工作的冯文彬碰巧回到了湘赣省委的驻地,无意中看到了准备枪毙人员的名单,其中有胡耀邦、谭启龙的名字。冯文彬对胡耀邦的印象很好,他不相信这么年纪轻轻的人是“AB团”分子。因此,他有心对胡耀邦和谭启龙加以保护。

当时,在肃清“AB团”的恐怖氛围中,想要搭救一个人不太容易。于是冯文彬拿着这份名单,找到了看守人员,告诉他们说:“这三个人问题很严重,不能就这么枪毙便宜了他们,我要把他们带回少共中央进一步审问。”与此同时,冯文彬找到了湘赣省委负责人:“对于胡耀邦、谭启龙的问题,既然大家的意见不一致,况且胡耀邦、谭启龙又属于团中央系统的干部,我就把他们带到团中央审查吧。”于是,看守人员和湘赣省委负责人都同意冯文彬把胡耀邦、谭启龙带走。少共中央和团中央在当时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搭救胡耀邦、谭启龙的事情上,冯文彬是花了心思和精力的。这也是胡耀邦、谭启龙和冯文彬终生保持了非常好的私人友谊的原因。

在少共中央局和苏区团中央局

1933年元旦后,冯文彬带着胡耀邦、谭启龙,通过国民党军的封锁线,来到了中央苏区首府所在地瑞金。

按照审查“AB团”分子程序,冯文彬将胡耀邦、谭启龙送到少共苏区中央局书记顾作霖那里。随后,就把去湘赣省委巡视情况和胡耀邦、谭启龙“AB团”问题向他做了汇报,听取书记顾作霖的处理意见,并准备将胡耀邦、谭启龙送到政治保卫局。刚刚虎口脱险的胡耀邦再一次陷入困境之中,而且被关押了。

与此同时,前脚刚刚离开湘赣省委的胡耀邦,后脚迎来了湘赣省委前来带走胡耀邦、谭启龙的人员。因为当时的湘赣省委被执行“左”倾路线的人把持,他们坚持要把已经到了瑞金的胡耀邦、谭启龙带回去重新处理。

一天晚上,趁着有人过来送饭,胡耀邦不顾一切冲出去,径直跑到了顾作霖的住处。这一次,顾作霖与胡耀邦彻夜长谈。顾作霖问他参加了“AB团”没有,胡耀邦说:“我不知道什么是‘AB团,我就是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我也不是‘AB团,你叫我到哪里都可以,就是不去政治保卫局。想留在少共中央局,做什么都行,我会刻钢板,可以扫地、做饭。”在这一次长谈中,胡耀邦动情地讲述了他参加革命的历程。顾作霖十分感动,同意胡耀邦留在少共中央局。两天以后,胡耀邦被解除囚禁,暂时留在少共中央局机关。

碍于湘赣省委等着带人,对胡耀邦还不能够立刻解除审查。几天以后,顾作霖告诉冯文彬、张爱萍:中央准备派任弼时去湘赣省委担任省委书记,耀邦的事情等弼时去了再说。但是现在不能让湘赣省委的人把他带走,要不然太危险了。

随后,顾作霖把胡耀邦交给当时的少共中央少年先锋队总队长张爱萍代理进行审查,并交代说:“你们要认真审查,既不能冤枉好人,也不能漏掉坏人。”

留在少共中央局机关的胡耀邦被派去临时主编《时刻准备着》。他写文章、刻钢板、油印,还兼买菜、做饭。

张爱萍前不久也被人怀疑是“AB团”分子,所以他对随便怀疑人、审查人、整人、杀人的做法非常反感。此刻看到转来的是两个稚气未脱的小娃娃,张爱萍对此就有疑惑。他分别找他们谈话,详细了解他们的出身、经历、爱好和特长,就越发不相信他们是“AB团”分子。随后,他向顾作霖汇报:谭启龙是苦出身,胡耀邦是在大革命风暴秋收起义的影响下投身革命的,都是很优秀的干部。于是,张爱萍和顾作霖商量后,决定解除对谭启龙、胡耀邦的审查,分配工作。

后来,在顾作霖主持下,给胡耀邦做了一个实事求是的、公正的结论:胡耀邦与“AB团”的事情无关,不是“AB团”分子。

1988年3月,已辞去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的胡耀邦与从四川省顾委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的谭启龙一起回顾当年的往事,尤其是在提及关于“AB团”的往事时,不胜感慨。胡耀邦说,很庆幸这辈子遇到了三个好领导:一个是冯文彬,一个是顾作霖,一个是张爱萍。

其中,胡耀邦与冯文彬,两个人私交很深。在胡耀邦去世的前几天,他曾深情地对前来看望的冯文彬说:“当年如果不是你把我带出来,我就完了;如果把我送回去,我也完了。”

解除审查后,胡耀邦被安排前往福建长汀、宁化、清流一带巡视工作。

在少共中央局机关的一年多,胡耀邦进步很快,成绩突出。尤其是在工作中起草的文件,发表的讲话、意见都言之有物,很有见解。当时,他还与陈丕显、赖大超共过事。后来,陈丕显调任闽赣省委负责共青团工作,赖大超担任中央儿童局书记,胡耀邦接任了张爱萍的少共中央局秘书长职务。在此之前,胡耀邦接任张爱萍的中央苏区反帝拥苏大同盟青年部部长一职,并代理宣传部部长。

1934年10月18日,于都县城东门外的于都河边,大批的红军战士和党政干部正在准备渡河。胡耀邦被编入中央纵队的“中央工作团”里,在总政治部做民运工作,并负责共青团组织中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

行军不久,胡耀邦染上了疟疾。持续高烧折磨得他浑身无力,无法走路。这时候,胡耀邦的姨表兄杨勇的马和大家伙的担架,让他走完这一段路程。从赣南到湖南,再到遵义。因为以往的营养条件不太好,胡耀邦身体虚弱,所以他的身体很长时间才好起来。在遵义,胡耀邦刚刚好转的身体又被国民党军飞机扔下的炸弹炸伤。

一路上坎坎坷坷,胡耀邦随着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一起到了陕北,到了瓦窑堡,到了延安。

新中国成立后的胡耀邦与赣南

新中国成立后,胡耀邦曾任川北区委第一书记、川北行署主任、川北军区政委。由于他卓越的才能,以及与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工作交往,毛泽东对胡耀邦格外重视,亲自点将要他担任重要职务。

在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冯文彬调任天津市委常委以后,中共中央组织部经过讨论,并征求中共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的意见,拟定了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两个人选:一个是胡耀邦,一个是陈丕显。当时将名单上报到毛泽东那里,他圈定了胡耀邦作为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人选。随后,由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与胡耀邦做了任前谈话。1952年8月10日,胡耀邦正式到团中央工作。

1958年3月15日至23日,共青团中央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以植树造林为主要内容的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四省百县青年团的观摩学习会议,来自4省100个县的青年团干部共计15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胡耀邦做了题为《思想解放,勇敢前进》的讲话。其间,胡耀邦带领代表们来到当年毛泽东等从事活动的沙洲坝造林、种树50亩,他提议取名为“赣湘闽粤四省百县林”。

1978年,胡耀邦调研路过江西大余、南康、定南等县的时候,特别留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问题。在与群众的交谈中,他得知基层群众对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非常热心,而当时的省委领导却不以为然,公开批评。地委书记还受到了反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省委部分领导的批评。在当天的工作汇报会上,形成了胡耀邦宣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省委领导汇报反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地委书记说当地的实际情况的汇报会。

胡耀邦走后,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当时的地委领导和当地实际情况,形成了倾向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报道,刊登在《内部参考》上。胡耀邦看到以后,立即要求在当月的《人民日报》上发表。至此,在赣州地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全面推行。

1978年的这一次路过,胡耀邦看到赣南大部分的山地、丘陵是荒的,一片片的红土地裸露出来,水土流失严重。胡耀邦了解到,1958年“大跃进”运动时,为了响应党中央大炼钢铁的号召,当地群众把漫山遍野的树林砍伐得不成样子。60年代,当地又在“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下开山造田,进一步乱砍滥伐。这两次大规模的砍伐使得赣南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为了保护赣南的生态环境,胡耀邦自己的设想是种植柑橘、脐橙。早在70年代,信丰县种植的柑橘、脐橙就成为对外出口的拳头产品。在胡耀邦的指示下,中国科学院南方山区综合科学考察队在赣南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考察调研。从1980年开始,考察队通过在赣南18个县的考察,得出了赣南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有适合发展柑橘、脐橙的气候与土壤条件,是中国乃至于世界范围内柑橘、脐橙的适宜种植区的结论。

1981年,胡耀邦以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身份将考察队的考察报告《关于把赣南作为我国柑橘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地区的建议》批转给中共江西省委。但是,在报告批转以后,胡耀邦很长时间没有收到江西省委有关把赣南作为我国柑橘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地区的工作信息,也没有看到赣州地区开展柑橘生产基地建设的重大举措。

白栋材与胡耀邦有在延安一起共事的经历。白栋材时任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所以胡耀邦给白栋材写信:

栋材同志:

赣南发展柑橘的方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应该坚定不移地、脚踏实地地以大力支持个体种植为主,集体专业承包发展种植为辅的方针。所谓大力支持个体种植,就是要迅速将社员住地附近的小块荒坡、荒原、荒滩和田头、水边等小片空地固定给社员去种植,至少一定30年不变。在这些土地上种植柑橘的经营、收入、出售等等权利,完全要由社员自己支配,除土地使用权仍属集体所有外,不应当再附加其他限制条件。这就是说,要把社员从事这项种植业作为社员的家庭副业来看待。国家在提供苗种和技术指导等方面,初期还可以考虑无偿地供应一部分,另一部分收点成本费,这样才能扶持得起来,否则也很困难。所谓集体承包,就是把那些较大块的荒山、荒原包给一户单独经营或几户经营,结果后的收益分配和如何经销,一律采取投标和签合同方式加以确定,并保证严加遵守。

在我看来,只有采取这样的做法,才能迅速地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采取这个方针,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丝毫不存在什么危险性。

这件事情请你们放开来议一议,不要放不开,不要贻误时间。时间就是财富,贻误一年就损失一年。

收信以后,江西省委多次派出工作组前往赣南实地调查研究,并出台《关于贯彻执行以大力支持个体种植为主,集体专业承包发展种植为辅的方针,积极发展柑橘生产的决定》,制定了以赣南为重点的近期和远景柑橘生产发展规划。

这封信为赣南柑橘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极大地鼓舞了赣南人民发展柑橘产业的热情。

多年以后,作为亲历者,春天同志(即罗春涛,曾经担任赣州地委副书记,赣州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特意在《客家摇篮》上撰写了 《胡耀邦同志指示信和赣南柑橘产业的起飞》一文。

在贯彻落实胡耀邦指示信的过程中,赣南的干部群众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做法和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在赣州地区脐橙种植面积已居世界第一,年产量世界第三。脐橙已经攻城略地,不仅进入国内大中城市超市的货架,而且漂洋过海,走上了俄罗斯、北美、欧洲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百姓的餐桌。

用春天的话来说:“在赣南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于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脐橙生产区的今天,我们不能够忘记那起飞的时刻,不能忘记胡耀邦同志!”

1983年,胡耀邦来到赣州地区,重点了解赣州地区的柑橘产业发展情况。看到赣南群众对柑橘产业的冲天干劲和热火朝天的场面,胡耀邦非常高兴。这一次,他走到赣州市两江汇合的八境台遗址,在游览风景的同时了解到1976年7月13日八境台失火,大火从凌晨4时烧到天亮,整个建筑付之一炬,台内珍藏的700多件文物全部烧毁。

胡耀邦从恢复游览胜地、做好统战工作的角度出发,指示要重修八境台。他说:“赣州市是赣州地区的中心城市。全地区在海外人数众多。仅在台湾的人就有数万之众,修复八境台对做好统战工作有积极意义。”胡耀邦还说:“这是个旅游胜地,赣南在解放前大批人随同蒋经国去台。现在,党对他们的政策是来去自由,有些人可能要回家乡来看看,这个台还是要修复起来。一年不行,分两年建。”

江西省各级政府对此事都十分重视,明确指导思想,制订重建方案,落实重建资金,组织重建队伍,开始了八境台重建工作。1987年5月1日,一座由著名书法家赵朴初题字的仿宋八境台巍峨矗立在赣江源头,迎接海内外人士光临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猜你喜欢
胡耀邦赣南柑橘
文化三馆讲好赣南审计故事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关爱青少年的胡耀邦
吃柑橘何来黄疸——认识橘黄病
赣南脐橙整形修剪技术
赣南早脐橙在几种中间砧木上高接换种的表现
柑橘大实蝇综合治理
“五及时”柑橘冻害恢复技术
柑橘实蝇防治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