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停工停课的预警信号发布策略和技巧

2016-08-08 00:55曹春燕贺佳佳陈训来刘纲王明洁陈元昭谢小敏
广东气象 2016年2期
关键词:深圳市

曹春燕, 贺佳佳, 陈训来, 刘纲 , 王明洁, 陈元昭, 谢小敏

(1.深圳市气象局,广东深圳 518001;2.深圳南方强天气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东深圳 518001;3.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广东深圳 518001)



涉及停工停课的预警信号发布策略和技巧

曹春燕1,2, 贺佳佳1,2, 陈训来2,3, 刘纲1,2, 王明洁2,3, 陈元昭2,3, 谢小敏1,2

(1.深圳市气象局,广东深圳518001;2.深圳南方强天气研究重点实验室 广东深圳518001;3.深圳市国家气候观象台,广东深圳518001)

摘要:以《深圳市台风暴雨灾害公众防御指引》和《深圳市台风暴雨灾害防御规定》实施后,几次典型涉及停工停课的台风暴雨预警信号发布情况为例,探讨了如何把握涉及停工停课预警信号的发布、升级及取消的时机以及如何更好发挥预警信号“发令枪”的作用。研究认为,在涉及停工停课预警信号发布策略方面,预警信号发布时机是前提、短时临近预报关键技术是核心、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是关键、科学有效的标准化制度是保障、高效集约的智能服务平台是支撑。同时,为了将防灾减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还应完善高级别预警全网发布机制,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和指引宣传,健全灾害天气条件下停工的实施细则。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台风暴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关键词:气象灾害防御; 停工停课; 预警信号; 深圳市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可以提示风险对象在灾害即将来临之前采用有效措施规避灾害的影响,这是减缓灾害影响、控制灾情扩大的最有效手段。1994年深圳市率先在国内实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制度,在2004年全国全面实施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制度之前,深圳已经在预警信号发布上探索了10年的时间,从发布效果看,预警信号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极端性、突发性气象灾害频发,且深圳处于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加上近年地铁施工、道路改扩建、填海工程等建设项目繁多,开山切坡、高架深挖,增加了灾害风险系数,也给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深圳市台风暴雨灾害防御措施零星分散、不成体系,规范的公众防御指引尚处空白。为落实省领导要求学习“香港应对灾害性天气的做法及启示”,深圳市政府确定由市应急办、市三防办、市法制办和市气象局4单位组成工作小组,编制出台《深圳市台风暴雨灾害公众防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和《深圳市台风暴雨灾害防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公众应急避险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全力保障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台风暴雨预警信号的发布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特别是暴雨预警信号的发布技术难度更大些,很多气象工作者对预警信号发布工作进行了思考和总结,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1-7]。但自《指引》和《规定》实施以来,对于公众关注的停课时间和防灾部门关注的防灾提前量,如何制定预警信号发布的细则和标准、如何准确把握涉及停工停课预警信号发布、升级和取消的时机,是摆在气象部门面前的一项全新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拟着重探讨《指引》和《规定》实施以来,深圳市气象台对涉及停工停课的几场典型台风、暴雨的预警信号发布情况,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技巧和教训,希望对今后台风暴雨预警信号发布工作有一定的参考,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台风暴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深圳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的业务流程

深圳市气象台对于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发布,有着严格的流程。根据《指引》和《规定》的要求,深圳市气象台制定了各类预警信号提示标准、发布细则和质量评定标准,并将所有信息综合在一起,形成《深圳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实施细则》。完善预警信号签发制度,规定台风暴雨等可能致灾风险较高的预警信号至少由首席预报员以上负责签发,凡涉及停工停课的预警信号由分管业务副局长和局长签发,发布流程见图1。

图1 深圳市气象台预警信号发布流程

同时,根据预警信号发布和签发的流程,制定了《大预报服务平台台风预报预警服务细则》和《大预报服务平台暴雨预报预警服务细则》,将各类细节标准化、规范化和智能化,规范预警信号发布模板并制定了《深圳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模板》和分区预警系统自动对接,提高预报员工作效率,缩短制作发布时间。当值领班预报员接收到分区预警系统提示后,根据气象资料和天气情况确认是否发布预警信号后,如需发布,进入到分区预警系统,确认发布预警信号的类别、级别、时间和影响区域后实现一键式发布。台风、暴雨履行签发程序后,高级别预警信号5 min之内可向13种渠道自动发布(图2)。值得注意的是,暴雨等灾害天气由于突发性强、短时雨强大,又多在夜间发生,为切实提高防灾减灾的效果,真正发挥“发令枪”的作用,深圳市气象台规定暴雨预警信号可实行电话签发制,由值班预报员向领导电话报告后操作发布,再进行补签。

深圳市气象台还制定了台风暴雨天气下的全局大会商制度,如有台风、暴雨天气,由科技发展处启动全局会商,预报处首席预报员提供最新的天气技术分析和预报结论,气候岗提供该过程的气候背景资料和历史相似个例,专业服务岗提供专业气象服务对象反馈的信息,相关处室必须派出值班处领导到场,以应付可能发生的情况。

图2 深圳市气象台分区预警系统一键式发布平台发布示意图

2涉及停工停课的预警信号发布情况

2.12014年“3·30”特大暴雨。

2014年3月30—31日,深圳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在3月份的最强降水过程,全市记录到平均雨量195.9 mm,过程最大日雨量284.1 mm(出现在深圳机场),最大小时雨强116.2 mm,创下深圳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值。强降雨导致深圳1人死亡,150多处水浸,水深0.2~0.7 m,路面交通受到严重影响。深圳宝安机场发布了航班大面积延误红色预警,厦深铁路多车次不同程度晚点。

该次过程降水主要集中在3个时段,第1时段为30日16:00—22:00(北京时,下同),第2时段为30日23:00—31日02:00;第3时段为31日08:00—10:00。从天气过程上分析,前2个时段属于低涡影响下的暖式切变暖区降水;第3个时段为锋面降水,主要表现为飑线的影响(图3)。从天气形势上来看(图略),影响系统主要是500 hPa高空槽东移、850 hPa低空急流建立、地面低槽发展提供了暴雨发生的有利环境场。东路冷空气回流至地面诱发出中尺度辐合线(珠三角附近出现中尺度低压),且逐渐南压,在30日20:00前后断为2段,在南压的过程中回波相应减弱,同时在粤北地区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中尺度辐合线,并在31日08:00—10:00快速南压影响深圳(图略)。

图3 3月30—31日海上田园自动站与竹子林自动站逐时雨量时间序列

该次暴雨过程虽然出现在天气系统最为复杂、预报难度最大的春夏转换季节,但因为天气系统配置较为经典、暖区降水和锋面低槽特征显著,深圳市气象台提前20 d发布的气候趋势预测即做出了准确预报,3月28日向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发布《气象信息快报》,提前3天预测“31日深圳将迎来今年首场强雷雨”。30日17:35在全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8:20将光明新区、松岗、石岩、福永、西乡和沙井暴雨黄色预警升级为暴雨橙色预警,并于19:00将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扩展至全市;随着雨势的进一步加大,在20:55在全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这是自2008年以来深圳首次在全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至3月31日12:15取消暴雨红色预警,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生效15 h 20 min,成为2006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发布范围最广的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回顾该次特大暴雨的预警信号发布过程,红色暴雨预警信号的发布是成功的,主要体现在升挂时间及时,较强降水集中出现的时间提前了2 h,为防灾部门预留了充足的防御时间。特别是31日02:00—05:00降水出现暂歇,虽然从技术指标上看,可以取消或者降级暴雨红色预警,但是从服务效果上考虑,仍然维持了不取消暴雨红色预警的结论,且31日早晨在05:20准确预测第3场强降雨将在08:30—09:30影响深圳,暴雨红色预警持续至中午,成为全省唯一2个成功预测预警的气象台。预警信号发布后,通过各种渠道服务于市民,全市中小学生停课,并根据《台风暴雨防御公众指引》建议停工,为减轻这场罕见大暴雨造成的灾害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

2.21415号台风“海鸥”(台风级)

深圳经常受到台风的袭击,并伴有狂风和暴雨,由于台风影响持续时间比较长,且台风路径预报更加复杂,社会关注度更高,预报员在把握发布涉及停工停课的台风预警信号时压力更大。1415号台风“海鸥”于9月12日14:00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于15日凌晨进入南海,16日凌晨03:00—04:00距离深圳最近约386 km,之后继续西移,先后3次登陆海南文昌、湛江徐闻、越南北部广宁省沿海,强度逐渐减弱(图4)。

图4 1415号台风“海鸥”路径图

受“海鸥”外围环流和弱冷空气扩散影响,深圳出现持续超过24 h的大风和间歇性降雨天气,15日12:00—17日06:00,全市有2/3地区的自动站记录到8级以上阵风,其中西涌、盐田港等19个自动站记录到10级以上的狂风,最大阵风出现在西涌天文台29.9 m/s(108 km/h)。全市大部分地区2 d累计雨量在40~80 mm,福田、罗湖等有9个自动气象站累积雨量超过100 mm,福田区红树林站记录到全市最大降雨为143.1 mm。

“海鸥”影响期间配合有北方扩散南下的冷空气,具有大风范围宽广、降雨云系广泛的特点,对深圳影响时间长、阵风强度大、风雨减弱慢,这也是深圳台首次在台风与深圳最近距离只有近400 km的情况下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预警预报节奏的把握难度非常大。深圳市气象台于15日09:30发布台风蓝色预警,此后一直密切监视“海鸥”动向。在16:00左右接到市三防指挥部电话,要求研判是否发布台风黄色预警,此时“海鸥”距离深圳约500 km。根据“海鸥”移动路径分析,深圳台预计“海鸥”将会继续靠近深圳,从距离深圳约400 km的海面移向粤西。根据以往的预报经验,一般台风在距离深圳300 km左右发布台风黄色预警的可能性大,在距离500 km是否决策升级为台风黄色预警还存在难度。通过分析卫星云图发现(图略),“海鸥”的螺旋云带几乎覆盖整个南海和广东沿海,尤其是北面云系发展明显,呈丝絮状,说明有干冷空气卷入;17:00在距离台风中心350~400 km的301石油平台上气象自动站监测到最大瞬时风达到10级。综合考虑各种监测资料,深圳台于17:00启动台风高级别预警信号的预发布机制,向公众公布22:00将考虑升级为台风黄色预警,并通知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做好16日停课停工的准备。22:00尽管监测到“海鸥”的移动路径有南落,但301石油平台气象自动站监测的风速一直保持在10级左右,于是22:30果断将台风蓝色预警升级为台风黄色预警,至16日11:00随着“海鸥”的远离和减弱,才将台风黄色预警降为蓝色预警。16日凌晨至上午,深圳出现持续大风,伴有间歇性降雨,给深圳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深圳机场取消航班50班次,码头停运,一艘船只沉没,约2 000棵树木被吹倒;16日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停课,户外在建工地暂停施工,滨海旅游景区、海滨浴场关闭,深圳台准确的台风预报预警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公众的肯定。

3预警信号的发布策略和技巧

3.1预警信号发布时机是前提

预警信号的发布是以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目的,预警信号是一种防灾信号,它直接影响到政府部门的运作和市民的行为,尤其是涉及停工停课预警信号的发布公众关注度更高,影响面更广,要准确把握涉及停工停课预警信号发布、升级和取消的时机,对上下班、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发布预警信号必须特别关注,慎重考虑,在正确理解预警信号发布规定的基础上灵活处理,把握预警信号最佳发布时机,尽量有一定的提前量,在发布时应优先考虑人身安全,再充分考虑可能影响的区域,发布区域扩大,为组织防灾减灾工作、做好气象服务争取更多的时间。

3.2短时临近预报关键技术是核心

做好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预警的根本是短时临近预报能力的提升。近年来,深圳市气象台基于高时空分辨率雷达资料,综合运用计算机识别技术、图形学技术、GIS技术等,采用雷暴云团边界相关追踪方法进行云团边界识别、拓扑处理,建立生命周期与族谱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雷暴云团外推,研发了雷暴云团自动识别和追踪系统(TRACER,追踪者)[8],并且已预处理的雷达数据进行边界识别,开发了卡尔曼滤波动态QPE和QPF订正技术,使定量降雨预报的质量和外推能力明显提高,短时监控预报有效延长至3 h。有了短时临近预报方法和系统,预报员及时认真的分析,判断降雨回波的范围、移向、移速以及未来的发展就有了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结合预报经验,有利于准确及时发出暴雨预警信号。

3.3准确及时的气象服务是关键

对于影响面广、市民关注度高的灾害天气过程要加大服务的频次和密度。在“3·30”特大暴雨服务过程中,按照现有的预报能力提前12 h判断第2天早晨是否会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确实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深圳市气象台一方面通过微博、短信、网站等告知市民现有的技术难度,一方面宣传是否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的关键时间在05:30,请大家密切留意。服务过程中发布微博百余条,最快5 min更新一次预警信息,单条信息阅读量最高达455万次,新浪和腾讯的“深圳天气”微博1 d内阅读量达到3 653万次;气象门户网站访问量35万次;“深圳天气”手机客户端访问量11万人次;12121电话拨打1.6万次,气象专家和电台、电视台连线30余人次,覆盖1 000万以上人次,气象信息较有效地覆盖到各类人群。31日早晨05:30分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后,由于服务宣传到位,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所有学校均有序停课,保障了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

3.4科学有效的标准化制度是保障

2012年7月,“韦森特”台风侵袭香港、深圳、珠海、江门等地,在抵御台风及其带来的强降雨过程中,香港高效有力的防御机制充分彰显了其优越性,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损失。借鉴香港成功经验,2013年深圳出台《规定》和《指引》,明晰了部门联动职责,详细指导市民在台风暴雨灾害下如何防御。同时,作为全国首个气象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深圳市气象局以业务为基础,建立了以气象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体系、气象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气象服务提供标准体系为主要架构的气象服务标准化工作新平台,建立台风、暴雨高级别预警信号下的地铁、港口、保险、安全施工等专项气象服务标准化流程,需求的对接更加到位、畅顺。在近两年重大灾害天气影响过程中,全市2 000多个工地、人保财险所有用户、主要旅游景点、主要港口无一造成大的灾害损失,标准化服务取得了很好的防灾减灾效果。

3.5高效集约的智能服务平台是支撑

近年来随着大城市人口、经济密度不断增长,城市对于精细化气象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气象服务任务与压力也在不断增大。据统计,近3年来深圳市气象台预警预报服务的工作量年均增长20%,其中专题气象服务量每年以50%左右的速率递增。为保障突发灾害天气的快速服务,深圳市气象台建立了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发布监控、灾害天气智能化提醒、精细化预警预报发布细则与应急响应流程监控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预报服务平台,依托智能化预报服务系统的自动统计和信息流转功能,服务市领导的产品(重大)气象信息快报的制作时间由原来的1 d减少到2 h,对可能造成停工停课的台风、暴雨等实现定量化、动态化监测,达到阈值系统即在1 min之内提示预报员开展各种服务,为防灾减灾争取更多的时间,有效提升了服务品质。

4经验教训

4.1高级别预警全网发布机制仍有待完善

预警信号发布是需要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介及时传播的,如何保持联络、保证预警信号能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社会公众中去,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是每个气象台的重要课题。虽然深圳市气象台已在自有的传输手段上加以改进,对外发布渠道增加至13种,但是在重大灾害天气中,加之预警信号的发布多是在夜间,电视台或电台已经停播,因此手机短信仍然是市民,特别是老、弱、病以及外来人员接收预警信息的最有效途径,也是保障市民安全的最重要手段之

一。仍需要克服困难,加大力度解决预警信息指定区域接收问题,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真正做到预警信息准确、及时、无偿为市民提供服务。

4.2气象灾害防御和指引宣传仍需要加强

在总结的几次服务过程中,从各级防灾部门的联动以及市民咨询情况来看,虽然《深圳市台风暴雨灾害防御规定》和《深圳市台风暴雨灾害防御指引》已经颁布实施一年多,但是很多市民甚至基层防灾部门责任人还都不了解,关于是否停课停工的问题占到气象业务咨询的80%以上,因此仍然存在台风暴雨高级别预警信号发布后部门联动不畅、市民如何防御了解不够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依托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新媒体和电视、广播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加大宣传力度,确保预警信号家喻户晓。

4.3灾害天气条件下停工的实施细则仍不健全

健全台风暴雨防御机制,法律保障是基础。目前深圳乃至国内关于灾害性天气下停工的实施细则保障仍不健全,除对高温条件下停工的规定较为明确外,其它规定几近空白,配套制度更为不足。《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2015年3月已经施行,借鉴香港成功经验,首次在法律条文中确立了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停课停工机制,但是关于劳资双方在重大灾害天气下如何停工的细则仍不明确,还需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推动落实,切实为劳资双方在灾害天气下停工提供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兰红平.关于发布预警信号几个技术原则的探讨[J].广东气象,2002,24(2):31-32.

[2]江崟,曹春燕.对深圳市几场典型暴雨的预警信号发布情况的探讨[J].广东气象,2002,24(S):7-10.

[3]张蕾.暴雨台风预警信号组合发布技巧初探[J].广东气象,2000,22(3):14-16.

[4]肖伟军,刘云策.暴雨预警信号发布策略与技巧初探[J].广东气象,2004,26(3):28-29.

[5]杨柳,李明华.对惠州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预报预警信号发布的思考[J].广东气象,2007,29(4):33-35.

[6]杜小松,谢健标.一次持续强降水过程中惠州预警信号的发布[J].广东气象,2006,28(4):42-44.

[7]卢建壮.预警信号发布工作问题初步探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S):134-135.

[8]兰红平,孙向明,梁碧玲,等.雷暴云团自动识别和边界相关追踪技术研究[J].气象,2009,35(7):101-111.

收稿日期:2015-08-15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项目(20140218)和中国气象局华南区域气象中心科技攻关项目GRMC2014M08)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曹春燕(1974年生),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天气预报工作。E-mail:caochunyan@szmb.gov.cn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6190.2016.02.014

曹春燕, 贺佳佳, 陈训来, 等.涉及停工停课的预警信号发布策略和技巧[J].广东气象,2016,38(2):58-62.

猜你喜欢
深圳市
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鑫钻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朗仁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