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鞋史系列篇之
——马皇后的凤头鞋

2016-08-10 07:00文北京全岳
西部皮革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脚凤头鞋匠

文北京/全岳

中国鞋史系列篇之
——马皇后的凤头鞋

文北京/全岳

【朱元璋登上明朝开国皇帝的宝座后,册封结发妻子马秀英为皇后娘娘。开国大典前夕,尚衣监的官员在为马皇后制作礼服和礼鞋时,方知这位开国皇后有一双像男人一样的大脚,于是,尚衣监的官员令鞋匠为皇后“量脚定制”了一双凤头履,皇后娘娘的“马大脚”绰号亦由此传遍了天下。】

话说洪武年间,在南京街头元宵节的观灯会上,一个灯笼上的一幅漫画引起了轩然大波。朱元璋勃然大怒,下令追杀那个打灯笼的人。打灯笼的人没有抓到,灯会的那条街的许多人却残遭杀戮,死于非命。一幅漫画何以引起朱元璋大开杀戒,还要从“洪武”二字说起。

“洪武”,是明朝开国大帝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朱元璋称帝之初,百废待兴,凡有反对者格杀勿论,不要说一幅漫画人,即使开国功臣也难幸免。况且,那漫画所影射、所诽谤的不是别人,而是明太祖的结发妻子马皇后。

元宵节灯笼上漫画,画的是一位骑在马背上的女人。画女人骑马也就罢了,奇的是女人怀里抱着一个大西瓜;画普通的马也就罢了,奇的是马蹄子硕大无比。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所影射的意思:女人骑马,意在一个“马”字;女人怀有西瓜,意在一个“淮西”;马蹄子硕大无比,意在一双“大脚”。

原来,怀抱西瓜的“怀”,是“淮”字的谐音,与西瓜的“西”合起来就是“淮西”,暗指马皇后是淮西人;画马而不画驴,暗指骑马女人姓“马”;硕大的马蹄子,暗指骑马的女人是个“大脚”。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讽刺的是马皇后是个“马大脚”。在那以“三寸金莲”为美的“纤足”时代,马皇后的“大脚”自然被视为“异物”而成为嘲笑和讽刺的对象。然而,马皇后却不以为然,坦然面对“硕大的马蹄子”的嘲笑和讽刺。

马皇后的本名马秀英,也确实是个“马大脚”。在她的童年,正是“三寸金莲”的鼎盛时期,金莲小脚成为姑娘们不可缺少的“宠物”,如果谁家的姑娘足下没有纤纤小脚,即使长得再漂亮,身材再苗条,也难嫁到个好婆家。然而马秀英,偏偏自小不缠足,与金莲纤足无缘。不是她不想追求金莲之美,而是失去了年幼缠足的“良机”。原来,马姑娘的母亲死得早,使她从小就缺少为她缠足的“母爱”;父亲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起以后,更是无暇顾及女儿的成长;后来父亲战死沙场,郭子兴就将她收为养女,此时的她,双足已成“天足”,绰号“马大脚”。

郭子兴不仅的是马秀英的义父,还是朱元璋的恩人。朱元璋本名朱重八。他幼时家贫,为地主放过牛,16岁时剃度为僧,17岁时因寺里无粮而云游化缘,25岁时投奔了郭子兴的反抗元朝的红巾军。朱重八入伍后因作战勇敢且粗通文墨,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把他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他打了胜仗从不贪财而把战利品统统上交帅府,得到的赏赐也分给大家而广受拥戴。朱重八的好名声传开后,郭子兴见他是个人才,对自己的事业会有帮助,不但视为心腹,更是把自己的养女马秀英嫁与为妻。从此,朱重八就有了“朱公子”的称谓。郭子兴觉得女婿的身份变了,原名“重八”似有不雅,于是更名朱元璋,字国瑞。

朱元璋娶了大帅的养女马秀英为妻,喜从天降。当初在皇觉寺出家时,做梦也想不到这辈子会有一个对自己体贴入微的女人。虽然人们背地里叫自己的女人为“马大脚”,而他自己却毫不介意。女人脚大有脚大的好处,站得稳跑得快,更重要的是她做了小脚女人想做而又做不到的事情。朱元璋但因生性耿直常遭人嫉恨和诬陷,曾被郭子兴关押和监禁,而马秀英迈开大脚跑前跑后,在义父面前说明真相,还他一个清白而脱离困境;朱元璋掌握军权后,马秀英把军事文书处理得井井有条,令他刮目相看;朱元璋率军与元军作战,马秀英便发动军属缝衣做鞋,支援前线;朱元璋阵前负伤,马大脚更是在危急时刻,冒着生命危险背着丈夫大踏步撤退。朱元璋见妻子事事胜过男子,巾帼不让须眉,朱元璋反而为妻子有一双与众不同的大脚而自豪过。当朱元璋登上明朝开国皇帝的宝座后,册封结发妻子马秀英为皇后娘娘。

身为开国皇后的马秀英,服侍她的是前呼后拥的宫女,礼服和礼鞋皆由尚衣监的官员专门置办。开国大典的日期越来越近,为她置办服饰的官员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当马皇后试穿袍服礼鞋时,看到那色泽亮丽的袍服令她一阵炫目,再看那小巧玲珑的尖尖凤头鞋,如何容下她的天足。原来尚衣监的官员在向鞋店定制皇后的凤头鞋时,只交代鞋匠要做最大号凤头鞋,而鞋店就按当时流行的最大号凤头弓鞋的形制制作,万万想不到马皇后是一双像男人一样的大脚。事不宜迟,只有把鞋匠找来量脚定制。

决定皇后娘娘穿凤头鞋,也是尚衣监的官员引经据典、煞费苦心的结果。《中华古今注》说:“秦始皇令三妃九嫔……趿蹲凤头履。”又说:“至东晋以草木制成,即有凤头之履。”《古今事物考》说:“宋嘉佑元年,始有凤头履,故今人也有凤头鞋也。”至于凤头履的形制,唐代有关记载可供参考:鞋形与男款相似,其色为红,其鞋头有凤饰,凤头上翘,故称“云凤履”;初用于宫中,后普及民间。一千三百多年前的秦王朝到此后的唐宋王朝皆流行凤头履,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后娘娘穿凤头履,理所当然。

尚衣监的官员只注重于鞋名和鞋款,却忽略了皇后娘娘天足的大小肥瘦,令鞋匠按“最大号凤头鞋”制作,殊不知鞋匠理解的是“最大号小脚凤头鞋”,结果皇后娘娘看到的是“小巧玲珑的尖尖凤头鞋”。为弥补如此疏忽,只有令鞋匠“量脚定制”。

当天,一个年轻的小鞋匠被带到后宫为马皇后量足画样,定制凤头鞋。只见小鞋匠把样纸铺在地上放平,马皇后脱了鞋把脚踩在样纸上,小鞋匠手持画笔低头沿着脚形轻轻画出轮廓线,再用软尺量了量肥度。此时的小鞋匠已是满头大汗,一是第一次见到皇后太紧张,二是没想到皇后竟是如此天足。三天后,当马皇后看到新做的凤头鞋以后,令马皇后十分满意,一来做工精细,特别是那凤头栩栩如生,二来是她平生第一次穿定制鞋,又合脚又舒服。这鞋匠手艺好,给她留下来极好的印象。于是,她想趁此机会再多做几双春夏秋冬穿的各款棉布鞋岂不更好。

再派人找那鞋匠时,说那个小鞋匠却离奇地失踪了。经细查才知道是尚衣监的官员怕小鞋匠泄露了皇后“大脚”的秘密,才把他抓起来软禁了,甚至说还要杀人灭口。马皇后一听,怒不可遏地说,为一双大脚就草菅人命,简直岂有此理!

当天,朱元璋刚回到家,马皇后就问道:“听说给我做鞋的那个小鞋匠因为知道了我是个大脚皇后,就被尚衣监的人抓起来软禁了,你知道吗?”

朱元璋笑道:“尚衣监的人也是好意,担心把你的大脚传出去,坏了你的名声,开国大典后就放了他。”

马皇后怒道:“什么名声不名声,有小脚皇后就不许有大脚皇后,我这大脚有何不好!东奔西跑,靠它;行军打仗,靠它;打滁州战庐阳,靠它;救你一命,靠它。如果我也穿着三寸金莲一步摇三摇,你还能有今天!听说还要把那鞋匠杀了,那就先把我杀了!”

朱元璋见状,就立即下令放了那个小鞋匠,并请到家里,按照马皇后的吩咐,又做了几双不同款式的大脚鞋。

朱元璋保住了小鞋匠一条命,但“马大脚”的绰号还是传遍了京城,于是就有了元宵节观灯会上的漫画。以后,尽管还有人在背地里叫她“大脚皇后”,但更多的人则是对她的善良美德称颂不已。为明朝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为丈夫统治地位的永固不衰,她总是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做着别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从而使很多忠臣得到过她的救助,免受不该有的冤枉。

比如,朱元璋要以“谋反”罪处死太子的老师宋濂,马皇后得知后,满面愁容,无心茶饭,一心想着怎么救他。朱元璋问她哪儿不舒服时,她叹道:“老百姓家请了老师,还要儿子一生都要尊敬他,可我们帝王之家却做不到。宋濂出生入死为你打江山,何罪之有?说他谋反,谁信?你要杀他,谁服?我们不能以师礼相待,连老百姓也不如,我心里难受呀,哪儿有胃口呀。你皇权在握,就感情用事滥杀无辜,干脆把我也杀了,倒也死得痛快。”还没说完就哭了起来。朱元璋听她说得在理,宋濂免于一死。

在马皇后51岁那年又病倒了,她自觉不祥,仍然不求医不吃药,病情就很快恶化。她对朱元璋说:“生死由命,服药何用?如果服了御医的药没能见效,你又会怪罪医生,治他们的罪,杀他们的头。”

马皇后不久谢世。她尽管没有被世人所称颂的“三寸金莲”,她那双大脚大鞋尽管为世俗所不容,但她那贤惠善良的美德却被后世称颂。朱元璋也为失去贤德的妻子而悲痛不已,念其无人可比的大脚贤妻、大脚皇后,从此再也没有册封第二个皇后。

《明史》赞曰:“后仁慈有智鉴,好诗书。后勤于内治,讲求古训。母仪天下,慈德昭彰。”这里说的“后”,就是马皇后。

(下期刊载《合色鞋奇案》)

猜你喜欢
大脚凤头鞋匠
怎样的鞋匠算是一个好鞋匠
妙绘凤头,巧描豹尾
会“制作乐器”的棕榈凤头鹦鹉
凤头赢得百媚生
四颗补鞋钉
大脚
大脚鸭
大脚女巫
平安夜的擦鞋匠
凤头猪肚豹尾说“白传”——读《白水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