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子大本事

2016-08-11 12:55李胜基
共产党员·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沈鼓乙烯压缩机

李胜基

说起乙烯压缩机,业内人士会概括为两个字——心脏,因为“压缩机一响,黄金万两;压缩机一停,效益为零”。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大型乙烯压缩机的设计制造技术被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垄断,我国每年要花巨大代价购买进口设备,国家经济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尽快实现其国产化,成了我国装备制造业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如今,不再盛气凌人的外国专家一直不愿相信,驯服乙烯压缩机这条“钢铁巨龙”的竟是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鼓”)的一个“小女子”——姜妍。

钻研:“两份答卷”变成圆梦的“翅膀”

1997年,大学毕业的姜妍进入沈鼓,从事辅机冷却器的设计工作。从上班第一天起,立志产业报国的她就成了师傅们的“小跟班”,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认真观察、仔细琢磨,针对每台产品的特点,她都会准确记录、精心归纳、详细总结……寒来暑往,“小丫头”姜妍交出的第一份“答卷”令老师傅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一年后,提出了好几个科研课题,成为设计室的骨干;5年后,研发出直径近3米、长度11米的冷却器(当时沈鼓最大);之后,又主导开发了公司首台低温容器,主导研制的双管板换热器又填补了沈鼓的技术空白。

姜妍的钻劲儿和韧劲儿让沈鼓领导敢于给她压担子,把她调到沈鼓集团设计院,专门从事离心压缩机的设计工作。当时有人劝姜妍:“在原岗位都成‘大拿了,工资待遇又不差,何必去遭‘新罪?”姜妍听后反而来了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离心压缩机是沈鼓最核心的技术,干设计的就得干成这一核心产品。”面对新岗位,面对大压力,姜妍放弃一切休息时间,整天以书为伴,大量翻阅国内外科技文献,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并在女儿两岁时报考了在职研究生。经过刻苦学习,姜妍很快夯实了理论基础,并在多个重点型号压缩机设计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迅速成长为设计院的设计室主任。

认识姜妍的人都说:“无论什么样的任务,她都敢接;无论什么样的点子,她都敢想;无论什么样的困难,她都会想方设法地克服。”

设计失败,修改设计;再失败,再修改设计。经过3年多的不懈攻关,姜妍在一无可以直接借鉴的图纸、二无成熟设计经验的困境下,终于主导设计出我国第一台45万吨乙烯压缩机,实现了该领域零的突破。

“一个柔弱的女子,却有着比男人还大的韧劲儿。那段日子里,她有空就泡图书馆,开馆进去,闭馆出来;从辽宁到福建,从广东到黑龙江,沿着中国版图的对角线飞了好几个来回,穿梭于国内各大炼化厂之间;爬上几十米高的进口乙烯装置工作台,仔细观察设备的每一处细节;到国内有关科研院所走访讨教,吃闭门羹都习惯了。在出差最频繁的时期基本上不着家,孩子都快忘记妈妈长啥模样了。”一位同事回忆道。

从这次梦想成真开始,姜妍的成功设计一发不可收,不仅覆盖了武汉石化、抚顺石化等乙烯装置,还囊括了宁夏宝丰MTO烯烃装置、PDH等项目。其中,大型乙烯工程所需的整套“三机”装备以及为其他大型工程配套的产品气压缩机等,都在我国石化工业发展史上首开先河。

“国际竞争是要讲实力的,靠实力说话才能赢得尊严。”深谙此道的姜妍并没有沉湎于欣喜,她深知打破国外垄断仅是第一步,中国要真正有实力,就必须拥有领先世界的完善技术。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从煤中分离甲醇从而生成石油化工产品已势在必行。姜妍带领研发团队攻坚克难,率先研制出甲醇制烯烃(MTO)装置产品气压缩机,成功打开了煤制油这个未来几千亿产值的新兴市场,并在国内市场保持了95%的占有率。这套机组的技术水平现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我国在该领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除此之外,姜妍还用“常温装配超低温运行的离心压缩机”等8项国家专利,以及多项省部级科技奖项,交出令人惊叹的第二份“答卷”。

创新:为“钢铁巨龙”安上“中国心”

2006年,国家决定建设3个百万吨乙烯项目。作为国内石化装备制造业的排头兵,研制百万吨乙烯压缩机机组的重任非沈鼓集团莫属。“姜妍!”沈鼓领导受领任务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小女子”。

“坚决完成任务!”姜妍领命时只有六个字,声音不大,却字字千钧。

面对关键的技术瓶颈,姜妍组成党员攻关队,她亲自担任组长,集中党员优势力量,用“5+2”“白加黑”的工作精神展开攻关。她的办公桌上再一次堆起了像小山一样的图纸,电脑屏幕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数据,手边总有凉透了也没动过的饭菜。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姜妍精心研究每个细节,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力求把工业品变成“工艺品”,经过不断论证和优化,终于形成了一套完美的百万吨乙烯压缩机设计方案。

2011年2月22日18时,沈鼓总装车间内人头攒动,灯光闪耀。我国首台百万吨级乙烯压缩机躺在试车台上,而它的设计者——姜妍却静静地站在人群背后。其实,她内心就像母亲等待婴儿降生一样,比任何人都满怀希望而又惴惴不安。随着试车总指挥一声令下,机组开车、增压,各项参数源源不断传来:转数5890转,振动值15微米,轴瓦温度低于75℃……姜妍研制的乙烯压缩机性能在平稳度上超越了国外技术水平。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纵情的欢呼声响彻夜空。此时的姜妍,眼里流出了百感交集的泪水。

属于中国人的百万吨乙烯压缩机横空出世,连同之前研制成功的裂解气压缩机和丙烯压缩机,标志着沈鼓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具有百万吨级“乙烯三机”设计制造能力的企业。我国百万吨乙烯压缩机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5年来,沈鼓已累计制造离心压缩机1138台,产值206亿元,而姜妍和她的团队设计创造的产值就高达109亿元。

闪光:“女超人”还有多重“身份”

时光荏苒,姜妍也从昔日的“小跟班”成长为青年职工追捧的“大师傅”。“企业要发展,单靠某个人的力量绝对不行。我可不当孤独的老学究,要对得起‘师傅这个称呼,要用关爱之情育人,用栽培之心用人。”多年来,她时时处处关心同事,坚持人才育成、凝心聚力,打造出一支奋发有为的创新队伍:逢年过节,她都会邀请青年员工到家里做客,亲手为他们做可口的饭菜;酷暑难耐时,她主动为大家送来水果、饮料解暑,还适时为员工举办集体生日;她了解每个年轻员工的特点和潜力,为他们量身定制工作计划,全面提升每个人设计技术素质……“这个‘女超人不仅自己超能干,还是个超级棒的师傅、超贴心的大姐!”在姜妍的坚持下,大家都不叫“师傅”或“主任”,一律亲切地叫她“姜姐”。

姜妍的闪光之处不仅体现在她的研发能力和管理能力上,更体现在她的忠诚品格上。姜妍成为“大明星”后,许多私企、外企都向她抛来橄榄枝,许以令人咋舌的优厚待遇。可姜妍没有丝毫犹豫,一一婉言谢绝,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扎根沈鼓,她这样解释:“忠于设计,也要忠于企业,更何况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呢。我和爱人都在沈鼓打拼,对沈鼓的感情早已变成亲情。只要企业需要,我们就要在这里干一辈子,做合格的沈鼓人!”

在沈鼓没日没夜地拼搏奉献,让姜妍收获快乐幸福,但对家人她却深感愧疚。工作繁忙,使她到外地看望父母的愿望一次又一次地泡汤,亲友们的聚会更是难见她的身影。女儿7个月时,她就请人照顾孩子,一直到现在,辅导孩子学习的次数寥寥可数,更是从未接过孩子放学。“女儿现在上初二,特别自立,学习成绩还不错。”姜妍既自豪又内疚地说,“孩子老师想让我在家长会上介绍教育经验,可一了解我家的真实情况就不让我说了,说我容易成为‘反面教材。”

幸福:把名字刻在“国家砝码”上

43岁的姜妍,身上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劲儿,每天都从早忙到晚,下班了也要把图纸带回家看,满脑子都是设计图,在试车现场通宵达旦地工作更是常有的事。在设计某个80万吨“乙烯三机”项目时,姜妍就像着了魔一样,常常梦见某个参数出错了,大清早脸都顾不上洗就冲进办公室,反复核查后才发现是虚惊一场……回望过去,姜妍自己都数不清做过多少“冒险”的决定,接过多少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攻克了多少难关,承受过多么大的压力。她说:“等有了十足把握再去做事,那何谈创新发展?我有压力不假,但那也是动力。”

“这样的人不可能不成功!”同事们的感慨都是一样的。多年来,姜妍所在的团队先后荣获“辽宁省优秀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等称号,姜妍则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辽宁省道德模范”“辽宁十大科技英才”“辽宁省五一巾帼先进个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沈阳市特等劳动模范”等称号,并获国家专利8项、省部级科技类奖项7项、市级科技奖项7项、公司级技术奖项40余项……

荣誉等身,并没有令姜妍止步骄傲。对她而言,更值得兴奋的是为沈鼓争光、为国家添彩。“对我们设计者而言,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指着装备大声地告诉别人‘这台是我设计的,那台也是我设计的,莫过于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国家砝码上!”姜妍如是说。

猜你喜欢
沈鼓乙烯压缩机
沈鼓集团签约天津石化120万吨乙烯三机组
沈鼓中标世界最大Lummus工艺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浅析特大型往复压缩机组的安装
压缩机组智能控制与节能增效
乙烷裂解制乙烯产业大热
沈鼓年产120万吨乙烯三机实现国产化
沈鼓集团:收益率不及定期存款 三大费用吞噬利润
乙烯裂解炉先进控制系统开发及工业应用
4M20型压缩机活塞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