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体育教学中思想品德的渗透与形成

2016-08-11 23:38许兵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26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精神体育

许兵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下面就如何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出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各个教学主要环节,进行课堂常规教育,使课堂教学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课堂常规的建立和贯彻,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安全教育,逐步养成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和一些优良的思想品质。

体育课的开始环节就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特别是田径类项目,一节课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断、机智、勇敢、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的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动作准确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体育器材、归还体育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益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这样,将思想教育同体育教学中的组织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另外,教师要带着爱心去上课。教师处处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些微笑、多些表扬,表现出教师爱的真情,就会改变过去怕体育老师是因为体育老师“凶”的现象,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学生,“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寓情于教,以情动人是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体育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爱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师生关系处在关爱、平等、和谐的氛围之中,学生才能直言面对教师,大胆地投入学习中,去体验、去完成教学任务。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运动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教育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优秀道德品质的主题很多,有爱国、勇敢、团结等,我们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指定相关的内容以及游戏,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学到这些优良的品质。例如,今年又是奥运年,在室内课堂中,我就针对北京奥运会这一体育盛会,对学生介绍运动员积极备战,刻苦训练的感人事迹,通过观看多媒体感受运动员的顽强拼搏、永不放弃的精神。还可以以奥运为主题,在课内开展一次小型的“奥运会”,让学生在比赛中学到不怕失败,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姚明、刘翔、孙杨、宁泽涛、苏炳添等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爱国、不服输的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通过介绍学校的体育运动会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在运动技能项目教学中,必须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还应注意寓情于教,以身作则,以情感人,师生间情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勇于吃苦耐劳,不怕苦累,不怕太阳晒,不怕风吹和寒冷,工作认真负责,准备活动和同学们一起做,示范认真规范,尽量满足同学们的要求,练习时积极为同学们当陪练,耐心帮助落后的同学等。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同学,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结合体育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材的实践部分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属于体育运动的技术。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寓于教材和教学中的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思想教育。如教授各种器械体操、跳跃项目便于培养学生勇敢精神;篮球、排球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纪守法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如本人在教授中长跑时,把技术动作认真讲解示范并提出了练习的要求,注重强调思想教育因素,克服紧张、畏惧和怕苦心理,运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体力好,感觉也不错,以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用注意力转移法,使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调整呼吸的节奏上来,这样既促进了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完成任务,也使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时进一步磨炼意志。

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大多数时候较为冲动,因此在进行各项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争议与分歧,而体育教师在此时需要进行及时协调,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学生在4×100米的接力赛中产生分歧,教师可指导小组成员寻找导致成绩低的原因,哪一棒交接出了问题、交接姿势是否正确,小组内哪些人组合在一起配合程度高等,由此提醒学生积极发挥团体合作的作用。又如,篮球是初中生体育课堂必修的一门基础球类运动。在篮球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理解、领会、练习基础的投篮和控球动作与技巧后,体会传球时的“蹬、伸、翻、拨”,接球时的“伸臂迎球,接球缓冲”的方法,之后配上一些比赛型的篮球运动,引导学生感悟每个竞技类集体项目都需要强烈的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他们团结合作、拼搏进取的精神,完善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实现学生身心素质的整体提升。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精神体育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拿出精神
2016体育年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