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吸痰管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2016-08-11 06:36傅丽萍孙红果杨琴燕
护理与康复 2016年7期
关键词:舌苔插管气管

傅丽萍,徐 雯,傅 娟,谢 超,孙红果,杨琴燕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江西宜春 336000)



组合吸痰管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傅丽萍,徐雯,傅娟,谢超,孙红果,杨琴燕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医院,江西宜春336000)

目的观察一次性组合吸痰管在ICU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7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组合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口腔护理方法。对两组护士操作耗时及患者舌苔转薄率、口腔异味发生率、口腔细菌感染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行口腔护理操作耗时明显较对照组缩短,患者舌苔转薄情况优于对照组,发生口腔异味、口腔细菌感染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一次性组合吸痰管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效果较好。

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组合吸痰管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病情危重,病程相对较长,需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来争取治疗时间[1]。气管插管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能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患者发生低氧和二氧化碳潴留[2]。临床上采用经口或经鼻方式行气管插管,由于前者操作简单、快速、创伤小、排痰容易、并发症低,成为目前临床上抢救急危重患者时首选方式。然而改善患者通气状况的同时,必须面对经口气管插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后无法进食,口腔自洁作用减弱,容易引起口腔异味、口腔溃疡糜烂、细菌定植等[3]。一旦口腔细菌移位进入下呼吸道,容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为此,需加强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但观察发现传统口腔护理方法不仅操作繁琐,耗时长,而且护理质量很难有效落实。一次性组合吸痰管是一种可进行负压吸引并兼具擦洗功能的口腔护理用具,在口腔护理过程中,能在进行擦洗口腔污渍的同时有效吸引口腔内分泌物,保证口腔护理质量。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本院ICU采用一次性组合吸痰管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行口腔护理,并与传统口腔护理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选择本院ICU住院危重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纳入标准:自愿(或其监护人员同意)参加本次研究,知晓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ICU成年患者(年龄≥18岁),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时间≥48 h,口腔黏膜完整;排除无牙齿、口腔存在疾患或外伤、近期有插管史和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8~87岁;意识清楚24例,昏迷11例;重症肺炎17例,颅脑外伤10例,外科手术术后5例,其他3例;气管插管时间7~15 d,平均(10±3.4)d。对照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19~86岁;意识清楚21例,昏迷14例;重症肺炎15例,颅脑外伤12例,外科手术术后4例,其他4例;气管插管时间7~16 d,平均(11±2.9)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口腔干预方法两组均由2名护士共同操作,准备好用物,清醒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操作前摇高床头30~45°,检查确认气囊压在25~30 cmH2O,保证气囊与气管壁封闭,防止口腔分泌物及护理液反流引起呛咳,头侧向一边,确认插管深度。用手固定住气管插管,以防移位或脱出。松开插管固定胶布,去除牙垫用手电筒照明评估口腔情况,观察舌苔及口腔黏膜有无异常,必要时吸痰。

1.2.1观察组护士1一手固定插管及下颌,一手扶住患者额头(防止患者头部晃动造成插管移位);护士2一手持一次性组合吸痰管接负压吸引装置,一手用20 ml注射器(去除针头)抽取益口含漱液,将益口含漱液靠近组合吸痰管海绵条注入口腔,按常规口腔擦洗顺序边擦洗、冲洗,边吸引,对分泌物黏着处多擦拭冲洗几遍。结束时评估口腔护理效果,再次确认插管深度,用牙垫和胶布固定好。每天2次,时间6:00~7:00,15:00~16:00,持续进行5 d。

1.2.2对照组2名护士配合,一人固定插管,另一人采用传统口腔护理包,用含益口含漱液的棉球,按照《基础护理学》口腔护理法进行口腔护理,结束时按观察组方法进行处理,每天2次。

1.3评价方法记录两组患者5 d内每次护士口腔护理操作耗时,计时方法:从口腔护理操作开始至结束的时间。口腔护理效果包括舌苔转薄、口腔异味、口腔细菌感染。每次实施口腔护理前用手电筒观察患者舌苔情况,采用0~4分评价,0为无舌苔,1为少量,2为中量,4为多舌苔。舌苔转薄标准:口腔干预第6天舌苔分值低与干预第1天分值。在持续口腔干预5 d后(第6天),于口腔护理前,由1名护士与患者面对面,距离约10 cm,通过闻诊判断患者有无口腔异味。第6天晨间于实施口腔护理2 h后取咽拭子做细菌培养,细菌培养阳性者视为存在口腔细菌感染。

1.4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实施口腔护理耗时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实施口腔护理耗时情况

2.2两组患者口腔护理效果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口腔护理效果比较 例

3 讨  论

3.1口腔护理重要性及面临的困难正常情况下,人的口咽内常年含有草绿色链球菌、奈瑟球菌等致病和非致病菌,唾液中含有蛋白质,通过吞咽等可以起到一定的自净作用,一旦口腔不清洁,这些细菌就会分解糖类,使发酵和产酸作用增强,易引起口腔异味,甚至口腔感染。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一般病程较长,机体免疫力差,气管插管导致吞咽能力下降,且阻挡了口腔护理的通路,还存在管路脱出或移位的风险,增加了口腔护理难度。Hixson等[4]发现,尽管口腔护理被视为标准的护理措施,但实际上护士对危重患者护理时往往采取快速擦洗口腔的做法,忽略了口腔护理的效果。

3.2采用组合吸痰管进行口腔护理的优势传统的口腔护理不但耗时,且为了避免患者呛咳,需要把棉球拧干,加上插管的阻挡,难以对患者口腔上腭、舌面及牙齿的污垢、血迹进行彻底有效的清洁,从而为气管插管后口腔内细菌繁殖创造了条件,导致舌苔厚、口腔异味发生率高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对口腔护理的方法进行了改良,肖柳红等[5]较早就发现采用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能有效控制口腔异味,保持口腔湿润,抑制牙菌斑的形成。而一次性组合吸痰管,顶端的海绵条取代了传统的棉球,硬杆取代了止血钳,尾端连接负压吸引,很好的将擦洗、冲洗及吸引结合在一起。通过水流在口腔内不断冲洗,加上海绵头的不断擦洗,不仅能将口腔各部位的各种污垢有效清除,而且能使细菌在黏膜、口咽部及插管壁上的吸附能力明显下降,并随着不断冲洗、擦洗、吸引而排出,达到彻底有效清洁口腔的效果,对预防口腔和肺部感染具有积极意义;另外相比于传统法,采用一次性组合吸痰管行口腔护理,物品准备变得简单,耗时也明显缩短很多,同时,操作结束后,直接丢弃用物,省去了传统口腔护理包需要进行终末处理的环节,减少了护士工作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士行口腔护理操作耗时明显较对照组缩短,舌苔转薄率、口腔异味发生率、口腔细菌感染率等均优于对照组。

[1] 阮龙娟,王兰芳.改良口腔护理方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7):929-930.

[2] 黄芳.气管插管60例口腔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4):93-94.

[3] 侯冉,贾晓云.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咽部与下呼吸道菌株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2007,21(11):3064-3065.

[4] Hixson S,Sole ML,King T.Nursing strategies to prevent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J].AACN Clin Issues,1998,9:76-90.

[5] 肖柳红,李燕娥,张铭,等.冲洗法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8):3-5.

1671-9875(2016)07-0661-02

10.3969/j.issn.1671-9875.2016.07.016

傅丽萍(1971-),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2016-03-09

R472

A

·基础护理·

猜你喜欢
舌苔插管气管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宝宝需要清洁舌苔吗
刷牙别忘清理舌苔
舌苔厚腻 原来是湿气太重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吸入式气管滴注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