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和开发

2016-08-11 10:17许彬
人力资源管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许彬

摘要: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现代化发展促进综合国力的提升,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历史性深刻变化。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建设(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李克强曾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城镇化……是一个事关长远的大战略,要放在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来思考。”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 新型城镇化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与特点

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国际标准定义为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所占的比例在20% 以下才是比较合理的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的差距更大,美国的农业就业人口目前只占全部就业人口的3%。即使在目前这种情况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余地还很大。由于劳动力人均耕地有限,再加上生产的季节性,根据有关人员统计,大量的农村人力资源没有有效地利用起来。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

(1)数量情况——存量庞大,富余劳动力多。2011年末,我国(不含台湾)总人口为13473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占总人口数 51.3%。2011年统计的全国城镇人口中,农民工总量就达到25278万人。若以城镇户口取样,实际上农村户口人口的数量要超过9亿人,加上农村中未能充分发挥和利用的劳动生产力,就形成庞大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但丰富的农村人力资源总量并非是现实的优势,一般的人口并非就是有效的人力资源,更谈不上资本要素中最主要的人力资本。只有当人作为劳动的主体与其他生产要素紧密结合创造出最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时,才能体现出人力资源的效率。

(2)质量状况——整体素质偏低。质量状况包括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水平、技术专长、身体状况和思想观念等方面。据统计,我国92%的文盲(不识字)、半文盲(识字很少)在农村;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不足8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低层次的文化素质决定了农村劳动力的思想素质、科学技术素养及道德文明程度。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1.转移难度较大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在农民工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4%,初中文化程度为61.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不足10%。随着经济增长方式及经济结构的调整,非农产业部门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农村劳动力中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致使在非农产业的劳动技能相对低下,创新能力弱,胜任非农产业的难度加大。没有职业技能、专业水平不高的人就业竞争力弱,就业空间越来越狭小。

2.转移的稳定性差

人的整体素质涵盖文化程度、职业技能、人生价值、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等身心的诸多方面。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心理素质偏低的状况,在转移过程中面临许多实际的问题和困境,加上缺乏科学的思考和准确的判断,有相当部分较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因为适应环境的能力差又容易失去,找到的工作岗位多为临时性、季节性的。

3.收入待遇较低

我国城市里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是52%,但是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只有34.5%。城市里有2亿多农民工及其家属,我们把这些人集中到城市里,却没有给他们提供长远的安置.同时存在许多的不公现象:同工不同酬、拖欠工资、劳动岗位歧视、劳动关系纠纷的偏向等。截至2012年,农村非农劳动力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工伤、医疗、失业和生育等五项基本社会保险的比例仅为14.3%、24.0%、16.9%8.4%和6.1%,参保率仍较低。农民工基本不能享受公共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也没有住房补贴及公积金制度。

三、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和开发的对策

1.夯实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基础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如何加快建立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效机制,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是当务之急。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不同,收入也不同,农民收入差,城镇化建设就相对缓慢下来,研究显示农民收入较大程度上跟其具有的素质、技术有关。

2.建立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

现在人力资源市场仅仅是存在于城镇,对于农村并没有设立,这就造成我国2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白白浪费的局面。通过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建立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个人劳务档案盒社会保险档案或是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数据库等方法,让城镇化的速度与农村人力资源的转移速度相对应,不再延迟拖后。

3.创造良好的农村社区文化环境

农村社区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下的亚文化,农村居民在社区生活过程中也潜移默化的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影响。因此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文化活动对农村居民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潜力所在[EB/OL].(2010-02-05) [2013-07-02] http:/finance.if-eng.com/stock/roll/20100205/1805136.shtml

[2]陈超,周宁.农民文化素质的差异对农业生产和技术选择渠道的影响——给予全国十省农民调查问卷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9):33-38

[3]符瑾.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力资源的转移与开发[N].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
城市权利:从大卫·哈维到中国城镇化问题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路径探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