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行动在大众传播体系中的分析和研究

2016-08-11 21:41马琳娜
科技传播 2016年14期
关键词:分析

马琳娜

摘 要 基于促使我国每一位公民拥有一定的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知识重要性,在对当前我国科普行动在大众传播体系中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更好地在大众传播体系中实施科普行动这个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科普行动;大众传播体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67-0036-02

在大众传播体系之中,科普行动不仅仅是进行科学和技术的普及和传播,它还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并受其影响。这些影响直接决定着传播者的发展状况及传播能否顺利实施。而快速发展的科技为今天的科普行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当今社会,人类所拥有的知识日益重要,社会的快速发展及国家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越来越依赖于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就现代公民而言,拥有一定的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知识,就像以往人们通过读书掌握一定的文字应用以形成适应当时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一样重要。因此,面对当今这种社会发展新形势,在大众传播体系中实施科普行动,以不断提升公民的科学素质,让更多的公众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以现代科技为核心的知识就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正是基于此,以下在对当前我国科普行动在大众传播体系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更好地在大众传播体系中实施科普行动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和研究。

1 关于当前我国科普行动在大众传播体系中发展现状的分析

1)社会公众具备的科学素养比例偏低。相比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我国公众所具备的科学素养比例偏低。例如,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就将近7%,而我国公众所具备的科学素养比例在新世纪初还达不到2%。由此可见,在公众所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极为重视和支持有关科普行动这项事业,也由此在我国营造了相当好的科普环境,但总体来看,科普行动在大众传播体系中的推进速度还是不够快,尚未获得预期的效果。

2)已有的科普类书籍无法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曾有学者对我国公民对书籍的阅读和购买倾向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科技类图书稀缺品种排序中,科普类图书排第一位,医药卫生类图书排在第二位,以下依次为工程技术类图书、农业科技类图书、交通运输类图书、计算机网络类图书及机械建筑类图书。由这个抽样调查结果可知,对于科普的需要,社会公众还是极为迫切的。当前我国很多出版社所出版的那些科普图书还没有办法完全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早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开始涌现了科普热潮。但是在我国很多地方,却出现了“观念先行、行动滞后”这种科普行动落后于思想观念的不利局面。也就是说,即使广大社会公众有着提高基本科学素养的需求,但出版社所出版的科普图书,不管是从其形式上还是从其内容上,都无法做到及时跟进。当前,诸如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方面的书籍,在网络上还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但对于科技类图书而言,其网络上拥有的数量相比于社会科学及文学类图书,还是显得少了,要想在网络上拥有足够多的数量还需一段时间的努力。而网络这个环境,却是当今广大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们最为流连忘返之地。显然,当前网络上所拥有的科技类图书种类,无法满足读者们的需求,也无法充分发挥网络环境的作用。

3)科普类图书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当前我国的科普类图书还有许多不够完善、不够健全的地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第一,科普类作品的总量是不少的,但能够真正引起读者共鸣的精品科普类图书却不多,特别是能够起到经典传世的作用更是少得可怜。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科普类图书印数超过5?000册的还达不到50%,至于印数10?000册以上的占总量的比例就更低了;第二,对科学基础知识进行介绍的图书多,而跟踪高新技术最新发展前沿的图书却不多;第三,仅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罗列的图书多,而对科学精神及科学方法进行有意识地传播的图书却不多;第四,过于追求外在包装、内容平淡无奇的图书多,而真正具有一定深刻思想内容的图书却不多。因此,当前我国科普类图书尚未能真正了解社会公众的需求,自然也就无法赢得公众的喜爱,最终也就无法让所开展的科普行动达到促使尽量多的非科学家了解科学方法和科学发现的传播效果。

2 关于提高科普行动在大众传播体系中传播效果的主要途径分析

1)把潜在受众转化为实际受众。在大众传播体系里,把科普行动的潜在受众转化为实际受众,关键在于传播方式自身的提高。这样就必须把公众所需要的“解释得好”这个要求进行很好地阐明,阐明传播内容必须把报道对象的基本原理表达出来,既不能弄成纯粹的休闲性新闻,也不能搞成纯粹服务性和娱乐性的新闻。因此,在大众传播体系里开展科普行动,传播者应通过某种能让受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来完成信息编码。为有效提高信息编排质量,传播者应做好以下这些;众所周知,科技信息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就是同在科技界,就某项成果或某项实验而言,也只有同领域的人员才能真正了解其原理及作用。所以,在开展科普行动时,传播者一定要降低专业性色彩,要站在社会公众的层次来对待所报道的对象。一定不要从专业人士这个角度来传播,以避免出现专业术语和比较深奥的科学原理。用这种最大众化的逻辑和语言来实施科普行动,可以让每一个受众一目了然,不存在着必须向专业人员请教的疑问,可以这种方式来开展科普行动,一定会得到每一个受众的喜欢,从而也就最大限度地把科普行动在大众传播体系中的潜在受众转化为实际受众。

2)让更多的受众接受科技信息。实践表明,科普行动的实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推广新成果是否得力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大众传播体系中,为劝服受众接受新成果这个目的,在接受新成果的不同阶段,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受众,存在着不同的反映,科普行动对他们所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而在大众传播体系中开展科普行动,一定不能采用一刀切这种方法,要分阶段、按不同区域开展与之相对应的科普行动。在科普行动中,作为信息发送者,要先搞清发送信息所要达到的效果,并系统地思考和分析所要沟通的内容,并做好恰当沟通方式的选择和运用,把所要表达的科普内容以尽可能完整、准确、清晰的方式呈现给大众传播体系里的每一位受众。事实表明,信息越简单,就越容易让受众所接受和理解。此外,在科普行动中,作为信息发送者,还要懂得使用移情的方法技能技巧,尽可能地运用双向沟通这种方式,在科普行动中做到及时收到大众传播体系里广大受众的反馈信息,以此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有效保障信息沟通的质量,让更多的受众接受到科技信息,从而达到有效提高科普行动传播效果的预期目标。

3 结论

总之,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所谓的“地球村”已真正来临,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缩短,但是在科技水平快速提高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先进科学技术的优势,把有效的科技信息传播给更多的受众,这是当今时代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因此,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在充分搞清科普行动在大众传播体系中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更好地在大众传播体系中实施科普行动这个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于我国公民科学素养的快速提高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快速推进,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翟杰全.让科技跨越时空:科技传播与科技传播学[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12).

[2]孙艳华.科普工作中的大众传播体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3(5).

[3]徐东京.从受众需求看科技信息传播业的可持续发展[J].编辑学报,2013(1).

猜你喜欢
分析
禽大肠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危机下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对计划生育必要性以及其贯彻实施的分析
GB/T 7714-2015 与GB/T 7714-2005对比分析
网购中不良现象分析与应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伪造有价证券罪立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