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题集萃

2016-08-12 23:39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6年20期
关键词:套作文体角度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对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标题的断句,有人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江”与“夜”因为“春”“花月”的映衬而美。台湾学者蒋勋则认为,应断为“春/江/花/月/夜”,它们各自独立,并且有各自独立的美。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围绕“映衬的美”“独立的美”的话题,思考“映衬”“独立”与“美”之间的关系,从以下角度展开阐述:①美丽需要修饰与映衬。②世间万物,独立且各有其美,不必借助修饰和映衬,更不必依附于他物。③追求映衬之美无可厚非,但应不失自我、不忘本真。若立意为“对同一事物,不同人有不同认识”之类,可综合语言与构思给分。若脱离“映衬”与“独立”而谈“美”,则视为偏离题意。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生命当如灿烂的夏日之花,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中国诗人汪国真说:“生命可以没有灿烂,不能失去的是平凡。”

根据以上两句寓有深意的诗,写一篇文章。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泰戈尔角度:生命需要燃烧,怒放的生命;汪国真角度: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亦美丽。

泰戈尔强调“灿烂”,汪国真更注重“平凡”。审题的难度不大,关键是对“灿烂”与“平凡”内涵的探索和解读。通过分析揣摩不难发现:“灿烂”侧重于生命的状态和意义,主要指人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坚定成功的信念,努力绽放生命的精彩,这个精彩不一定是“功成名就”,可以是危难时的义举、磨难中的坚强等;“平凡”侧重于生命的过程,主要指人要保持沉静平和的态度,不骄不躁,不怒不怨,保持生命的从容和淡泊,它不等同于“普通”,更不意味着无所追求。考生可以任选自己体会较深的一个方面来展开,另一方面略提即可,不必平均用力。但要写出新意和深意,最好运用辩证思维,从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来展开。如“平凡”孕育“灿烂”,人要有“淡定从容”“甘于寂寞”的心态,才能有不竭的创造力,才能成就“绚烂”的生命。又如“平凡”奠定“灿烂”之基,离开了“平凡”,“灿烂”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灿烂”升华“平凡”,没有了“灿烂”,“平凡”往往沦为平庸等等。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傍晚,荒野里盛开的矢车菊突然萎败了,它喃喃自语:“如果白昼马上来到,火红的太阳照耀着原野,我就可以重新生机勃勃了。”近旁掘土的甲虫对它说:“难道太阳会关心你?它没时间,也没胃口。太阳能使参天的橡树和雪松温暖繁荣,还把香气馥郁的花朵打扮得多姿多彩;只不过它们是那样的高贵美丽,完全不像你这般模样。别拿令人厌烦的请求去打扰太阳!”

然而太阳升起来了,照耀着万物。于是,在夜晚萎败的矢车菊又复苏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本次作文题所供材料为一则寓言。

我们大体可以从矢车菊、甲虫、太阳三个方面来立意:

从“矢车菊”角度:①自信,希望重获新生。(不宜“妄自菲薄”;“坚持自我”)②荣枯盛败,自有规律。③消极等待,无所作为。此外,甘居寂寞,抱元守一,心态积极,以待天时等等均可。

从“甲虫”角度:①以貌取人,有失公正。②笑人无知,自己愚蠢。③同情关心,胜于嘲讽。

从“太阳”角度:①公正无私,万物平等。(不以某种狭隘的立场或标准行事)②慈爱(仁爱),惠及万物。

从整则材料角度立意:①歌颂公正,赞美平等。②讽刺无知,批判狭隘。③呼唤仁爱,斥责无情。

能紧扣上述角度,联系社会、人生展开议论或叙述,便视为符合题意。

但是,曲解、误读材料或者无中生有,可视为离题。例如:寂寞孤独(矢车菊“喃喃自语”)、勤奋刻苦(甲虫“近旁掘土”)、丰富多彩(“繁荣”“多姿多彩”)、文明礼貌。(“别拿令人厌烦的请求打扰太阳”)

由于文体不限,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自己最拿手的文体。议论文,要显示思维掘进的广度与深度,摒弃大而无当的平面解读。记叙文,要在记叙文的形象性与情趣性上做足文章;要真正遵循“整一”“连贯”“动态”的选材原则。

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材料浅显易懂,可分两层,第一层讲的是“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第二层从三个角度解释和谐之美的三种表现。关键词是“和谐”“美”,作文只要围绕第一层演绎开去,呈现和谐之美的形式,揭示“和谐”之美的内涵,探究和谐产生美的原因等等,给人某种启示,皆可。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陈嘉映说:“我梦想的国土是一条跑道,所有人都是向一个目标狂奔,差别只在名次有先有后;我梦想的国土是一片原野,容得下跳的、跑的、采花的、在溪边濯足的,容得下什么都不干就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本则材料的话题是梦想,对象是国土。“梦想”是暂时不能实现但有可能实现的美好的目标,可理解为“希望达到的境界”。“国土”一词不能简单理解为国家,应当是一种生存环境与氛围,可大可小,大则指国家、民族;小则指社会、单位、学校、家庭等。材料中梦想的内容指向两个方面,一是所有人向着目标狂奔,二是不同的人在同一片土地上快乐地、自在地生活。

本则材料实际上是说作者追求的一种生存氛围。首先是所有人都向一个目标狂奔,“一个目标”是全体人都有的共同理想:中国梦、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等等。“狂奔”指不遗余力、尽力施展自己的才能、努力追求最好的名次,尽管能力有大小,但所有人传递的都是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每个人都应当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不管能力大小,每个人都要做到最好;贡献不分大小,尽力就是最好。)

其次,在向目标狂奔的过程中,允许个性发展(宽容),跳的、跑的、采花的、濯足的、晒太阳的……都是自己想做的、对共同目标无害而又是让自己快乐的事(和而不同、丰富多彩成就和谐、因不同而博大、追求共同目标并不妨碍个性发展)。总之,既要追求共性又要允许个性发展是这则材料的主要立意。

这则材料我们主要从三方面立意:一是竭尽全力实现民族的共同梦想,不管能力、贡献大小;二是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中也应有个性的发展,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三是共性之中有个性,集体利益下有个人的自由,和而不同,既为共同目标做贡献,又有自在、快乐的生活,实现双赢。

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那时,正处在人生挫折期的他,请教一位长者,如何去战胜人生的苦难?

长者说,看看旷野中的树吧,看懂了它们,就知道如何去战胜人生的苦难了。

他看着旷野中的树,可并不能看明白什么。

长者说,在烈日下,在冰雪中,树有房子为它们遮日御寒吗?在风暴中,在雷雨中,树可以拔腿就逃吗?不能,树没有房子,没有腿,它们无法回避,无法逃离,它们只有独自承受,独自与苦难抗争。正是这种对苦难的承受和抗争,使它们变得更加坚忍和强大。也许,这就是树能活上千年而人难以活过百岁的原因吧。

对以上材料,你有何体验或思考?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这则材料很简单,阐释的意思为“战胜人生的苦难、不回避,不逃离、独自承受、独自与苦难抗争、坚忍和强大”。题目蕴含了一种辩证思维——“外在和内在”的问题,写作时要从“表面”和“内里”两个方面分析,然后就如何战胜人生的苦难分析行文,注意要对材料进行引申,不要就材料论材料。假如能从材料类比联想到社会与人生层面,立意的角度就会宽、多,且新、深。

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辽阔的坦桑尼亚草原,一只饥饿的鬣狗在四处觅食。它沿着灌木间的小路奔跑,来到一个岔路口。在两条岔路的远方,各有一头山羊绊倒在灌木丛中挣扎。鬣狗的口水淌得老长,它想先走其中一条路,却又担心另一条路上的山羊被别的动物抢走。最后它决定,左脚沿着左边的路走,右脚沿着右边的路走。但是两条路越分越开,相隔越来越远,最终鬣狗把自己的身体劈成了两半。

由此一条古老的谚语在非洲广泛流传:“鬣狗难过岔路口。”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寓意型材料与现象型材料不同,现象型材料是提供一种或几种社会现象,要求学生进行评析,或挖掘原因,或剖析利弊,或辨别异同,或指明出路。而寓意型材料中的“材料”却不是论证的主要对象和中心,它只是引出论点的手段和工具,找出其中的寓意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对于此种类型的作文题,首先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仔细揣摩,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道理,然后在准确把握寓意的基础上提炼出自己的观点,进而分析论证。这则材料可从以下几方面立意:

①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走好人生的岔路口。②知足者常乐,贪得无厌终害己。③贵在专一,一心不可二用。④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要学会取舍。

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日前,齐鲁晚报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山东巨野县纪委、监察局公布了五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其中一起是巨野县田桥镇政府办公室主任魏衍顺因吃拿商户两个苹果未交钱而被诫勉谈话。同时还有一则类似消息,那就是中国传媒大学从党委书记到校长再到主要处长一共八人,因为超标准用车等问题被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

这两则消息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对纪委、监察局的做法有的赞成,有的质疑。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与思考?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本则材料属于时事类材料。出题者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这则材料中得出比较深刻的认识。具体分四步:第一步,概括事件;第二步,抓关键句;第三步,由果溯因;第四步,探究深意。有些事也许是芝麻大的小事,难怪这样的事引发了网友的吐槽,有的说是作秀;有的说是矫枉过正;有的说是为了凑数;有的说是小题大做;有的说高校那么多腐败大案不去查,偏偏纠缠超标用车等小事;有的说现在的反腐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如今的网民真难“伺候”:党风不严,你说腐败严重;党风严了,你说矫枉过正。那么,白吃两个苹果该不该被通报?超标用车该不该处理?答案是肯定的。把纪律挺在前面,抓早抓小,不能等到违法犯罪才去处理,这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标本兼治的新思路,是一种全新的战略选择。当然,这种悄然而至的转变,普通百姓可能还没有真正感受到。网民的吐槽,对各级纪委其实也是一种监督和鞭策。小问题不抓不管,就会成为腐败的大案件。防微杜渐,小惩大戒,这不是小题大做,更不是作秀凑数。所以可以立意为:一个人的德行,往往会在小事中流露出来。勿以恶小而为之,要防微杜渐,不能自毁形象。

猜你喜欢
套作文体角度
沙地幼梨树行间套作大豆高效种植技术
与“三剑客”的书信
另类文体巧谋篇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云阳县豌豆—玉米—红薯套作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株型和幅宽对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