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眼泪在飞

2016-08-12 06:30王芳
莫愁 2016年21期
关键词:亲密关系婴幼儿女儿

☺王芳

谁的眼泪在飞

☺王芳

在女儿生日之际,想起了十八年前孩子出生的一幕。

经历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疼痛,当孩子与我分离的那一刻,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似乎被掏空了一般,一种缺失感陡然而生……直到孩子再次被抱到我的怀里,才有了初为人母的满足和喜悦。

而她,似乎也对这人生的第一次分离感觉不适,哇哇大哭,直到紧贴在妈妈的胸前,才安静下来,睁开一只眼睛,窥视着全新的世界。

书上说了,那是因为母亲的心跳以及体温,让婴儿觉得熟悉温暖。

想必听说过亲子联结实验吧?英国比较心理学家哈洛曾把不同年龄的小恒河猴和它们的母亲分离一段时间,用两种模型装扮成“母亲”来抚养小猴。一种是用木架覆盖以海绵状橡皮和毛巾布做成的,另一种是用光秃秃的铁丝编制,周围有食物。哈洛发现,大部分时间里,小猴都偎依于毛巾布做成的“母亲”边上。而只有当寻找食物时,它们才短暂地去“铁丝母亲”那儿。

这个实验说明了亲子联结并非像哈洛做实验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的仅仅取决于食物强化,而更多的是取决于母亲身体提供的接触安慰。

所以,孩子需要身体接触,要经常抚摸、拥抱孩子。而母子之间的亲密联结是孩子以后社会化过程的先决条件,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为孩子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抚慰感。

于是经常抚摸亲吻孩子,经常把她搂在怀里,保持着最大频次的身体接触……孩子当然一刻也离不开你。你沾沾自喜于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直到某天她要上托儿所了,你把她留在老师那里准备离开,然后听到的是撕心裂肺的哭喊。

又一次的人生大分离。这一次,你也有些受不了了,潸然泪下。

我仍然相信一些研究所说,依恋模式在人的一生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形成信任的人际关系,焦虑则导致负面的效应。与父母分离长大的婴幼儿长大后就会表现出冷漠,没有情感,爱指责挑剔,在人际关系中难以建立亲密的关系。

看着我的孩子哭得天昏地暗,我也悄悄观察别的孩子的反应。有些孩子真的很坚强,只是呆呆地看着父母远去。而不像我的孩子,需要老师把她从我身上撕扯下来。

难道越亲密的母子关系,带给孩子的分离焦虑越大吗?

研究发现心理健康的关键是亲密接触会使婴幼儿与母亲建立起一种温暖亲密而持久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婴幼儿既获得满足,也能感到愉悦。

所以,这样的分离之痛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等到女儿适应了学校生活,她还是那个活泼愉快的孩子。我继续观察着那个和妈妈分开时不哭也不闹的孩子,发现她其实也很少笑,家长来接的时候也不是欢呼雀跃。因而分离对她似乎更容易一些。

也就是说,虽然亲子关系密切会造成短暂的分离焦虑,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关系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焦虑感会逐渐消失。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因为母子关系亲密而形成的过度依赖,在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似乎较为普遍。到我这里来咨询过的几个孩子,母亲受过良好教育,深谙家庭教育理论,也像我一样相信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可是,当孩子到了青春期时,却出现了社交退缩等人格发展问题。观察下来,很多是因为她们与孩子关系太亲密,反而剥夺了孩子社会发展的机会。

可是,书上不是一直在说良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吗?保持和孩子的亲密关系难道又错了?

这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评估这种亲密关系的行为表达是否与时俱进。你的行为是有助于孩子的独立,还是造就他的依赖。

就比如,当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大哭时,你是狠心地转身而去,还是折返而回?

见过太多的人折返而回,而孩子哭声更响,直到家长又许诺了某个条件……

这样的家长,一般也会在孩子遇到问题时,以爱的名义包办代替。他们受不了孩子经受困难,孩子的痛,仿佛痛在自己身上。

当孩子在成长中试图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时,这些父母也会越俎代庖,以至于孩子形成不了正确的自我认知。也就是说,孩子虽然与母亲在形式上分离,可是在心理上,其实永远纠缠在一起。

父母子女之间亲密关系的这种纠缠,有时还会成为父母妥协的杀手锏。

又想起女儿上全托的第一晚,我在家看着孩子空荡荡的小床,各种担心,各种想念,忍不住放声大哭。先生将我拖到一家全托幼儿园门口,让我听听有没有小朋友在哭。

幼儿园里安安静静,估计孩子们已进入梦乡。

周末把孩子接回来后,问她想妈妈怎么办?孩子说,我唱HAKUNA MATATA。这是电影《狮子王》里辛巴在流浪时唱的歌,主人公唱完了就会忘记烦恼,也是我教给女儿克服想家的法宝。

很多年后,女儿在申请大学时,写到了自己上全托的经历,如何锻炼了她的独立生活能力。孩子的生存本能,有时比家长想象的要强大很多,我们要给他们机会。

所以,如何克服分离之痛,学会放手,也是亲子关系中的重要一环。在维护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和培养孩子独立性之间寻找平衡,考验的是家长的智慧。

我的意思不是让你们送孩子上全托,而是说,在分离面前,母亲可能比孩子更痛苦。

并且,这种分离之痛,横跨岁月。不信,某一天,当你的孩子长大远去,在送别的那一刻,那个眼泪在飞的,一定是你。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博士,主要从事家庭教育和儿童发展的研究。)

编辑朱璐zhulu83@126.com

猜你喜欢
亲密关系婴幼儿女儿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亲密,别陷入相处误区
聪明的人善于经营亲密关系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3C原则”教你搞定各种关系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