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的车险体验

2016-08-12 00:58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
上海保险 2016年6期
关键词:保险代理保单车险

许 闲 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



我在美国的车险体验

许闲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

许闲,复旦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加州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Fudan-UC Center)中方主任、复旦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会计学会高级会员、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学术(后备)人才、上海市保险学会中青年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德国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研究员、韩国成均馆大学(SKKU)访问教授、留德华人经济学会海外顾问、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等。

《上海保险》杂志编辑部邀我本期的“闲话保险”谈车险,配合商车费改专题。车险的话题经久不衰,许多观点甚至有点老生常谈。思来想去,还是从用户体验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消费者是“上帝”的体验

在美国购买车险非常简单。美国和中国类似,汽车必须拥有第三者责任保险才允许上路。记得刚到美国不久购车的时候,汽车经销商直接告诉我有几种购买保险的途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从汽车经销商处购买其代理的车险,简单方便,但是价格比市场略贵;最经济的方法是直接在网上购买,价格较低,而且便于货比三家;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在保险中介(经纪人或者代理人)处购买保险,保险中介可以结合消费者的需求给出若干建议。出于好奇,我放弃了最简单的方法。

我首先给当地最大的保险代理公司打电话,告知说我刚刚买车,不仅需要一份能上路的基础保险,而且还希望结合自己的情况减少未来驾车的风险和损失。对方在询问了我的一些基本信息以后告诉我,他们所代理的产品可以销售给我,但是不建议我在他们公司购买,因为我当时还没有美国正式驾照(即仅仅通过美国驾照笔试以后临时拿到的驾驶许可)。

他们所代理的保险公司车险针对我这种持有临时驾驶许可(Permit)而非正式驾照的消费者而言,费率高出许多。但是,电话对面的保险代理公司员工直接告诉我可以在网上购买其他公司更加适合我的产品,并且直接告诉我其他公司的名称,这个经历使我对这家保险代理公司及其员工充满了敬意。

二、车险费率:市场化下的多样化

按照保险代理公司的建议,我直接在网上购买了保险。美国的车险费率市场化由来已久,所以消费者购买保险的自主权较大:首先,责任保险(Liability)类似于我国的交强险,是驾驶人必须购买的。除此以外,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购买由于驾驶人自身过失所造成自己汽车和身体损伤的碰撞保险(Collison)、汽车被盗或者由于自然环境造成的意外保险(Comprehensive)、出险后由于对方无险或者保额过低而必须由驾驶人支付的保险(Uninsured/Under-Insured Motorist)、拖车(Towing)、租车补偿(Rental Reimbursement)等附加险种。选择承保金额的大小直接决定了最后保费的高低。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如果保险公司能够提供一张美国汽车出险损失的参考值,这个购买体验会更加完美。由于对美国车险损失的信息不对称,我直接选择了保险公司所设定的标准保额。

美国车险价格除了与保险的种类和承保额度密切相关以外,还有许多因素影响到车险的费率。首先,不同的保险公司相同保额的车险价格可能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和保险公司的经营水平、用户的忠诚度、售后服务提供等因素密切相关。其次,汽车本身的自然属性会影响车险的价格,比如新车车险的价格比二手车的车险价格高,跑车或者高档车的车险价格要高于普通用车的车险价格。再次,驾驶人特征也是车险价格差异的重要原因。哪怕是在网上投保,购买过程中保险公司也会要求投保人填写个人信息,比如驾龄、婚姻状态、行车里程、年龄、是否与配偶共同驾车、拥有汽车数量等,这些都成为最终车险费率的影响因子。

在线填写相关信息以后,保险公司网上生成了保单,完成支付后保单便生效。当然,保费支付的方式也决定了车险的价格。尽管车险属于短期险,但是如果选择合同期内趸交还是要比选择每个月支付的价格略低。

三、信息保护:中国消费者不得不说的痛

购买完保险以后,电子邮箱收到了保险公司邮寄的保单确认邮件,以及登录保险公司保单在线管理系统的账号信息。由于我选择了期交保费的形式,为图方便自动关联了信用卡,所以每个月在缴费期前5天还会收到提醒缴费的邮件,缴费日自动从信用卡扣除保费。在保险合同期满的前一个月,会收到保险公司邮件,提醒我根据原来的保险合同,如果没有正式提出期满解除合同的话,将默认为同意自动转续至下一期的保险合同。由此可见,美国保险公司也存在隐性的“小字条款”。

在车险保单有效期内和即将续期的时候,我并没有收到其他保险公司的邮件,没有人来询问我是否需要更换车险的承保公司。而此时恰好我在国内的车险一个月后将到期需要续保,十几家保险公司都给我来电或者发短消息,提供新的车险方案,顿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有来电的销售人员都清楚地知道我的姓名、车型,以及现有保单的详细信息。联想起前段时间看过的一位学生的习作,其中竟然详细列举了这位学生从自己“熟人”处获取的某市车险的微观数据。由此,我不无感慨,中美在保险消费者的信息保护上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四、售后服务:消费者利益不是空话

在美国购买车险还有一个体验让我很意外。由于我所购买的车险默认在我没有正式提出解除合同的时候则视为购买下一期的合同,因此在合同期满前我收到了新的保险单。当时我正考虑换另外一家保险公司,所以就给客服打了电话,解释不希望合同续期。电话交流的时候,我告诉保险公司客服说近期将回国,所以我虽然这个月支付了保费,但是由于车子不会被使用,现有的保险对我来说也没有实际价值。本来是随口说说的,没想到客服很认真地告诉我,可以退回我已经支付的保费,而且只需要我告诉他具体回国的日期,不需要其他证明材料。

果不其然,若干天后信用卡收到了退回的已经支付的保费。尽管金额不大,但是我却为此对这家保险公司产生了更大的好感,不仅因为它投保便捷、保护消费者信息,更因为它能够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平时常听周围的朋友聊起国内买保险的用户体验,多有抱怨之辞。我想中国车险的差距,不仅仅在于监管端的费率市场化放开,还在于市场端保险公司提高服务水平,切实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设计保险产品、改善服务、维护保险消费者利益。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猜你喜欢
保险代理保单车险
基于改进DeepFM的车险索赔预测模型的研究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上海市主要保险代理公司业务统计表(2019)
上海市主要保险代理公司业务统计表(2018)
财富投资规划保单常规检查不可少
上海市主要保险代理公司业务统计表(2015)
上海市主要保险代理公司业务统计表(2013)
基于 Tweedie 类分布的广义可加模型在车险费率厘定中的应用
保单贴现在我国寿险实务中的运作机制
保单贴现在我国寿险实务中的运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