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LMDI分解模型

2016-08-12 04:41王志鹏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0期
关键词:总量排放量山西省

王志鹏

(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LMDI分解模型

王志鹏

(山西财经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因煤而兴的山西省同样也是碳排放大省,根据IPCC提供的能源排放系数计算出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运用LMDI(迪式指数分解法)将山西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为产出规模效应、产业结构效应、能源强度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和碳排放强度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产出规模效应对山西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增加起到关键作用,能源强度效应是减少山西碳排放总量的关键因素,产业结构效应、能源结构效应对山西碳排放的增加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山西应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鼓励煤炭清洁利用,大力推广新能源,同时逐步推进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用市场化的手段控制碳排放量。

碳排放;LMDI模型;山西省

一、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凸显,世界各国开始重视碳排放问题,中国作为碳排放大国主动承担减排的责任,2009年11月国务院明确指出202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40%—45%,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宣布计划在2030年左右达到碳排放峰值。实现减排的目标需要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各省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科学合理的制定碳减排方案。

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的研究中,迪式指数分解法(LMDI)应用的最为广泛,目前通用的因素分解方法包括两类,一类是指数分解法,一类是结构分解法,其中指数分解法主要有拉式分解法和迪式分解法,LMDI分解法由于不产生无法解释的余项等特点,分析结果较为准确,国内外学者基于LMDI分解法对碳排放影响因素作了大量研究。Greening L A等最早运用LMDI分解法对美国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1];Wang等将影响中国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分为人口,经济增长,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四个因素[2]。

二、山西能源消费碳排放测算

目前我国还没有对具体的碳排放总量进行统计,在已有的研究中通常采用能源消费进行折算,各年份不同能源碳排放系数具体的测算存在一定困难,而且变化较小,本文统一使用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修订的《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中公布的不同能源种类的碳排放系数。具体计算公式为:C=∑Eij×Kj

其中,C表示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Eij表示第i产业第j种能源的消费量,Ki表示第j种能源的碳排放折算系数。根据山西省年鉴公布的能源消费数据,本文选取了原煤、汽油、天然气、洗精煤、焦炭五种能源对山西省碳排放进行测算,具体测算系数参考《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通过折算系数计算的2003年至2014年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见表1。

表1 2003——2014年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

三、基于LMDI的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

LMDI分解法的基本思路是将一个变量的变化分解为多个影响因素的组合,按照计算公式,测算各影响因素对总目标变量影响的方向和大小,寻找关键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LMDI分解模型,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将山西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为产出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碳排放系数五大影响因素,具体计算公式如下[5]:

其中Q表示总产值,Qi表示第i产业的产值,Ei表示第i产业的能源消费量,Eij表示第i产业第j种能源的能源消费量,Cij表示第i产业第j种能源的碳排放量,ai表示第i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代表产业结构效应,bi表示第i产业的能源强度,代表能源强度效应,Cij表示第j种能源消费量占第i产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代表能源结构效应,Kj是第j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通过计算得出2003年至2014年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分解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2003年——2014年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分解(单位:万吨)

从得到的分解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从2003年到2014年,四大因素对山西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其中产出规模效应使山西省碳排放总量增加了8569.7万吨,产业结构效应导致碳排放总量减少了687.9万吨,能源强度效应导致碳排放总量减少了5025.2吨,能源结构效应导致碳排放总量减少了617.8万吨。

四、山西省降低碳排放的对策

根据本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并结合山西省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山西省控制碳排放总量提出以下建议:1、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煤炭、钢铁、水泥等高能耗高排放产业一直是山西的支柱产业,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要淘汰一部分落后产能,控制碳排放较高的重工业的发展规模,同时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重点培育以互联网产业为主的高附加值且碳排放量较小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业为主的第三产业;2、鼓励煤炭清洁利用,大力推广新能源。煤炭消费,特别是散煤使用是山西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大力发展和推广清洁煤技术,提高煤炭利用的集中度是有效减少煤炭消费碳排放的有效途径。3、逐步推进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用市场化的手段控制碳排放量。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焦化等高排放、高能耗产业在山西经济中占绝对比重,这些高能耗企业存在很大的节能减排潜力,政府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并完善碳排放交易平台,引导企业参与太排放权的市场交易,在此过程中,政府要不断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同时还要引进和培养碳排放i专业人才,在市场不断成熟的条件下推出碳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

[1]GreeningLA,DavisWB,SchipperL.Decompositionofaggregatecarbonintensityforthemanufacturingsector:comparisonofdecliningtrendsfrom10OECDcountriesfortheperiod1971-1991[J].EnergyEconomics,1998,20(1):43~65.

[2]C.Wang,J.Chen,J.Zou.Decompositionofenergy-relatedCO2emissioninChina:1957-2000[J].Energy,2005,30(1):73~83.

王志鹏(1992-),男,山西临汾人,山西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源型经济转型。

猜你喜欢
总量排放量山西省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山西省大水网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Ⅱ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