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民间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调查

2016-08-13 06:59永春芳汪晶晶陈治国辛冲冲
新疆农垦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阿克苏地区果农借贷

张 燕 永春芳 汪晶晶 陈治国 辛冲冲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果农民间借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调查

张燕永春芳汪晶晶陈治国辛冲冲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文章基于对新疆阿克苏地区340位果农的抽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果农民间借贷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40-50岁之间的果农倾向于选择民间借贷资金,其附近较低的正规金融发展水平会显著提升民间借贷行为的发生率;年龄、是否有民间借贷机构、到金融网点距离对果农借贷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是否了解相关信贷政策、是否有ATM机对其借贷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劳动力负担系数、家庭在校学生个数、是否有过借贷纠纷、家庭总支出对借入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借出行为的负向作用显著;耕地面积、家庭总收入对借入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借出行为的正向作用显著;性别仅对借出行为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民族与种植果树类型对果农的民间借贷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果农;民间借贷;影响因素;阿克苏地区

一、引言

林果业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促进林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相继出台了林业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以及诸如民贸民品贴息政策、扶贫贴息贷款政策等涉及林果产业金融支持的信贷优惠政策。然而,林果业优惠信贷的配套措施不够完善,难以使生产经营主体尤其是果农切实享受到相关信贷优惠。而且林果业自身具有的生产周期长、前期投入大、极易受自然条件影响、收益期大部分在6年以上等特点,使得金融机构因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而抬高融资门槛,致使果农无法从正规金融机构及时有效获得资金。此外,受抵(质)押物品极少、农村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困难等影响,即使在政策倾斜的情况下,果农也难以获得超过农户小额信贷额度的资金支持。而随着林果业的快速发展,果农对借贷资本的需求却日益强烈,在正规金融无法满足果农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民间借贷成为果农的主要融资渠道。因此,以果农为研究对象,通过揭示影响其民间借贷行为的因素,力图探索满足果农这一特殊生产主体多层次资金需求的渠道,不仅能为民间借贷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也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林果业是新疆阿克苏地区的优势产业,现已成为拉动其农村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2007-2014年间,地区林果业总面积从283万亩增加至450万亩,年均增幅达6.85%;期间地区果品总产量也从76.55万吨增加到190万吨,年均增长率超过13%。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无论从面积还是产量上看,阿克苏地区的林果业都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也正是凭借着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阿克苏地区为新疆乃至全国闻名的“瓜果之乡”。因此,基于果农这一借贷主体的视角,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研究其民间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国外学者主要从概念、原因和发展状况三方面研究民间借贷行为。其中 Siamwalla[1]和Zeller[2]分别发现借款人的声誉及其偿还能力对借款能否成功有着直接的影响;Garmaise and Moskowitz[3]的研究表明,非正规金融体系在拥有完善资本市场的国家也广泛存在,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关于民间借贷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从农户的基本特征、风险意识等方面实证研究农户民间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多针对一般性的农户整体借贷行为,并不区分借入和借出行为[4-9]。同时对果农民间借贷行为的研究还很少。为此,本文以新疆阿克苏地区果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分别从借贷两方面入手,实证研究影响果农民间借贷行为的因素。进一步深化对民间借贷行为的认识,使研究结论更为全面。

二、理论分析

已有研究表明,农民的个体特征、社会关系、家庭收入及支出、借贷行为偏好等会显著影响其对民间借贷的选择意愿及借贷行为的发生。

(一)果农的个体特征与民间借贷行为

一般而言,果农年龄、性别、民族、受教育程度、是否了解相关信贷政策等会显著影响果农对民间资金的借入或借出行为。其一,果农年龄、性别、民族对其民间借出或借入行为均具有双向影响。就年龄来说,一方面由于果农年龄越大,在当地的名望和信用相对越高,民间借入资金的可得性越强,而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身体衰老、思想保守等因素的影响,年龄越大的果农更加不愿意借贷;就性别而言,男性一般作为家庭的支柱,对民间借贷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影响的方向则由果农个人偏好决定;对于民族来说,汉族果农的思想较为开放,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相对较强,对民间借贷的认识更加清楚,民间借贷发生率可能相对较高,但与此同时,对民间借贷的认识当中一旦风险意识占据主导地位时,可能会降低其借贷发生率。其二,受教育程度高低对借出或借入行为均有负向影响。果农受教育程度越高,对正规信贷政策的认知程度就会相应越高,对民间借贷中存在的风险意识就会越强,那么从民间借入资金或借出资金的可能性就会相应减小。其三,对信贷政策的认知程度对民间借入和借出行为都为负向影响。一方面,果农对相关信贷政策越了解,就越有可能会从正规金融机构借入资金而不会选择民间借贷;另一方面,果农对信贷政策的了解会加强借出资金可能无法收回的风险意识,从而使其借出资金的可能性降低。

(二)果农的家庭特征与民间借贷行为

一般而言,劳动力负担系数、家庭在校学生个数、耕地面积、种植类型、家庭总收入、家庭总支出、是否有过借贷纠纷等会显著影响民间借贷行为的发生。其一,劳动力负担系数、家庭总支出对果农民间借入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但对借出行为存在负向影响。劳动力负担系数反映出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支出的多少,这两项支出越大家庭总支出也随之增加,果农民间借入资金的可能性就会越大,相反借出资金的能力有限,民间借出可能性降低。其二,家庭在校学生个数、是否有过借贷纠纷对果农民间借出行为具有负向作用,但对借入行为具有正向作用。事实上,当家庭在校学生越多时,需要支付的费用也会越多,对资金的需求会增大,民间借入资金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与之相反,借出资金的能力就会越弱,显然借出的可能性也会降低。而是否有过民间纠纷对于借出资金者来说是种“风险”警告,此时借出行为的发生率会相应降低,但对一部分资金借入者来说,由于民间借贷行为属于非正规金融范畴,缺乏法律约束,可以视为“借钱可以不还”的“好时机”,借入行为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其三,耕地面积、家庭总收入对果农借出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但对民间借入行为具有负向影响。耕地面积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果农家庭的收入情况,进而决定果农家庭总收入,因此可以看作果农的财富状况。当果农所占有的财富越多,一方面说明借出资金的能力越大,抵御一般风险的能力也越强,借出资金以获得高额利润的倾向也越大;另一方面说明果农自有资金和规模也越大,从民间借入资金的可能性越小。

(三)果农附近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与民间借贷行为的关系

理论上讲,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影响着农村正规金融提供的服务水平,进而会显著影响果农民间借贷行为的发生率。其中,是否有ATM机对果农民间借入或借出行为具有负向影响。ATM机的有无从侧面反映了果农获取资金流动性的便捷程度,有ATM机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果农对资金的及时需要,进而降低民间借贷发生率。但是否有民间借贷机构、到金融网点的距离对民间借入或借出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由于民间借贷机构的存在为民间借贷提供中介服务,在降低果农借出资金“无法收回本金”风险的同时,增加了果农借入资金获取的便捷性,进而增加了果农民间借入或借出资金的可能性。到金融网点的距离恰恰是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替代作用发挥的因素之一,如果距离越远,则果农更加倾向于离自己更近的民间进行借贷。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

根据理论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和调研数据,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选择影响果农民间借贷行为的因素。

1.个体层面。包括果农的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是否了解相关信贷政策五个变量。

2.家庭层面。包括果农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家庭在校学生个数、耕地面积、主要种植类型、家庭总收入、家庭总支出以及是否有过借贷纠纷七个变量。

3.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包括是否有民间借贷机构、是否有ATM机以及到金融网点的距离三个变量。

(二)模型设定

根据变量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估计方法是最大似然估计。设定如下2个模型,并对纳入模型的各变量进行了解释与赋值(见表1)。

模型I:果农民间借出行为(Y1)=f(个体层面、家庭层面、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

模型Ⅱ:果农民间借入行为(Y2)=f(个体层面、家庭层面、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

(三)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1.数据来源

基于阿克苏地区果农主要种植苹果、香梨和红枣的事实,选取阿克苏红旗坡农场、阿克苏温宿县实验林场和阿拉尔科克库勒镇为调研地点。调查于2015年6-8月进行,为增强样本代表性,调查地点主要选择地方合作社、兵团农场等果农比较集中的地方,采用随机抽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共发放问卷350份,剔除无效问卷10份,有效问卷340份,问卷有效率为97.1%。

2.样本基本特征

在340个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为1∶0.49,男性所占比重高于女性,考虑到男性果农承担家庭生计较重,因而以男性为调查对象更能反映果农对民间借贷情况;年龄在40-50岁之间的比例最高,达50.6%;汉族果农与少数民族果农相差不大,分别占56.2%和43.8%,符合阿克苏地区的实际情况;76.8%的果农接受过小学、初中或高中教育,其中,仅40.3%的受访者接受过初中教育;果农家庭为3口之家(2个劳动力和1个在校学生)的居多,家庭结构较为合理;果农平均种植面积32.54亩;47.6%的果农种植红枣,占比最大,其次为香梨、苹果;家庭总收入:74.2%的受访果农2012-2014年的平均收入在4-10万元,收入极高(10万元以上)和收入极低(4万元以下)的果农分别仅占19%、6.8%,基本符合正态分布;2012-2014年平均支出在4-6万元的农户居多,占34.4%,但大额支出较少,支出在10万元以上的仅占0.6%。

表1  变量描述

3.果农民间借贷总体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012-2014年阿克苏地区果农民间借贷意愿强烈,借贷发生率较高。样本中没有发生民间借贷行为的果农86个,占样本总量的25.3%(见表2);而发生民间借贷行为的果农有254个,占74.7%,其中只发生民间资金借入行为的果农108个,占31.8%,只发生民间资金借出行为的果农106个,占31.2%,而既发生民间资金借入和借出行为的果农40个,占11.8%。

表2 样本果农借入(借出)发生率(2012-2014)

(四)模型结果及分析

根据模型设定和变量选择,利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出,2个模型卡方统计值均在1%水平上显著,拟合优度和判对比率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具体分析如下:

1.果农民间借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1)个体层面的特征变量,除民族外都对果农民间借出资金的选择影响较强。其中,性别在10%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且影响为负;年龄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且影响为正;受教育程度、是否了解相关信贷政策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影响均为负。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对相关信贷政策越了解的年轻女性果农的民间借出资金行为发生率越低。同理论假说基本符合。

(2)家庭层面的特征变量,除主要种植类型外,都对果农民间借出资金的行为影响较强。其中,果农家庭劳动力负担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且影响方向为负,与预期假说一致。家庭在校学生个数、耕地面积、家庭总收入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是否发生过民间借贷纠纷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且影响方向均与预期符号一致。说明家庭在校学生越少、家庭总收入越高、家庭总支出越少、没有发生过民间借贷纠纷的果农民间借出资金行为的发生率越高。

(3)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特征变量对果农民间借出资金的行为具有很强影响。是否有民间借贷机构、是否有ATM机以及到金融网点距离3个变量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影响方向分别为正、负、正,这与理论假说是相符的。表明附近有民间借贷机构而没有ATM机,且到金融网点越远的果农的借出行为发生率越高。

表3  阿克苏地区果农民间借出行为模型计算结果

2.果农民间借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1)个体层面的特征变量,除性别和民族外都对果农民间借入资金的选择影响较强。其中,果农年龄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且影响为正,与理论假说基本符合。果农受教育程度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且方向为负,也与预期假说一致,但与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9]相反。究其原因,果农受教育程度越低,对相关信贷政策的了解就相对越少甚至毫无了解,再加上较多且繁杂的信贷条件可能会让果农“望而却步”,转而向获得资金更为便利的民间“亲朋好友”借入资金,导致民间借入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是否了解相关信贷政策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检验,且影响为负,与预期假说一致。

(2)家庭层面的特征变量,除主要种植类型外,都对果农民间借入资金的行为影响较强。其中,家庭在校学生个数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且符号为正,与研究假说一致。耕地面积在5%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且影响为负,符合研究假说,且与周小斌等的研究结论[10]相同。家庭总收入和家庭总支出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影响分别为负、正,与预期符号一致。是否有过借贷纠纷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影响为正,但影响程度较小,且与预期符号不一致。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果农可能具有借、贷的双重身份,民间借贷纠纷的发生一方面会损毁借方果农的名誉,致使其再次获得借款的可能性大幅降低;另一方面也会使贷方果农在深刻意识到借出资金风险的同时,可能会关注到借入资金所带来的便捷性和无约束性,进而增加民间借入资金的可能性。

表4  阿克苏地区果农民间借入行为模型计算结果

(3)区域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特征变量对果农民间借入资金的行为具有很强影响。是否有民间借贷机构、是否有ATM机以及到金融网点距离3个变量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检验,影响方向分别为正、负、正,均与预期符号一致。说明农村正规金融发展水平越高,金融网点布局越合理,果农借入行为的发生率越低。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基于新疆阿克苏地区340个果农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果农民间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果农民间借贷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了解相关信贷政策、劳动力负担系数、家庭在校学生个数、耕地面积、家庭总收入、家庭总支出、是否有过借贷纠纷、是否有民间借贷机构、是否有ATM机以及与金融网点之间的距离。其中,年龄、是否有民间借贷机构、到金融网点距离对果农的借贷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受教育程度、是否了解相关信贷政策、是否有ATM机对其借贷行为存在明显的负向影响;劳动力负担系数、家庭在校学生个数、家庭总支出、是否有过借贷纠纷与借入行为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与借出行为存在负相关关系;耕地面积、家庭总收入对借入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借出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性别仅与借出行为有负相关关系。而民族与种植果树类型对果农的民间借贷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是否有民间借贷机构对果农民间借贷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可能的原因是,阿克苏地区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和产品不能有效满足果农信贷需求,而一些民间借贷机构或“牵线人”的存在正好为民间融资提供中介服务,在降低“无法收回借款”风险的同时,也提高了资金获取的便捷性,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果农民间借贷行为的发生率。该结果也表明阿克苏地区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和产品覆盖面有待扩大。

(二)建议

(1)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明确划分正常民间借贷与高利贷的界限,并进一步加大民间借贷的监管力度,使其健康发展。(2)提升阿克苏地区农村正规金融发展水平。在现有正规金融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引进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加快推进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对接,使其在相关法律的保护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三农”发展。(3)组织果农进行相关培训,积极宣传金融知识,普及法律常识,增加果农的投资渠道及风险防范意识,确保自身利益不受侵害。(4)增强果农养老、子女教育方面的社会保障能力,有效减轻果农家庭负担。

[1]Siamwalla,A.C.Pinthong,N.Poapongsakom.The Thai nual credit system:Public subsidies,private information,and segmented markets[J].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0,4(3):271-295.

[2]Zeller,M.Determinants of Credits Rationing:A study of informal lenders and formal credit groups in Madagascar [J].World Development,1994,22(12):1895-1907.

[3]MJ Garmaise,TJ Moskowitz.Informal Financial Networks:Theory and Evidence[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2,16(4):1007-1040.

[4]马永强.中国农户融资现状与民间借贷偏好分析[J].经济学家,2011,(06):28-37.

[5]张元红,李静,张军,李勤.农户民间借贷的利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村经济,2012,(09):8-12.

[6]杨汝岱,陈斌开,朱诗娥.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农户民间借贷需求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2011,(11):116-129.

[7]何军,宁满秀,史清华.农户民间借贷需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江苏省390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20-24.

[8]黎翠梅,陈巧玲.农户民间借贷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湘北234户农户的调查为例[J].经济问题,2007,(11):71-73.

[9]郑兴明.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对福建省农村地区的调查[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67-70.

[10]周小斌,耿洁,李秉龙.影响中国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08):26-30.

(责任编辑:李亚利)

新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干旱区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项目编号:XJEDU030114Y02);农村金融支持新疆“三农”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JGRI2015085)。

张燕(1991-),女,四川眉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金融;通讯作者:永春芳(1962-),女,新疆伊犁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农业金融;汪晶晶(1988-),男,安徽黄山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投资与管理。

猜你喜欢
阿克苏地区果农借贷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基于NDVI的干旱区绿洲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分析——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自然灾害对阿克苏地区农业影响的分析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