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艺术、时代”系列三讲座:“对话趋势”

2016-08-13 14:27杨宁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师

“人物、艺术、时代”系列学术讲座是浦捷教授开设的一项旨在“倡导学术研究、引进校内外学术热点、积极推动知识发展、开阔高校视野为宗旨的”的学术活动。本次活动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研究生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学会主办,浦捷教授主持。

浦捷教授指出:“美术学院的学生仅仅接受学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与社会结合,了解社会,了解时代,了解当下艺术的基本状况;而艺术教学同样必须与社会发生某种必要的关系,艺术教学只有研究社会,研究时代,才能有效地将社会知识转换成有系统的学术知识,培养有学识的艺术家,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2016年5月26日下午,系列講座之三,在上海大学美术学院418演讲厅举行。本次演讲邀请宣一氢先生主讲,题目为“艺术、生活、设计”。宣一氢先生现为上海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艺术家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委员会专家委员、上海喜盈门集团监事长总策划,其专著有《新商业地产实战金典》和《全球70个购物中心成败解码》。

宣一氢先生的演讲围绕“对话趋势”这一核心,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如何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深入社会、研究趋势、明确目标和抓住机会”。当下社会发展迅速,唯有理清思路,明确未来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紧跟社会,拥有更好的未来。

如今随着信息和技术的发展,做艺术的门槛越来越低,而艺术的审美标准早已不是停留在作品“像与不像”的阶段。一味地模仿只能停留在过去的经验和认识。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不能不动脑筋,除了埋头苦干,还要思考如何从一个“画匠”成为一个画家。越来越多的装置、影像、声光视频、行为艺术等出现,这恰恰证明了传统的技法时代已经过去,合格的当代艺术家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法,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见识。

艺术不仅仅是艺术家的艺术,更重要的是生活的艺术,作为设计师恰恰是沟通艺术与生活的纽带。设计不仅仅是为生活带去美,更要为生活带去便捷。合格的设计师不仅要有艺术的素养,艺术的眼光,而且需要懂得适当地迎合生活和市场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大部分设计公司还停留在造型的美观上,更多的是从艺术家、设计者的个人主观意识出发,而不是用设计理论满足产品需求,这成了大部分艺术院校出身的设计师的通病。只有满足客户需求、美观大方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宣一氢先生以日本设计师设计的卫生间为例,为我们剖析了现代设计理念。日本的大多数设计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美观大方,他们在设计上注重以理论解决需求问题,同时在人性和美观方面具有周全的思考。

宣一氢先生说,在当下,最重要的是看清趋势。只有看清未来的发展方向,才能更好地掌握未来。我们可以容忍错误的发生,但我们的方向绝不能错。导师会教我们技法,讲述艺术的过往,但绝不会教我们如何去创作。因为社会发展很快,越是得到确切的答案,越会将我们自己束缚在已知的答案中,从而无法使我们进入更广阔的空间。这无疑提醒我们在积攒知识的同时,不要被知识束缚;在研究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同时,不能被过往以及当下的艺术理念所局限,要积极思考,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努力实践。

在最后的互动讨论中,宣一氢先生建议我们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一定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同时他指出,不要盲目兼职,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去选择兼职。兼职不是为了挣钱,而是要在其中锻炼吃苦精神,实践理论知识,思考生活目标,明确自我定位,确定发展方向。

最后,浦捷教授着重指出:“艺术研究是见识和智慧的发展过程。”他激励我们多多思考,一定要以“学识、思辨、智慧”锤炼自己,“只有具备学识,能独立思考,才能成为有智慧的人,才能为未来的发展具备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简介:

杨宁,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画。

猜你喜欢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选登
我是小小设计师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设计师访谈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推荐一个设计师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法国巴黎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