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的看银师初探

2016-08-15 08:15陈宗海
人间 2016年22期
关键词:白银资产阶级外国

陈宗海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19世纪的看银师初探

陈宗海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看银师(Shroffs)是随着白银货币化和中外贸易蓬勃发展而崛起的一个举足轻重的、专业性的社会群体,行商和外商都无法离开看银师,看银师促成了贸易的顺利进行。看银师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商品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然而,一般的观点,把看银师界定为买办性质。

看银师;白银;银元;买办

白银作为一种货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了。随着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奠定了白银作为法定流通货币的地位。随着白银使用范围的日益扩大,伪银的也广泛地出现了,大量的伪银进入流通领域。到明代中后期时,市场上充斥着种类繁多且名目各异的伪银。伪银的主要来源有专门从事伪银制造者、银匠倾造伪银、精通黄白术之人炼制伪银,甚至各色手工业者也会伪造。

伪银充斥市场,如典当行、牙行、赋税,甚至是赈灾的专项款银,都有伪银的出现。伪银的出现和流通扰乱了正常的经济活动,阻碍了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良性发展,但国家却应对乏术。由于商业领域内大量的伪银参与市场流通,明清以来出现了专门从事辨别白银成色与真假的技术人员,即“看银师”(或称“验银师”,下文统称看银师)。

白银不但成为了主要的流通货币,而且也成了对外贸易的主要货币。中国虽然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却惟独缺白银,视白银为奇货,对外贸易中一般只收白银(银元)。明朝海禁政策松动之后,海外贸易蓬勃发展,大量的外国银元内流中国。及至清朝十三行时期,银元依然是对外贸易的主要交易货币。这从客观上促进了看银师这一群体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而且看银师在中外贸易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看银师的性质和地位

19世纪的看银师是买办资产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买办资产阶级在近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和外国资产阶级结成直接的人身雇佣关系或者直接的资本合作关系,他们处在投靠、勾引和支持外国资产阶级人侵中国的帮凶者的“地位”,在外国资产阶级的操纵、指使和庇护之下,发挥为外国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中国人民的“作用”;通过为外国资产阶级积累资本的“方式”以积累自己的资本[1]。

和外国资产阶级结成直接的人身雇佣关系很容易理解,就是指那些和外国洋行达成协议,结成主雇关系的人物,即馆客、通事、买办、看银师等等,不管协议的时间长短,也不管协议是否采取合同形式,只要他们事实上和外国资产阶级结成主雇关系,秉承外国雇主的意志剥削中国人民,就都是通过为外国资产阶级积累资本的方式以积累自己资本的,都是买办资产阶级分子[1]。

买办资产阶级是外国资产阶级的帮凶(严中平观点),如有学者提到:“当时为英国商馆服务的买办、仆役,鸦片走私船上的掮客、通事、看银师等,多系英国侵略者直接豢养的帮凶。他们与英人结成直接的人身雇佣关系或借贷资本合作关系,或‘立约成领,出省贩货,冀获重利’;或‘借本贸易,藉沾余润’。……看银师,他们也是英商不可或缺的‘帮手’。因为英商‘可以将任何数量的金银,请钱商们(看银师)鉴定称量’。除包庇不足色银两外,看银师还帮助英商在银元中‘掺水’,坑害中国百姓。”[2]

看银师在对外贸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和外国商人既是利益共同体,也是利益矛盾体。在中外贸易中,外国商人吃尽了中国当时币制的苦头,受尽了各种银两成色鉴定和换算的困扰。19世纪60年代以前,外国商人“对中国银块知识的缺乏被认为是他们依靠买办制度的原因”,……在这一点上,他们的命运,可以说是掌握在这些中国买办和看银师的手里。他们同中国买办和看银师的矛盾,是客观的存在。然而,他们之间利益的一致,也是客观的存在。当中国币制的现状未能改变之时,外国商人离开了买办和看银师,就寸步难行[3]。

洋行雇有看银师以鉴定白银的成色和真伪,看银师虽直接向洋行领取薪资,其人选则往往由买办决定,因而又是买办的另一助手。洋行曾经为了缩小买办的职权,企图利用馆客媒介生意,把买办降低为看银师。这就表明看银师在洋行雇员中的地位,仅次于买办。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看银师的地位很高,在对外贸易中举足轻重,但是看银师的历史评价并不好,一般归为买办阶级,列为外国资产阶级的帮凶之一。

二、看银师的工作

外国人和中国人做买卖,也非常注重货币的鉴别,虽然他们本身可能都会觉得这个工作太过繁琐细致。在《19世纪俄国人笔下的广州》这本书中,有着这样的描述:

“前面又有一个小铺,听见银钱的声响,我们走进去,小铺显然是卖木制品的。小板子、箱子、桨橹,一股浓郁的木香。两个中国人蹲在燃烧的煤炭旁,给美国和西班牙银圆烙印,一个盖上印戳,另一个用锤子击打,银圆戴着响声飞到一边,那里已经堆了很大一堆了。小铺主人看来是银号主。在中国通行的外国货币只有银币,大多是美元和西班牙塔勒,而且只有那些具有中国某个银号的印戳才行。流通的钱币中很多假币,因此中国人付账很遭罪:任何钱币他都要在手上掂量掂量,如果他觉得可以,叮当一下扔地上,再仔细察看思索,没完没了!”[4]

在一些大商行里,买办会充当看银师,而在广州,有一些人把它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上门服务。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看银师的技术是相当厉害的。他们不需要过多的道具,单凭身体器官就能完成这一检验工作,触觉、视觉、嗅觉、听觉的结合对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当然,通常情况下他们只需要触摸与观看,只有当前两者无法辨别货币的真伪时,验银师才会动用嗅觉和听觉:当他对某个钱币的真假产生怀疑时,就把它放在拇指和食指之间,认真地检查,闻它,然后把它放在长长的左拇指甲上,突然把他抛到空中,重新抓住它的一角,仔细地听声音。最后一步通常是决定性的,由此来判断钱是真还是假[5]。如果货币是真的,他们会在上面商人专用的中文字符,并以此作为担保,以使收到假币的人可以找回那名商人。不过,这样的做法也存在一定的漏洞,让奸商有机可图:

“但是,可以理解,这样的方式会产生什么样的不方便,那些不是很审慎的中国人,仿造最有信誉的英国和美国银行的标志,把印上假标志的钱带过去。然后要求验银师再检测一次,最后决定钱的真伪……钱币有时被刻上许多符号,损害严重,看起来非常像金属饰边。但是这种标志的累加,几乎总是为了要隐藏一些假币:要么是钱币达不到合法的重量,要么是打的孔含有合金。”[5]

由此可见,看银师鉴定银元,并不见得要借助多么先进的仪器,而更多是依靠传统的鉴定方式进行。很明显,这种鉴定方式更多依靠的是看银师的经验、阅历和熟练程度等,对这些方面都要求非常之高,而且这种鉴定方式可能会有漏洞。

在1838年的一份英国国会文件中,也提到过看银师:“对于本地假冒和掺假的银块,市场上的看银师是如此专业地发现和挑出它们……”[6]可见外国人对看银师的评价很高。

看银师的收入,应该主要是验银费,“现银必须检验才入库,买办即在验视中获取利益……每千元由买办付给看银师一角,而买办规定的手续费则为二角。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7]

三、结语

看银师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货币白银化的必然产物,中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更是大大促进了看银师队伍的发展和壮大。在这个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看银师首先是充当了传统的鉴别银两成色的角色,并随着中外贸易的发展,逐渐转变成资产阶级买办阶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客观来说,看银师作为当时社会一个鉴定银两成色的专业群体,是中外贸易中必不可少的中间角色,充当了沟通桥梁和润滑油的作用,是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和意义的,虽然对其评价,一般都不见得怎么好。

[1]严中平.试论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发生[J].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 (1).

[2]杨丽.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的特征及其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3]汪敬虞.“同治银币”的历史意义[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4).

[4]伍宇星编译.19世纪俄国人笔下的广州[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1:183-184.

[5](法)伊凡著,张小贵、杨向艳译.广州城内——法国公使随员1840年代广州见闻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30.

[6]英国国会文件.Papers Relativ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urt of Judicature in China [M].London: J. Harrison & Son, 1838:180.

[7]陈诗启.论鸦片战争前的买办和近代买办资产阶级的产生[J]. 社会科学战线,1982(2).

K252

A

1671-864X(2016)08-0061-02

陈宗海(1982—),男,广东高州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西文化交流、岭南文化。

猜你喜欢
白银资产阶级外国
外国公益广告
“危险的侵略者”
解码白银黑平台“杀人技”
对时代观视阈下《共产党宣言》的思考
1920—1927年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知及影响
俄国白银奇葩罗赞诺夫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
外国幽默
外国城市雕塑大观
陆尚博的思想有些什么问题?/资产阶级不能进入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