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长野县2016年“1.15”旅游客车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6-08-15 02:03张亚南周文辉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100062中国
汽车与安全 2016年4期
关键词:客运行车客车

张亚南, 周文辉(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100062,中国)



日本长野县2016年“1.15”旅游客车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张亚南, 周文辉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北京100062,中国)

日本长野县2016年1月15日发生一起旅游客车单方侧翻事故,造成15人死亡、26人受伤,是日本近30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交通事故。本文根据公开资料,调研了事故发生和调查处理过程,梳理了事故中暴露出来的旅游客车安全管理问题,提出了对我国旅游客车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

旅游客车;交通事故;安全管理

2016年1月15日凌晨1时55分,日本 ESP客运公司驾驶人土屋驾驶乘载41人(含2名驾驶人)的旅游客车,行驶至长野县国道18号碓冰道附近连续弯道时,车辆失控驶入对向车道,冲破路侧护栏后侧翻,造成14人当场死亡,1人医治无效死亡,26人不同程度受伤[1],是日本近30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交通事故。

事故现场(注:日本左侧车道为行车道)

1 事故初步调查情况

日本警方调查结果显示,涉事车辆14日晚从东京开往长野县滑雪场,共乘载41人,其中35人为旅行社组织的滑雪游客,绝大多数为东京周边的大学生。车辆驾驶人土屋65岁,未检测出有饮酒情况,土屋事发前一个月受聘ESP客运公司,之前主要驾驶小型客车,无大型客车和夜间驾驶经验,涉嫌擅自将原定的高速公路行车路线变更为山区道路。事发路段未安装路灯,凌晨时能见度较差,路面未结冰,最高限速值为45千米/小时。事发前车辆已连续行驶43个下坡弯道。事故现场前250米处的监视器拍摄到了事故前的情况,警方公布的画面显示,事发前车辆制动灯连续闪烁几次,车辆时速为96千米/小时[2]。根据视频画面和现场情况判断,车辆在左转弯道下坡时,先是与左侧护栏轻微碰撞,后冲向对向车道,行驶100米左右后,冲破前方护栏,侧翻于3米高的护坡下,撞击树木后停止,车辆右前及右侧车身损毁严重,玻璃全部脱落,挡位处空挡状态,警方正对空挡原因作更细致的调查。土屋及另一名57岁的驾驶人在事故中当场死亡,现场多名乘客被抛出车外或压于车底。据初步推测,事故前超速主要是驾驶人因疲劳驾驶导致的注意力分散所致,碰撞左侧护栏可能是常见的疲劳驾驶导致的瞬间意识丧失,向右急打方向盘可能是意识恢复后的紧急避险行为。另据调查,涉事车辆为二手三菱扶全车,使用年限超过13年,高于该类车辆11年的平均使用年限,车辆未安装行驶记录仪,也未安装侧安全气囊,制动系统有隐患嫌疑[3]。

2 调查处理和整治情况

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警察、交通运输、旅游、劳动监察等部门分别按照职责,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和整治等工作。

车辆损坏情况

2.1各部门立即启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事发当日,地方警署即成立搜查中心,以过失驾驶致人死亡罪名义立案,控制涉事运输公司、旅行社责任人,搜查相关人员住所,及时固定证据。国土交通省认定该事故为“特定重大事故”,组织开展事故原因的深度调查,并指定下属的营运机动车事故调查委员会5名调查员和受害者接收医院的6名职员协助警方开展调查。观光厅、厚生劳动省也分别就相关公司遵守旅游管理规定、劳动时间规定等的情况启动实地调查。

2.2开设公众咨询告知窗口

启动公共交通事故受害者支援室,重点向受害者家属及公众提供事故进展和对策情况方面的咨询和告知服务。

2.3及时向社会公开事故信潠

警方及时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公布最新证据、事故调查进展等信息,广大新闻媒体纷纷设专题跟踪报道事故进展,专业人士也根据现有资料发表看法、科普交通安全知识,引起社会持续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如关于事故车辆可能存在的制动不足隐患,民间专业人士从多个角度分析导致制动不足的原因,参与讨论的网民人数众多。

民间专业人士分析制动器热衰退导致的制动不足机理

民间专业人士分析制动液汽化导致的制动不足机理

专业人士根据车内制动踏板、制动指示灯等分析制动系统维护情况

2.4吊销涉事公司营业许可证

调查发现,ESP运输公司存在33处违反《道路运输法》的行为,监管部门于2月19日举行听证会,吊销ESP公司营业许可证,并要求公司管理者两年内不能获得营业许可[4]。

2.5组织行业内的查处整顿

交通运输、旅游、劳动监察等部门分别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行业内查处整顿行动,持续时间近1个月。国土交通省除开展全国随机检查外,重点检查曾有违法行为的包车运输,并详细公开了对165辆车的检查结果:

(1)共发现66辆车存在违法行为。

(2)主要违法行为是不按规定制作和使用包车路线计划,运输公司和旅行社不按规定签订书面运输合同,驾驶人不按规定填写行车日志,运行管理者(企业安全员)不执行对驾驶人的“点名”制度等。

(3)超过50%的违法行为集中于车辆数不足20辆的运输公司。

(4)日本客运协会会员的运输企业违法数较少,占23%,非会员企业违法数占77%,涉事的ESP公司也为非会员企业。

(5)日本70%包车客运企业存在驾驶人短缺的情况,使得驾驶人驾驶时间延长、难以有效休息。

针对以上情况,日本政府拟考虑以下政策措施:一方面修改提高客运准入门槛;另一方面鉴于2000年日本降低客运准入门槛后,规模较小的客运公司增长井喷,但只有约48%的新增公司加入了客运协会,日本拟出台措施,引导更多公司加入协会。

交通运输部门在警察的配合下开展旅游包车检查

3 事故暴露出的问题

事故集中暴露了日本道路客运业存在的恶性竞争严重、客运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驾驶人安全管理隐患以及媒体应对纰漏等方面的问题。具体如下:

3.1道路客运企业恶性竞争严重,安全投入难以保证

近十多年来,赴日国外游客增长迅猛,加上日本经济下行严重,方便、价廉的道路客运成为民众主要的旅游出行方式。为满足道路客运需求,也为提振道路运输业,日本于2000年开始放宽了对道路客货运行业的准入需求,新法令规定自有5辆以上车辆,即可申请开展客运业务,导致客运公司数量大幅增加。仅2000年到2012年之间,旅游包车公司从2864家增加到4536家;由于新增客运公司数量增长过快,且大多规模较小,导致旅游客运市场恶性竞争严重。从国土交通省抽查情况看,为规避政府监管,旅游包车公司将运费的一部分以手续费名义返还旅行社的情况普遍存在,廉价小旅行社和旅游包车公司之间的违规情况更甚。本次事故中,滑雪游客三天一夜或四天两夜人均缴纳的所有费用仅约合人民币700元到1100元之间,旅行社收取上述钱款后,向旅游包车公司支付的包车款约为1万元人民币,远低于1.5万元人民币的官方指导价[5]。恶性竞争带来了两种不利后果,首先,为节省时间和住宿费用,旅客大多选择“夜间行车、白天旅游”方式,增加了安全隐患,日本此次事故发生在凌晨2点左右,2012年日本群马县发生的一起造成7人死亡、39人受伤的旅游客车事故,也发生在凌晨4 时40分。其次,旅游包车公司普遍降低安全投入,安全隐患突出[6]。如本次事故调查发现,旅游包车公司为降低成本,存在延长驾驶人工作时间、未向驾驶人提供符合条件的休息场所、驾驶人培训投入不足、使用老旧车辆等问题。

3.2客运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

涉事的ESP公司拥有7台客车,于2014年4月取得道路运输许可。调查发现,该公司违法情况较多。事故发生前两天,即因在驾驶人入职前身体检查、发车前驾驶人身体和饮酒情况确认等方面存在漏洞而被处罚。事故后的检查发现,ESP公司存在33起违法行为。事故中暴露出来的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情况主要表现在:

(1)运行管理者(安全员)制度未落实。运行管理者未按规定在发车前对驾驶人的健康、睡眠状况进行检查确认;驾驶人擅自将既定的行车路线由高速公路改为山区道路,运行管理者未及时发现和制止,未按规定向驾驶人告知当日行程及沿线情况,也未在途中执行了解驾驶人健康、休息和行车状况的“点名”制度。

(2)旅客安全告知制度未落实。未按规定通过网络、手机、车内告示和广播等方式,向旅客告知客运企业、实际运行线路及里程、上下车地点、行车时间、驾驶人配置、客运安全协议等内容;也未提醒乘客使用安全带,违反高速公路客车旅客必须使用安全带的规定,导致众多旅客因未使用安全带而被甩出车外伤亡。

(3)未按规定与旅行社签订书面的客运合同。

(4)该公司还存在违法延长驾驶人工作时间、未向驾驶人提供符合条件的休息场所、“驾驶指示书”未写明详细行车路线(仅标明起讫点)、驾驶和休息台账缺失、行驶记录仪未放置记录纸、伪造行车资料等违法行为。

3.3驾驶人安全管理存在隐患

主要存在以下隐患:

(1)日本2004年之前大型车驾驶人培训和考试用车辆为车长不足9米、车重不足8吨的“中型车”(2004年之前该类车划分为大型车,2004年之后划分为中型车),导致涉事驾驶人虽然获取了大型车驾驶证,但不熟悉大型车驾驶,日本也未要求相关驾驶人回炉再培训。

(2)运输公司对驾驶人的培训规定缺乏细则。驾驶人土屋入职时曾表示不熟悉大客车驾驶,但只接受两次简单的培训后就驾驶大客车上路。而所谓的培训,也仅仅是在另一名驾驶人的陪同下行驶一段路程,即被陪同驾驶人鉴定为“培训合格”。[7]

(3)老年驾驶人安全隐患突出。日本大客车驾驶人平均年龄已由2002年的45.6岁增长到2012年的48.5岁,且60岁以上驾驶人比例高达16.4%。警察厅事故数据显示,2014年65岁以上营运客车驾驶人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为38起,比2005年的16起增长了130%[8]。

3.4鉚体应对方面存在纰漏

警方最初公布死亡人数为14人,随后又更改为15人,公布的车辆时速也前后不一致,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诟病。同时,部分媒体在Facebook、Twitter、博客上公开死者照片,以及引用图片时不标明出处等行为,引发了网民一系列关于报道侵犯肖像权、人身权、隐私权、著作权、广告权等的争议[9]。

4 对我国交通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

日本旅游客运面临的客运量增长迅猛、恶性竞争严重、企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监管成效不显著等问题,与我国非常相似,结合日本经验教训,对我国旅游客运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4.1对旅游客车进行重点风险防控

在经济下行和民众旅游出行增多双重因素影响下,旅游包车行驶里程也会增多。旅游包车线路不固定,监管难度大,且驾驶人对线路、车辆、天气和环境不熟悉,非常容易酿成事故,并且旅客以老人和学生为多,事故非常容易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建议对旅游客车进行重点风险防控,尤其是应当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长途客运车辆“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或实行接驳运输”“严禁夜间通行达不到安全通行条件的三级以下山区公路”等规定。

4.2加强旅游客车运行的过程监管

旅游客车安全隐患大、事故后果严重,紧靠事故后的追责难以显著提升监管成效,必须执行严格的过程监管。日本针对客运车辆的以下精细化管理制度值得借鉴:(1)运行管理者制度,包括出车前驾驶人健康确认、行车中沿线路况和天气等的安全告知,以及通过“点名”督促驾驶人反馈行车和自身情况等内容;(2)旅客安全告知制度,通过网络、手机、车内告示和广播等方式,向旅客告知客运企业、实际运行线路及里程、上下车地点、行车时间、驾驶人配置等内容,并提醒乘客使用安全带;(3)企业驾驶人培训制度,除日常培训外,要求企业对新聘任驾驶人进行实际行车培训,以便其熟悉车辆、路线状况,掌握常见行车状况的应对技能。

4.3事故信潠公开应主动、及时、准确

主动及时公开事故信息,既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和理解,也是督促其他相关部门开展源头治理的重要手段,更能引导民众开展广泛的讨论,增强民众交通安全意识和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公布的信息应当准确,这样事故后民众对政府的“容忍度”就会降低,公布前后不一致信息,容易使群众找到情绪的宣泄口,进而诟病事故调查和处理部门。

[1] スキーバス転落 14人死亡、27人けが 乗客の大半10~20代 長野·軽井沢のバイパス[R]. http://www.sankei.com/affairs/news/160115/ afr1601150009-n2.html

[2] “転落直前は時速96キロ 軽井沢のバス事故”. 朝日新聞デジタル. (2016年2月12日17時13分)2016年2月12日閲覧。

[3]制御困難、100メートル以上か[R]. h t t p://m a i n i c h i.j p/a r t i c l e s/2 0 1 6 0 1 1 8/ k00/00m/040/093000c .

[4] 株式会社イーエスピーに対する事業許可の取消処分について[R]. h t t p://w w w.mlit.g o.jp/re p o r t/p re s s/ jidosha02_hh_000230.html

[5] スキー夜行日帰り「過酷」 競争過熱、足りない運転手[R]. h t t p://w w w.a s a h i.c o m/a r t i c l e s/ ASJ1H5R8CJ1HUTIL048.html

[6]運転手の高齢化と労働環境悪化「かなりひどい」 事故の温床?スキー客減少で価格競争[R]. http://www.sankei.com/affairs/news/160117/ afr1601170033-n1.html

[7] “バス事故 会社「技量確認はドライバー任せ」”. NHK. (2016年1月19日20時31分) 2016年1月20日閲覧。

[8] “高齢運転手のバス事故 10年で2倍以上に”. NHK. (2016年1月22日17時56分). オリジナルの2016年1月23日時点によるアーカイブ。 2016年1 月23日閲覧。

[9] スキーバス転落事故で起きたソーシャルメディアの顔写真「引用」報道への批判[R]. h t t p://b y l i n e s.n e w s.y a h o o.c o.j p/ fujisiro/20160117-00053510/

Enlightment from tourist bus accident in Nagano Prefecture of Japan on January15, 2016

ZHANG Y愀渀愀渀,ZHOU W攀渀栀u椀
(Road Traffic Safety Research Center of the Public Security Ministry, Beijing 100062, China)

The severe coach rollover in Nagano Prefecture of Japan on January15,2016 caused 15 death and 26 injuries, making it the most devastating traffic accident in Japan for 3 dacades. Based on the open information,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causes and investigation process of the accident, studies the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s exposed in the accident, with the intention of giving some enlightment to our tourist bus management.

Tourist bus; traffic accident; safety management

猜你喜欢
客运行车客车
地铁运营非正常行车组织及要点相关阐述
浅谈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驾驶技术
一件难忘的事
客车难改下滑颓势
金龙客车的不凡履历
客车市场进入寒冬?
宁波城乡客运变革催生新商机
公路客运安全
基于Cruise的纯电动客车动力系统匹配
调度调整在地铁行车组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