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

2016-08-15 08:15郑攀
人间 2016年22期
关键词:运动性生理羽毛球

郑攀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

郑攀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围绕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概念,结合羽毛球专项特点,探究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现象,分析影响因素,更好地指导运动员适应大强度大负荷的比赛训练。目前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概念定性仍存在争议,对于疲劳的神经心理机制研究不足,虽然有心理学的维度做支撑,但结合项目特点研究不足,学科体系还不完善,还介于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交叉综合性发展,缺乏学科理论指导,满足不了运动实践的需要;不足也是努力的方向,现有研究不仅涉及多学科理论知识的借鉴和应用,而且也在尝试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方法,形成综合多元的知识框架,也便于相关问题的探究。

羽毛球项目,竞技运动,运动性心理疲劳

对于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的理解,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张力为在其文章《心理疲劳与生理疲劳的区分及其意义》中指出,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重点在高强度训练和高压力竞赛情景中的运动员,他得出运动员在应对内源性压力和外源性压力时,心理资源及生理资源被不断消耗而没有得到及时补充时所出现的心理机能不能维持原有心理活动水平即心理机能下降的现象,具体表现在情绪维度、认知维度、动力维度、行为维度和生理维度的改变上。强调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产生过程中可能存在着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心理疲劳的可感觉阈限[1]。张忠秋于在2011年第2期的《中国体育教练员》期刊中指出运动性心理疲劳是由于运动员长期集中于重复性的单调且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情况下所造成的一种心理不安和疲劳感。他强调,心理疲劳应更加注重对运动疲劳下心理状态的研究[2]。张忠秋做出的概念定义与颜军(1992)做出的定义是相符的,说明两者在这个概念上认识是比较一致的。刘方琳等人(2004)对心理疲劳在性质上做出两种划分,即为真性心理疲劳和假性心理疲劳,指出前者是伴随着过度训练引起的生理疲劳而出现的,是一种真实的心理上的疲劳感和无力感;而后者则主要是由生理疲劳以外的其他因素造成,包括常规训练竞赛因素和常规训练竞赛以外的因素[3]。日本学者中西光雄的定义心理疲劳,是由于进行工作(运动)使工作效率降低,出现疲劳感及身心功能处于降低状态的现象。

以上是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着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定义,对于概念定性上仍有一定的争议,由于神经心理学发展的局限,有关仪器和测量手段条件有限,实验变量因素复杂,被试者主观变化大,大多是在现有医学生理知识和运动竞赛训练经验基础上的分析,都提到了运动训练方式方法简单重复,生理心理资源消耗过大,突出表现在心理上的情绪波动大或者主观感应比较强烈。评定心理疲劳的指标和方法归纳出3类包括观察评定、主观感觉评定、客观指标评定,具体内容包括教练员通过训练或者比赛进行观察运动员的行为表现和情绪态度变化,做出经验的判断;主观感觉评定有POMS心境量表,主观体力感觉等级表RPE,马斯拉奇心理疲劳量表MBI,运动员疲劳问卷;客观指标评定有计算机化的内隐认知实验,脑电图,闪光融合频率FFF4,反应时RT,两点阈,体温测量[4][7]。在已查询的有关羽毛球运动的运动性心理疲劳文献时,发现现有研究资料不足,多是对于心理疲劳的定性研究或者是生理疲劳相关维度分析,定义宽泛界限不明,理论上的分析居多,专项结合不足。在林玲,张力为(2007)的《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一文中,提到国内外体育界对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认识主要局限在教练员的经验判断和运动员的主观体验层面上,有的是套用其他研究领域的相关理论,比如心理耗竭、过度训练综合症、慢性疲劳综合症等,为此在分析运动性心理疲劳现象时存在着局限性[5]。

结合羽毛球专项研究时发现现有球类研究中网球、乒乓球相关文章较多,甚至是只有关于生理疲劳的分析,心理疲劳的产生有其生理机制,在相关项群中也可以找到共性。在王璐、刘建军、闫敏娜《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及恢复方法》中指出了在羽毛球运动中由于运动员要做出连续不间断的起跳、移动、跳跃及前后场区不断的跑动,随着竞赛白热化和运动员体力的消耗,这就要求运动员要高度集中注意,同时身体快速做出反应,强度负荷随着不断增大[6]。有关文章也论证了产生疲劳的因素包括:运动训练内容及手段,机体运动中的能量损耗,生理生化改变如血乳酸堆积,脑的保护性机制,运动所处的周围环境影响,同时指出了心理变化的影响,可能存在于在运动中产生疲劳的过程性,阶段性特征及情绪反应等的显性表征[6][9]。

总结

目前关于专项运动员的运动性心理疲劳研究还不足,学科交融不足,知识体系还需不断完善,对于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的定性上仍然存在争议,研究方法,检测手段仍旧落后于运动实践的需要,理论和条件的局限性迫切要求在借鉴其他学科领域成熟的理论基础上,紧密结合专项特点,整理归纳问题特征,多实践分析与理论探讨,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进展和检测仪器的产生及运动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建立与完善,有关心理疲劳的研究也将会实现突破。

[1]张力为.心理疲劳与生理疲劳的区分及其意义[R].运动心理学研究最新进展.

[2]张忠秋.运动性心理疲劳成因及其调节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1,(3):16-20.

[3]张方琳,张力为.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定性探索[J].体育科学,2004,24(11):37-44.

[4]金湖,吴家舵.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研究概况[J].体育科研,2005,26(3):59-61.

[5]林玲,张力为.运动性心理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524-531.

[6]王璐.刘建军,闫敏娜.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产生原因及恢复方法,2013,35(3).

[7]张连成,张力为.运动性心理疲劳的监控方法[R].2007年全国运动生理学大会论文,2007,69-71.

[8]毕晓婷,张力为.运动性心理疲劳成分的动态变化及其归因[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5):408-413.

[9]张力为,林玲,赵福兰.运动性心理疲劳:性质、成因、诊断及控制[J].体育科学,2006,26(11).

G804

A

1671-864X(2016)08-0287-01

郑攀(1991—),男,汉族,山西省河津市人,无职务,体育硕士,成都体育学院运动系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

猜你喜欢
运动性生理羽毛球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羽毛球
语言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打羽毛球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飞行的羽毛球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一个元素的面孔” 两位大家的灵魂
运动性血红蛋白降低的机理及营养防治
1/8德国人有“生理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