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生之舞》的创作手法分析

2016-08-15 08:15李吉兴
人间 2016年22期
关键词:大调蒙古族手法

李吉兴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浅析《生之舞》的创作手法分析

李吉兴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当代风格化作品成为主流,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是传承蒙古族艺术文化的重要环节。钢琴以其宽广的音域、收放自如的音响效果等原因被作曲家喜爱,它能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情感与所思所想,并且是最理想的多声乐器。《生之舞》作为蒙古族风格的‘新音乐',对其创作手法及结构分析和对其创作思想与艺术风格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对于我们学习者积累创作素材,提高作曲技术具有很大的理论指导作用。对于弘扬蒙古族音乐文化推动蒙古族音乐创作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生之舞》;色彩和声;音列;蒙古族风格

一、作者简介及作品创作背景

(一)作者简介。

贺希格图(温泽)1967年生人,蒙古族作曲家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博士,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大学音乐联盟理事。曾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萨日纳”奖“五个一工程”奖作品《生之舞》于2007年在上海之春“圣卡罗杯”全国钢琴作品大赛中获入围奖。

(二)作品创作背景。

《生之舞》是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贺希格图于2007年创作的一首优秀钢琴作品。作品运用了色彩化的和声及创新的音列等西方创作手法,并加入蒙古族风格化特点,表现了大地复苏、万物生机盎然的音乐形象。全曲为三部性曲式结构,变奏的创作手法贯穿始终。

二、音乐创作手法及结构分析

(一)主题材料。

这首钢琴的主题材料运用的非常集中精细,一共包含三个主题材料,其中第一个音乐主题材料中,创作了一个蒙古族短调儿歌的音乐主题,用现代的创作技法将五声性羽调式的五级音降低半音,使原来具有很浓厚传统民族风格的音乐主题有了新的艺术形象。

谱例1:

第二个音乐主题材料中,运用了具有蒙古族特色,发源于科尔沁的安代舞中《奔波来》的节奏动机。节奏动机在第二主题中用八度音程进行的左手伴奏方式,表现出具有舞动性,乐观性,轻巧且有灵性的效果。

谱例2:

第二主题的旋律用降五音的音块加上具有科尔沁安代舞的舞蹈性节奏,表现了大自然万物复苏,生气盎然的音乐形象。

谱例3:

第三个主题是在第一个主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音型加密变化发展而来的。运用移调的发展手法将降E大调的主题移到下行小三度的C大调上在回到降E大调再移到上行大三度的G大调上(G大调是C的属调)最后回到以降E大调为主的主题上。体现了作者创作手法的高超和思维的缜密性。

(二)调式调性。

20世纪末期的80年代开始,中国作曲家进行音列 泛音列的研究与应用,也有很多作曲家对传统的五声性调式音阶进行变形改造的试探,这部作品就是将民族五声调式进行改音试探。将主题1的主旋律中D音降低,与和声织体中还原D进行组合,形成的完整的主题。这部作品运用的是双调性的形式来表达作品的。在A部主题3的织体中也有双调性的材料。旋律声部在C调式上进行而左手伴奏在F调上进行。

(三)节奏节拍。

这首钢琴作品的节奏多样化,因为变奏手法的大量应用对主题中节奏的变换起决定作用。主题旋律的八分音符加四分音符的组合,组织成为的主题简约而不简单,在再现部的主题变化中变成十六分音符加四分的组合 左手变成小三连音加四十六的快速的活泼的主题性格。节拍由引子开始的2/4拍进行到74小结变为6/8拍再到2/4拍的进行模式进行的。

(四)和声构成。

A部中主题1的和声是由于小二度音程的碰撞,产生一种特殊的音响效果,此主题就是用二度的非传统和声写作而成的。

(五)织体类型。

再现部主题运用了性格化织体中的“主题并列的写法”。

三、作者创作思想研究

音乐主题由两个不同的音乐形象构成,第一个音乐形象类似蒙古族民间童谣,在旋律发展中加入降五级的音,使音乐产生新的风格形成新的音乐语言,并加以器乐化,其旋律简练,明朗,赋予顽皮、诙谐幽默之感,同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达到艺术创新。

第二个音乐形象取决于蒙古族安代舞的节奏动机,具有舞动、欢快、嬉戏和歌唱性的特点。在乐曲发展的过程中两个主题交相辉映,或动、或静、或唱、或跳,非常形象的刻画出大自然中那些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又充满希望的画面。

这首钢琴作品用三部性的曲式结构加入具有特色的变奏手法和现代的和声技法,再加有复调性思维的创作,让作品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民族风格特点。

[1]桑桐著、《和声学专题六讲》[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年8月第一版。

[2]贺希格图著、《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创作随感》[J].2014年第一期《音乐创作》。

[3]龚晓婷著、《熟悉中的惊奇》[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3年2月第一版。

[4]夏中汤著、《曲式与作曲技法》[M].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0年6月第一版。

指导老师:金克日▪铁宏

G64

A

1671-864X(2016)08-0230-01

李吉兴 (1992-2-),男, 蒙族,内蒙古通辽市,研究生在读,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级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研究方向:作曲理论与教学

猜你喜欢
大调蒙古族手法
层递手法
画与理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G大调随想曲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七步洗手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谈和声配置中大调Ⅱ7和弦的应用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