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情景与小班幼儿情绪体验的关系研究

2016-08-15 01:25许欣上海市普陀区康泰幼儿园
新课程 2016年5期
关键词:小班情景运动

许欣(上海市普陀区康泰幼儿园)

运动情景与小班幼儿情绪体验的关系研究

许欣
(上海市普陀区康泰幼儿园)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指出:“幼儿运动课程必须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身体运动的兴趣与需要,使他们在基本运动能力、体质、心理素质和适应环境方面得到发展,为其终身的健康体质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期课改强调培养幼儿对运动的兴趣,积累运动经验,体验运动乐趣;强调幼儿体质的增强和综合运动能力的培养。在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并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强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进行锻炼,开展各种富有趣味的运动;强调在运动中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而以往我们对运动的“狭隘”理解只停留在所谓运动就是培养幼儿的运动技能,增强幼儿的体质。通过二期课改的学习,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良好的运动不仅能增强幼儿的体质,还能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发展,让幼儿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并增强幼儿的信心,使幼儿变得更积极、主动。因此,“运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兴趣,体验运动快乐,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为教师在开展运动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一项值得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

现今的教育,注重幼儿身体健康的引导与发展,而忽略了心理健康以及心理情绪体验对身体运动的重要性。在运动中注重幼儿愉悦情绪的体验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因为任何活动有了兴趣就有动力,有了动力就会去实践,才有可能体验活动所带来的快乐,才会有利于幼儿健康发展。

布鲁纳曾经说过:“任何教学形式都没有情景教学来得直观、深刻。”可见,情景化和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对幼儿习得知识、掌握经验、养成习惯等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小班幼儿来说,则显得尤为适当。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直观形象思维占首要地位,情景化游戏化的教学更能让幼儿进入情景、进入角色,以游戏的形式轻松地达到教育目标。在运动中也同样如此,在情景化的环境创设中,先让幼儿具有一定的情绪体验,然后通过游戏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虽然关于幼儿运动研究的内容不少,但涉及二期课改背景下小班年龄的运动研究较少。因此,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运动情景创设,而是一种情景游戏相融的更为立体、开放、整合的教学手段,及它与幼儿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切实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能力和健康个性品质的形成。

为了全方位了解小班幼儿运动与能力发展的基本情况,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我从教师与家长两个角度设计了调查问卷,各发放50份,总计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有效。通过整理、归类,具体分析如下:

一、小班幼儿运动与能力发展情况分析

1.小班幼儿基本动作发展迟缓

基本动作主要指走、跑、跳、钻、爬、投掷、平衡、攀登等动作。而在问卷中94%的家长与91%的教师一致认为,小班幼儿普遍基本动作发展迟缓,走路摇摇晃晃,有些孩子甚至不能独立完成;很多孩子不会双脚离地跳跃等等,这些对幼儿运动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和影响。

2.幼儿对运动的兴趣不明显

兴趣是激发幼儿运动的最根本动因,也是其情绪体验的重要因素。问卷显示,76%的家长认为小班幼儿不善于运动,对运动的兴趣还未形成;83%的教师认为幼儿进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后,对运动逐步产生了兴趣,但每个幼儿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与运动能力发展不均衡,导致兴趣达成度也不同,总体表明,幼儿对运动的兴趣不明显。此外,94%的家长和89%的老师都表示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受运动器具影响,色彩鲜艳、有声音、会动的、大型的运动器具幼儿普遍较感兴趣,而对于其他的运动器具或运动缺乏兴趣。

3.教师对小班运动组织与开展的能力缺乏

问卷显示,95%的教师没接触过小班幼儿,对其年龄特征与动作发展特征缺乏了解。94%的教师提出不知道如何组织与开展小班幼儿的运动,对活动开展的方法与途径研究缺乏,能力缺乏。

二、小班幼儿运动与能力发展情况形成的原因分析

1.家长过于保护

调查发现,幼儿家庭组成结构多数为4+2+1,造成了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团团转的现状,怕孩子跌了、摔了,不愿放开孩子的手,特别是老年家长。82%的家长表明,对于孩子不愿意走路或爬楼梯或奔跑等要求,基本上都得以满足。

2.家长教师观念没有及时更新

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所以大家都知道智能的发展很重要。从问卷中可以看出,73%的家长一味追求孩子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而大大忽视了孩子的健康问题,忽视了运动的重要性,导致了孩子对运动的兴趣、能力的缺乏。又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安全尤为重要,87%的教师害怕幼儿在运动中有什么闪失,集体活动较多,选择的内容较枯燥乏味,幼儿没兴趣,也没有积极的情绪体验。

3.社会资源的缺乏

调查发现,我们幼儿园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城市居民,早上出门,晚上回家,除了在小区里转转,其他时间都是在几十平方米的活动空间中度过的,这就局限了运动的内容。

另外,现在的社区对老人的活动空间逐渐重视与丰富起来,但是对幼儿阶段的孩子缺乏环境的创设、资源的提供,造成孩子们无处可玩、无处可运动,这样对幼儿运动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力。

4.幼儿园运动活动课程形式单调

通过问卷调查,89%的教师都表明,如今幼儿的运动只有区域运动或户外运动,很少开展高结构的运动,因此,对组织开展集体运动能力缺乏。

5.运动活动硬件设施缺乏

93%的教师一致认为,幼儿园缺少开展集体运动的器具与材料,特别是适合小班幼儿的教玩具。此外,集体运动需要较大的活动场地,因此造成教师很少开展集体运动,组织活动能力逐步下降。

三、小班幼儿运动中运用游戏情景的成效

选择本园2014年9月入园的80名小班幼儿为实验对象,根据研究方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情景游戏教学,一年后,对实验对象的若干情绪体验进行了实验前后的比较分析,通过数据统计,科学合理地验证此课题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1.实验前后测试结果比较

表1 幼儿运动积极情绪的比较(观察)

从表1可见,在“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乐意尝试每个运动内容”方面,幼儿实验前后测试有显著差异,而其他方面有极其显著的差异。说明幼儿运动积极情绪有显著提高。

表2 幼儿运动情绪稳定性的比较(观察)

从表2可见,在“摔跤或碰到困难不哭不叫”方面,幼儿实验前后测试有显著差异,而其他方面有极其显著差异。说明幼儿运动情绪的稳定性有显著提高。

表3 幼儿运动能力的比较(测试)

从表3可见,在“乐意尝试不同爬的方法”“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方面,幼儿实验前后测试有显著差异,而其他方面有极其显著的差异。说明幼儿运动能力有显著提高。

2.结果分析

(1)创设游戏情景,让幼儿积极主动地运动

●创设自主选择的运动游戏情景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活动的特点是幼儿在游戏中创造了一种“想象的情景”。要有效地提高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应该遵循游戏活动的这一显性特征,幼儿园运动场景的情景化为幼儿运动提供了“联想的场景”,既能使运动呈现出显现的游戏功能,又能使一些运动技能隐含其中。游戏的场景有效地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让幼儿在运动中体验快乐,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体能,有利于充分调动幼儿自主运动的欲望。

●创设童趣盎然的运动游戏情景

运动游戏情景的创设能让幼儿在运动中得到满足,是激发幼儿运动兴趣的关键。提供的运动游戏情景要丰富、有趣,从外观上能吸引幼儿。运动游戏情景与幼儿运动呈动态互动状态,运动中孩子们有成功的体验。教师将运动游戏赋予故事性,让幼儿不再是简单地练习某一动作,而是自发地投入到所创设的故事环境中运动,这其中故事情景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如:掷沙袋,对于幼儿这一动作略显枯燥乏味,简单地投掷并不能引发幼儿的兴趣与热情。我们将这个动作创建于幼儿所熟知的动画片《奥特曼》上,将绘制好的怪兽贴于墙上。在投掷活动开始前,叙述一个故事引起幼儿兴趣,以故事为载体,让幼儿成为故事中的主角,自发用沙袋左右开攻打倒怪兽。这一故事性的运动游戏情景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协调性,达到运动锻炼的目的,同时又激发了幼儿的正义感。

●创设直观形象的运动游戏情景

户外运动活动的特点是幼儿自由度大,特别在幼儿分散活动时,运动游戏情景的直观性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年龄越小此现象越明显。所以,对于幼儿我们要让他们能够同时通过视觉、听觉、感觉的直观感受来进行思考。通过感性认识和直觉思维达到发现和运动的目的。同时使其形成一种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记忆的东西,与每一个直观的表象和抽象的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游戏情景的创设与游戏情节的展开,形成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思想过渡,满足幼儿好奇心,激发幼儿自主运动的兴趣。如,我们充分利用户外操场上一条蜿蜒的小路,提供装有水的可乐瓶,一休哥的头饰等用具,让幼儿看到运动器械后,回忆起动画片中一休抬水的情景,产生相关联想,明确此运动情景的活动内容和具体要求,这样的运动游戏情景的创设有利于幼儿自主选择、自主运动,同时也能培养幼儿探索、发现与联想的能力。

●创设安全且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游戏情景

提供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游戏情景,同时要符合小班幼儿现有的运动力,让幼儿既获得成功又受到挑战。自主选择的运动相对比较分散,整个运动游戏情景的创设以幼儿安全为前提,要确保幼儿在自主选择活动的过程中的安全性。首先,器械的提供及场景的布置一定要牢固安全,在维修、增弃、消毒等方面形成常规制度。大型运动器械一学期维护一次,一月消毒一次;小型运动器械一学期增弃一次,一周消毒一次。其次,在人员配备上要充分,运动器械有专人保管,幼儿户外活动时确保每个场地有教师或保育员负责看护指导。

(2)借助语言情景,让幼儿轻松愉悦地运动

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这一点对小班幼儿来说更为明显。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他们都会积极地模仿,教师在运动中情绪体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活动状态。因此,教师在和幼儿共同运动时,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夸张准确的动作、积极丰富的表情等方式来激励幼儿主动投入到运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在运动前,教师采用猜谜、儿歌、故事等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出活动内容

以积极的情绪引发幼儿对活动内容的兴趣,激发幼儿尝试的欲望,并且幼儿在儿歌的帮助下能立即进入角色,更加大胆地模仿各种动作,幼儿在老师积极情绪的引领下兴趣激昂。特别是对小班孩子来说,他们的思维存在于行动中,这种活动前,教师语言、情绪的支持,使孩子感到老师就是好朋友,会轻松愉快地投入活动,更有利于提高他们活动的质量。例如,一次我准备带孩子们去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就说:“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个小客人和我们一起做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偷吃油,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叽哩咕噜滚下来。”接着,我一边念儿歌,一边做起小老鼠偷吃东西的样子,孩子们马上和我一起做起来,还有的幼儿说:“小花猫要来抓老鼠了!”我马上接口:“对了,小老鼠要注意了,小花猫会来哦!”这样一来,既提高了孩子们运动的兴趣,又让他们明确了“我们今天玩什么”。

●在运动中,教师在观察的基础上,及时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和他们进行有效的互动,激励他们更加愉快地参加运动,使幼儿维持良好的运动状态

例如,一次投掷活动,幼儿拿着自制的布球在旁边打大怪兽,因为已经活动了一段时间,他们的兴趣不是很高。于是,我拿起布球就打起大怪兽,并对幼儿说:“来,我们一起来做奥特曼,消灭大怪兽。”这时,他们一下子来劲儿了,一个个抢着打怪兽,并能坚持到最后,玩得也非常开心。从幼儿最初的运动状态来看,他们的积极性不高,对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动作已经没有兴趣。但当老师参与活动后,为活动提出新的要求。再一次激发了幼儿积极的活动,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因此,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观察幼儿的活动情绪,及时地给予支持,以利于幼儿主动活动。

●在运动后,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给予评价,为下一次活动做好铺垫

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展开活动。这样不至于使他们的情绪失落,也为以后的活动做准备。可以了解幼儿的需要,也可以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支持性的评价,让他们明确可以怎么玩,还可以怎么玩得更开心。例如有一次玩大型玩具,要结束了,孩子们都有些不情愿地离去。对我说,“我还想玩。”我也用夸张的表情对他们说,“其实,我也想带你们再玩一会儿。可是,我们得回去想一些还要好玩的办法,等想好了。我们再来玩,好吗?”孩子们都高兴地说,“好的。”在回教室的路上,我就请他们说一说,你想怎么玩。有的说想在大型玩具玩捉迷藏,有的说想在草地上滚来滚去……我也同意他们的想法。翘起大拇指说,“这些办法真好,我们下一次一起来玩。”同时,也对个别幼儿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小朋友,下次玩可别忘了擦汗。”“××小朋友,下一次找一个好朋友玩还要开心有趣呢!”“××小朋友,下一次玩的时候要走得慢些。”孩子们都欣然答应了,情绪也非常好。

由于是小班幼儿,平时我设计的运动还常以小动物贯穿整个主题。在练习跳的时候,就扮演小白兔、小青蛙;练习跑的时候,扮演小马;练习钻爬的时候,扮演小乌龟、小老鼠等,孩子们在童话般的情景中既锻炼了身体,又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小班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对运动的兴趣逐渐提高,但活动的目的性差,注意力不稳定,控制能力差,竞赛性游戏和规则性强的游戏不适合幼儿。过多的语言要求、规则限制会使幼儿失去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而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在游戏情景中边说边做,寓简单要求于带领幼儿所做的动作中则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让幼儿玩得开心。

(3)投放合理材料,让幼儿充满自信地运动

材料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直接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幼儿的发展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这说明材料与幼儿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充裕的活动材料,支持幼儿运动的延伸。

●提供符合幼儿兴趣需求的材料,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

例如阳春三月,幼儿经常看到长风公园的风筝飘在天空中,每次都会兴奋地大声喊:“风筝!风筝!”可是,对于幼儿来讲,放风筝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我们一同收集各种颜色的垃圾袋,并在上面画、粘贴各种有趣的图案,有长长的鱼尾巴,有可爱的小动物头等等,最后系上绳子,我们的风筝就完成了。只要有风的日子,我就会请幼儿拉着绳子跑起来,我们的风筝一下子就能飞上天空,幼儿简直高兴得不得了。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老师投放了一定的材料,既能满足幼儿模仿成人的需要,又让他们在大肌肉方面和智能方面均得到了发展,幼儿对运动的兴趣也大大地提高了。

●选择生活化的材料,使幼儿乐意操作

小班幼儿对那些自己熟悉的、真实的、颜色鲜艳的、形象可爱的材料特别喜欢。因此,我针对他们的喜好,把幼儿在生活中看到的、认识的、用过的实物,经过加工后做成他们的运动材料。比如,薯片罐穿上铅丝和小棒就变成了小滚筒,小手帕画上眼睛就变成了小娃娃,小脸盆穿上绳子就成了小拎筒,长袜子塞进海绵就变成了软棍,饮料瓶上贴小动物的头就可以玩打怪兽……总之,要把材料变活,这样才能激起他们对材料的兴趣,进而乐意操作材料。

●提供满足幼儿不同水平发展的材料

根据幼儿发展具有差异性的特点,我们在投放材料中应考虑材料的层次性,使每个幼儿都有成功的体验和自信的发展。如,在投掷游戏中,我设置了大小不同的投掷箱,有的口小些,有的口大些,有的高些,有的矮些,有正的,有斜的……在这些蕴涵着不同要求、不同内容的材料中,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激情昂然,得到满足,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幼儿从多种角度锻炼了投准能力,还有助于幼儿视觉运动能力和运动准确性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幼儿运动的适应能力。

●在材料构建上注重整合性,从而推进幼儿的自主运动

二期课改的运动课程要体现整合性的教学原则,也就是说,运动要体现幼儿多方面的发展。我通过构建整合性的材料,让幼儿与其互动来达成目标。因此,在实践中,我所投放的运动材料的整合性体现在:一是多种运动方式的整合,即一种材料通过不同方式的投放,可以激发幼儿不同的运动方式与材料互动或是不同的材料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操作;二是多种领域内容的整合,即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中,使幼儿的认知、语言、社会情感等方面都得到发挥。

例如,在《给小动物喂食》中,我在地上、树上、大型玩具下、绳子上都放了仿真的食物,幼儿有的弯着腰在地上捡,有的钻进大型玩具捡,有的踮着脚在树上摘,还有的跳起来在绳子上摘。而且,当他们找到食物后,会很兴奋,有的幼儿告诉同伴自己找到了什么食物,有的还会告诉我他找到了哪些食物,还有的幼儿在喂小动物吃的时候,会高兴地对小动物说:“××小动物,我给你吃××。”活动中,教师通过将一种材料以不同的方式投放,激发了孩子们不同的运动方式,有弯腰、下蹲,有跳,有钻等等,发展了幼儿各方面的动作;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对材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与同伴的交往也自然地展开着,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都有了提升。

正是通过创设游戏情景,借助游戏语言,让这些运动器具和材料“活”了起来,使幼儿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例如,在玩滑滑梯、毛毛虫、平衡木时,我让幼儿学做环保小卫士,让幼儿把滑滑梯当做小山坡,把毛毛虫当做小山洞,再把平衡木当做独木桥,让幼儿翻过小山坡,爬过小山洞,走过独木桥栽种一棵小树苗,幼儿一下子非常感兴趣,非常投入。又如,在玩方彩球时,为了让幼儿练习夹物并脚跳的技能,我采用了一个小兔采蘑菇的游戏,让幼儿模仿小兔,一边念念儿歌,一边练习夹物并脚跳,幼儿完全投入其中,积极性很高。再如,“投篮”“运西瓜”“月亮和地球”“赶小猪”等游戏运用的就是一个简单的篮球。游戏情景教学,更有利于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运动,使幼儿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最终形成健康自信的个性。

[1]刘馨.学前儿童体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04.

[2]孟昭兰.婴幼儿心理学[M].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2011-07.

[3]谭星.幼儿园体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3.

·编辑薄跃华

猜你喜欢
小班情景运动
情景交际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不正经运动范
楼梯间 要小心
把美留在心里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