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古典舞的起源与发展

2016-08-15 19:36陈超
戏剧之家 2016年15期
关键词:历史艺术

陈超

【摘 要】中国古典舞是我国传统舞蹈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结合了许多民族传统的舞蹈动作和元素,然后在数百年的历史磨练中经过许多舞蹈工作者的创造和再创造而形成。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特点,进一步剖析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在和艺术风格。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蹈;历史;艺术;特点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164-01

一、中国古代舞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糅合了民俗民间文化的特点,并且经过了漫长的沉淀期,经过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的侵染,形成了一种原生态的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目前留下来的古典舞蹈曲目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曲目,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精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1]。

中国古典舞的历史可以上溯至上古时代。舞蹈的雏形是祭祀,由于古代人民对大自然怀有敬畏,常常要通过祭祀鬼神的办法来祈求太平,在祭祀活动里就会进行舞蹈仪式。这种舞蹈仪式动作简单,内容直接,可以算是古典舞蹈的初始形态。古代宫廷的舞蹈就是来源自此,宫廷的主人为了求福避祸,常常会用进行这种舞蹈仪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从周朝开始至汉、晋、唐代,对于舞蹈有了专门的定义和分类,并且开始走向专业化道路。宋元的古典舞达到巅峰,舞蹈开始逐渐渗入音乐、戏剧的元素,不断丰富。到了清朝,古典舞已经十分普及了[2]。

二、中国古典舞新的舞蹈形式特点

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艺术气质和艺术情感上面。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如果将内心情感加入到表演当中,整体看上去富有感染力,这时候观众眼中的动作不再是简单的动作,而是一种抽象的艺术精神和艺术情感,这种意识其实是艺术的升华作用[3]。

我国古典舞在剧目编排上以传统为主,主要是一些民间故事、历史演义。通过这种编排来展示我国古典文化艺术的内涵气质,这点和戏曲有些相似。比如京剧中有失街亭、四郎探母等剧目[4]。古典舞中,比如《爱莲说》,表演者的神情和形态必须表现出莲花的特点,才能算作成功;比如《扇舞月一青》有诗云“扇起襟飞吟占今,虚实共济舞月一青。气宇冲天柔为济,怜得笔墨叹无赢。月一青传韵韵无形,韵点月一青形在心。提沉冲靠磐石移,却是虚谷传清音呜。”在这个舞蹈中,要通过道具比如一把扇子,舞动时候似扇似剑,非剑非扇,诗画一体,神形兼具,将古典艺术的魅力展示到极致。这种艺术内涵是对古代文化的一种追索,一种窥视。

古典舞身韵讲究由形入神,以形传神。这也是形神训练中的要点。在形与神的配合训练里,学生应该用心去体会这种配合。如果仅仅是动作到位,很规范很标准,机械地完成配合,那么就毫无神韵可言。具体配合训练中,任何一个细微的动作,都要强调神韵的配合,把神韵融入到所有的动作中,这样就看上去具有韵味[5]。比如“提沉”,在做这个动作之前,首先心生意念,脊柱挺直后,意念仍然要继续,这样就会给人一种神韵的味道,从而起到支配动作、延伸动作内涵的效果。

气是连接动作和动作之间的关键要领。古典舞的艺术气质往往讲究连贯、浑然一体,一气呵成。气存在与舞蹈身体内在之中,通过和神的配合,可以让气显得更加自如,具有动态的艺术效果。从观众的角度来看,会产生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比如一个亮相的姿势,有了神的配合,亮相的气势就会显得精气十足,颇有气势力度。如果没有神的配合,这口气就会难以维持,气势上面缺少魄力。在配合训练中,要控制好动作节奏的连贯性,快的地方要一气呵成,干净利索,慢的地方需要气沉丹田,神韵充足。比如在拧身、俯身、仰身的动作完成时,要连贯有神,控制好节奏。

古典舞人物的形象塑造需要精和神的配合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来。比如在表达祝英台化蝶片段的时候,就要牢牢把握精与神的配合,动作上要轻盈,展现蝴蝶的灵巧;体态要婀娜,展现女性的柔美、善良;在化蝶的瞬间,要通过眼神表现出坚毅的,代表为爱献身的勇气,接着转向柔和,总体呈现爱情的浪漫和美好神韵。通过精与神的配合,将人物的形象完美展现,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充分展示古典舞的魅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积淀。古典舞既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又融合了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精华,因此研究中国古典舞的历史和发展特点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燕.刍议舞蹈美学的多样性[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04).

[2]孙颖.中国古典舞评说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3]袁禾.中国舞蹈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5]冯双自.新中国舞蹈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历史艺术
纸的艺术
新历史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