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还原“托举哥”

2016-08-16 09:59文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庄琪
汽车与安全 2016年2期
关键词:托举王涛高峰

文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庄琪



王涛:还原“托举哥”

2014年12月29日,这对于杭州江干交警大队东站枢纽中队的王涛来说,本是普通的一天。在7时30分,他接到出警指令,迅速赶到了艮秋高架三层南向北第一个匝道处,有一根电缆线,从高架桥下垂落在匝道口,堵住了这个交通要道。

当时正值早高峰,再加上这里是交通主干道,来往车辆川流不息,王涛没有想太多,看了一下这根拇指粗的电缆,发现没有电后就拿了起来,举过头顶,这一举就是45分钟,这一幕也被热心群众拍了下来,传到了网上,一下子感动了无数网友。

随后,多家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位“托举哥”的事迹。2015年2月20日(大年初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拼在基层”栏目第一期,也对王涛“托举电缆45分钟,确保交通畅通”的事迹进行了专题报道。

一下子,“托举哥”王涛在全国就火了。

杭州不愧为道德高地,近年来先后涌现出“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爸爸”等先进典型,“最美现象”层出不穷,绝非偶然。

如今,王涛用他的不平凡之举,再一次感动了全国人民。这件偶然性事件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必然?

3月10日,我来到了王涛平时的值勤岗位,用最真实的视角,还原“托举哥”。

与人方便,这是一种快乐

3月10日,早上7点半,我到达机场路天城路口,王涛站在路口,跟我打招呼,他已经上了半小时的班了。当天,杭州市区的气温是3-10℃,多云,风有点大,由于是大清早,气温偏低,我穿了件轻薄羽绒服,抖抖索索的。

王涛擦着鼻涕憨笑着说:“今天是有点冷,不好意思,我鼻子不太舒服!”做了十年交警,鼻炎、咽喉炎这些职业病都缠上了他,只要天一冷,鼻子就会不舒服。

机场路天城路口,是杭州市交警支队的一级值守岗,车流量大、非机动车和行人多,还有一个地铁站(闸弄口站),交通非常繁忙。王涛说,从早上7点开始,这里就是早高峰了,一直持续到9点以后,才会有所缓解。他的主要工作职责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证路口畅通,处理交通事故和查处交通违法行为。

我站在路口不到半小时,他就处理了2起车辆限行、3起电瓶车带人、1起“小龟”(超标电动车)违法通行。

每一位交通违法者,面对王涛,一般都没了性子。因为王涛实在太有耐心了,整个流程滴水不漏,人家急着要走的时候,他还忙不迭地叮嘱几句,“注意安全,慢点开……”

早高峰很忙,时间不知不觉溜到了8点半。这时,有一辆外地牌照的车,因为违反限行规定,被拦了下来。车主说他要去上海赶中午飞往新加坡的航班,现在正急着去拿护照,希望王涛能够体谅一下。

按照规定,限行车辆9点以后才能通行,王涛迟疑了一下后,跟车主说,交通违法行为还是要处理的,可以让车主的同伴先打个的士把护照取来,然后车主可以就近驶离限行区域,还告诉他应该走哪条路,既不限行,又能节约时间。听完王涛的话后,车主的脸上充满了对眼前这位交警的感激。

王涛跟我解释,交警的主要工作是维持交通秩序,但服务群众也是交警的份内事。在执勤中,能够既坚持原则,又帮到群众,与人方便,这是一种快乐。

两个小时的早高峰,王涛处理了不少违章行为。他总是一边认真、耐心、有理有据地解释着,一边还替违章者操着心,担心他们找不着路,担心他们上班迟到,担心他们赶不上飞机……在寒风中,他的心里始终热乎乎地惦记着“为人民服务”。

做好事机会也比其他行业多

早高峰过去后,9点左右,王涛可以到岗亭处休息一会,喝一口水,我也终于有机会可以跟他好好聊一会。

1980年出生的王涛,是宁夏人,单位里的同事形容他是一个地道的西北汉子。2003年,王涛大学毕业后,听表哥说杭州盛产美女,一激动就来了杭州,应聘到一家银行做柜员。性格内向,不善于跟人交流,让他觉得银行的工作不适合自己。就这样,在2005年王涛通过社会招考,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交警。

转眼,就是十年。这十年,他如愿娶了一个杭州妻子,还有了一对可爱的儿女。而他也从原来的不善言辞,脾气急躁,慢慢修炼成如今的擅于调解,性情温和。

王涛说,交警这个工作,最有技术含量的可能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每天跟不同的人、繁杂的事打交道。有时候角色的转换,不仅能帮助他更好地处理违章和纠纷,也让他的心态趋于平和。刚参加工作的时候,遇到一些蛮不讲理、胡搅蛮缠的人,火很容易就上来了,但现在的他会经常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是不是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是不是为了能多踩几脚油门多赚点生活费?……换个角度,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遇到困难找警察叔叔”,我们这一代人自接受教育起,就对人民警察怀有一种特别的信赖。交警可以说是群众最经常寻求帮助的一个群体。王涛说,在工作中,他也经常遇到别人问路,病人求助,以及一些陌生人借钱。

2012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王涛在艮山东路二桥入口处发现一辆爆胎的外地车辆,他陪同驾驶员到附近汽车修理店补胎,付钱的时候,驾驶员发现自己居然忘带了钱包,只好开口跟王涛借了200元。

尽管交警经常会遇到陌生人借钱,但大多是5元、10元的小钱。对于这个借了200元的外地驾驶员,王涛心里也没底。

200元相当于他一天的工资啊!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就在他快忘记这件事情的时候,惊喜来了!两个月后,这位借钱的驾驶员出现了!

这位驾驶员再次来到杭州当时抛锚的地点,虽然在现场没有找到王涛,但他委托岗位上的协勤,一定要把这200元还给王涛。

驾驶员信守承诺,千里来还借款,也让王涛和所在交警中队非常感动。这件事情之后,王涛也开始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执勤前检查一下自己的钱包,以便在别人有急需的时候,能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聊到这里,我也被这位朴实的交警打动了。因为,他相信好人有好报。交警每天要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可以做好事,也可以不做,就在一念之间。但就像他说的那样:“干上交警这一行,做好事的机会就会比其他行业更多,做好事并不是为了求回报,而是能给自己带来一份心灵的平静和快乐。”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谈起让他走红的“托举”事件,王涛自己也很惊讶,他说,其实他的工作比较平凡,“托举”这件事情也很平凡,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人关注。

那么问题来了,这真的是一件平凡的事情吗?

我找到那天的报纸,当天最低气温是3度,早高峰7点半左右的时候,气温应在6度左右,跟我今天采访的温度差不多。

采访当天,我虽然穿了一件薄羽绒服和加绒保暖裤,但经过1个小时在冷风中的采访,我的嘴唇已经变紫,双脚冰凉,浑身瑟瑟发抖。我问王涛,在寒风中保持一个姿势,把一根拇指粗的电缆举起来,坚持45分钟,这挺考验体力的吧?

王涛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的工作职责就是维持交通畅通,遇到这种情况,只要能解决问题,去做就是了。当时,单手举了5分钟后,胳膊开始发酸,然后换另一只手,两只手臂轮换了好几次后,胳膊开始发胀,到后来手臂已经麻木了,我心里也有一点着急。但在早高峰期间,电力抢修车辆和人员能在规定时间内赶到现场,也很不容易,你们也应该表扬一下他们。

吃午饭的时候,我在王涛的单位食堂遇到了东站枢纽中队队长鞠秀杭。他说,王涛这个“托举”事件,可以说是一个偶然性事件,只是刚好被热心的网友拍到了,被放到了聚光灯下。遇到这种情况,可能我们杭州每一个交警都会这么做,因为维持交通通畅,是交警的本能反应,这些本能反应贯穿于每个交警平凡的每一天,也是“托举哥”事件的必然性。

鞠队长还补充说,如果这根电缆线垂在路面,王涛不去处理,就傻愣愣地站在那里,热心群众也拍个照片上传到网上,那负面影响就大了。有时候,“作为”与“不作为”,结果完全不一样。

采访回来,我一直为“托举哥”“杭州交警”这两个称呼感动着,这些朴实、可爱的人对杭州“最美精神”作出了“最美”的阐释。

猜你喜欢
托举王涛高峰
“鸡兔同笼”问题解法探析及思考
Nonlinear excitation of a geodesic acoustic mode by reversed shear Alfvén eignemodes
2019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全女子技巧啦啦操托举类难度动作分析
病毒病将迎“小高峰”全方位布控巧应对
王涛油画作品
王涛 李佳星作品
石庆云
努力攀登文艺高峰
小学数学老师的“托举”对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作用
“长三乙”托举北斗 远征一号摆送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