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美学怀旧下的文化乡愁

2016-08-16 09:04刘晓红
电影文学 2016年15期
关键词:山河故人转型时期

刘晓红

[摘要]贾樟柯的新作《山河故人》像他以往的作品一样,关注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创伤,围绕着一腔满满的乡愁与怀旧展开叙事。影片延续了《三峡好人》一贯的诗意性表达,将一个以县城汾阳为“主角”浓缩下的转型中国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镜头平实却震撼心灵。贾樟柯美学怀旧手法的运用更是将新时期的乡愁扩展为全球化“乡愁”,尽管这种扩展手法的运用并未收到完美的效果,然而叙事空间的拓展让这部典型的“贾樟柯电影”多少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关键词]文化乡愁;美学怀旧;转型时期

影片《山河故人》延续了贾樟柯作品一贯的社会关怀主题,讲述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一个普通家庭充满伤感的变迁故事。对于一个身心浸润着民族历史与文化根基的电影导演而言,将传统的中国式乡村文化表达,进一步拓展到“好莱坞电影式”这样一个国际舞台来表达“文化乡愁”, 导演贾樟柯在叙事空间上的突破性尝试显然缺少了一种跨文化的融入感。

一、转型时期的“县城中国”

贾樟柯的电影文化源于一种社会关怀,他用纪实电影的笔触所蕴藏的“社会关怀”价值一直为人们所赏识。的确,作为一位用电影表达中国文化、表达中国社会现状的导演,贾樟柯的“社会关怀”主题无疑是成功的。在他的纪录式影片中,有关中国社会变迁的镜头几乎随处可见,这些镜头无不深刻体现了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伤感与怀旧,刻画出了中国带有标志性印记的、难以言说的现代化创伤。他的镜头语言表达平实而浑厚,罕有视觉上的冲击,却仍带有心灵上的震撼。《山河故人》从一个三角恋爱故事展开,影片传达出中国社会转型中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一种认知,同时也从更深层面传达出人们对于社会变迁的一种认知。导演贾樟柯用充满温情而又忠实的表达手法,叙述着关于当代中国近20年的历史变迁,甚至对中国未来的走向也进行了“预言”。可以说,贾樟柯的历史视野是开阔的,他的影片带有社会学深度,这种视野开阔度与社会学深度甚至要高于他以往的影片《二十四城记》。

贾樟柯的电影题材往往聚焦在他的故乡山西汾阳——一个小小的县城。或许在他看来,正是这样一个地域,才更充满了中国转型时期所独有的时代气息。汾阳可以作为贾樟柯电影的一个标签化符号,正如一提起高密东北乡就会想到作家莫言一样。汾阳所具有的思想内涵与文化分量,并不能以它自身的地域性大小来论断,它在贾樟柯影片中承载的是历史的思维和关于社会批判的意识形态上的隐喻。在影片《山河故人》中,是汾阳使这部影片被赋予了一种自觉的社会现实关怀与人文关怀,它如果被列为这部影片的主角也不为过。在这样一个具有“典型环境”意义的地方,作为影片故事背景,它抒写了青春,抒写了记忆,更是抒写了梦想的幻灭与失意。影片用纪实化的蒙太奇手法,展现了汾阳的矿区、汾阳的街道、汾阳的人群,贾樟柯透过小小的汾阳县城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大中国,影片自始至终伴随着汾阳历史文化的印记,这也使影片本身具有非凡的社会文化意义。导演通过影片《山河故人》表达了中国社会变迁的“点触”,虽细微却触及内心深处,也更增强了影片浓重的现代化味道。相较于《黄土地》而言,《山河故人》弱化了一种刻意的渲染,用自然的纪实倾向笔触描绘出中国转型时期的现状危机,阐述了一种时代瞬息变化的现代化伤感。影片以“汾阳”作为故事发散点,通过三角爱情故事处处显扬出中国社会变革的汹涌与澎湃,这与故事本身比较而言,社会变革的冲击反而更让观众具有满足性与鼓舞性。当然,在第三段故事中汾阳已不再是作为主角来出现,但显然那个澳大利亚城市其实是作为多年后汾阳的镜像而存在的。

导演贾樟柯运用叙事空间上的变化,表达与探索着关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从充满个体现实生活纷乱意味的20世纪90年代末的汾阳,到2025年的汾阳镜像,影片的色彩基调也由昏暗转为明朗。影片在讲述有关爱情故事的同时也诠释出了中国历史发展体态,从而表达出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创伤与体验。影片《山河故人》通过个体化的境遇分化,表达了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而影片中呈现的悲情故事色彩,也恰恰折射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所特有的社会影像。县城姑娘沈涛因为追求所谓的“幸福”而嫁给了追逐金钱的张晋生,放弃了贫穷的工人梁建军。而后的婚变与昔日情人的患病,让这个曾经徘徊于两人之间的女性感慨万千。在时代变迁中,张晋生无疑是成功的,而工人梁建军则是个失败者。然而胜败又何以限制在金钱范围内来论定。张晋生真的成功了吗?随着年龄的老去,故土的分离,思乡的痛苦没有终结。而梁建军真的失败吗?在人生的最后时刻,还能得到旧爱的帮助,在情感的世界中他是一个胜利者。女主人公沈涛坚强而富有爱心,她站在改革浪潮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作为整部影片的一个总体基调而存在,映射出千千万万被迫转型、被迫适应新的社会发展步伐的劳动者。影片最后,她作为“汾阳”的坚守者,传达出了社会变革视角下历尽磨难的沧桑与伤怀。关于三人之间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汾阳这样一个浓缩了中国社会万千的小县城,作为社会历史变迁的缩影,它的辉煌与“沦陷”再现了那个复杂而又特殊年代的中国,正是“山河不再依旧,故人无处可寻”。

二、贾樟柯式的美学怀旧

贾樟柯影片运用纪实性手法展现了社会变革的洪流,传达出了深邃的具有社会历史文化感的思想与内容,同时也流露出饱含人文关怀的美学怀旧情绪。流行音乐元素的运用是他影片中美学怀旧的特征符号,他善于通过镌刻着时代痕迹的流行音乐来表达大众文化下的现实生活。例如,影片《三峡好人》用了歌曲《两只蝴蝶》,透过现代流行歌曲这样一种穿插性艺术表达,烘托出时代的变迁与现实社会的反应,并且也赋予了该歌曲全新的意义。除此之外,他对港台歌曲的选用同样表达了中国社会变革时期,人们对自身与社会的反思以及变革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力。贾樟柯电影作品中选用的歌曲,往往能够随着影片化平庸为神奇,引导人们去品味歌曲所蕴含的美感力量,去体味影片中人物内心的忧伤。例如,影片《山河故人》中选用了1994年世界杯主题曲Go West和叶倩文的《珍重》,就传达出这样一种心理慰藉。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两首歌曲增加了影片的感染力,进而烘托出中国现实社会人们所受的心灵创伤。

对于影片《山河故人》中的这两首歌曲,或许人们会误以为导演贾樟柯是为了迎合观众消费口味而刻意地在融入消费性的大众文化。不可否认,导演贾樟柯对于汾阳是有感情的,他影片的故事也是在汾阳这块土地上孕育生长出来的,很难不对它充满怀旧之情,也难免会将观众带入到这样一种情绪。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贾樟柯在为表达怀旧而刻意为之,它与当下流行的青春怀旧型消费电影还是有所不同的。与其说《山河故人》的美学怀旧是导演贾樟柯在“故作姿态”,不如说在他的影片中一直蕴含并表现着这样一种美学上的怀旧情绪。不过,与大众文化语境中的美学怀旧不同,贾樟柯式美学怀旧的背后渗透出的是对中国历史的一种人文关怀与个体关怀,它是宏大而深远的,是不同于快餐式样下的大众消费性怀旧的。

贾樟柯运用镜头语言所再现的各种汾阳街景是其影片美学怀旧的又一个特征符号。这一符号表达了他对故乡汾阳的一种特殊的眷恋之情,对围绕在那里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浓厚兴趣与深沉怀念,否则,影片《山河故人》的镜头也不会随意性地对准汾阳的一条街道。各色的生活情境被搬到了大银幕前,从风沙尘土到黑乎乎的矿区环境,从舞狮舞龙到嫁娶、哭丧与拜神,从桑塔纳汽车到迪厅中的劲歌热舞,从人山人海、城镇青年到当下社会涌现的移民潮等,贾樟柯将所有符合影片的因素运用自如,每一个事物都作为他对那段历史的追溯而被呈现。影片力求逼真地再现当年汾阳街道的景观,演绎出纷杂的社会形态下不同人物的迥异人生,折射出多个层次的人生百态。运用这种美学怀旧方法,导演贾樟柯表象上在构筑一个泛有老化记忆的外壳,而本质上是在用审视的眼光、严肃的态度和安静的镜头语言揭开转型社会形态下人物的苦痛人生,这是一种真实的纪实性表达,能够让观众很快地明白并融入历史的洪流中。无论是怀旧歌曲的选用还是力求逼真的街景再现,都只是一个表征符号而已,其背后的创伤才是人生真实的写照。

导演贾樟柯的美学怀旧表达还在于对于故土汾阳所映射出的这样一个特殊年代的讲述是满怀“柔情”的,他镜头下的人物好与坏之间的分界线极为模糊。固然,这样一来,难免会让原本可以处理成充满尖锐矛盾性的情节性影片趋于平淡。然而,也恰恰是这样一种设置,表达出了贾樟柯对于故土的浓厚情感。可以说,反情节化叙事正是这样一种情感的写照。被历史年轮碾压下的社会形态,本身就展现了一种无奈的情绪,正如影片《山河故人》中为追求金钱而抛妻的张晋生一般,他的本质也是糅进了善良的因素,就连当年因感情一时冲动而萌发的醋意也是符合人物心情的,而影片最后的孤独终老反而映照出背井离乡的、值得同情的伤感。可以说,贾樟柯影片中没有坏人,即便这难免会让影片失去常人所理解的深刻,而正是这样的美学怀旧手法,赋予了导演贾樟柯影片非同一般的自由与闲散,在这自由与闲散下映射出中国人的初步觉醒和他自身对社会历史的关怀,这既是他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他影片风格的彰显。

三、新时期的文化乡愁

影片《山河故人》表达出了趋于全球化时代的乡愁,在影片最后出现的汾阳是浓缩的“中国未来”,不过这个“汾阳”已非导演贾樟柯的故乡汾阳,而是2025年的澳大利亚小城,作为汾阳的镜像出现。然而另一方面,它又是真实的澳大利亚小城。影片“预言”了中国的未来发展,展现了超速的时代变迁。这是导演贾樟柯的高明之处,他用历史的眼光,审视着中国的发展与变迁。中国未来何去何从?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界限已然模糊,“故乡”这一蕴含着血浓于水的特殊含义的地域性词汇,或许终将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地理空间的差异被缩小,每个人心中的故乡情在逐渐淡化,甚至沦陷。导演贾樟柯站在全球历史发展的宏大叙事角度,真实地反映出了人类的这一困境。

在描述未来时空的第三段故事中,贾樟柯用理性的坚守表现出了不合时宜的一段“叙事”,讲述了一段“师生不伦之恋”。然而,这段带有明显西方艺术味道的桥段并未达到导演所期望的那种升华,这主要源于民族文化所带来的局限和导演本身所能接受的尺度。所以,与其说这是导演贾樟柯的一种突破性尝试,不如说这是他影片中略显失败的表现。对于贾樟柯而言,这次突破性尝试并未收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显出他对跨文化客体经验的掌控力不足,对于非本土化表现的不擅长。不过,第三段故事确实讲述了中国正在发生的,未来十年可能会出现的文化与身份认同现象,移民家庭孩子们的西方成长背景所爆发出来的家庭内部文化冲突与移民反思确实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其实,在这段讲述丢失故乡根底的故事里,导演贾樟柯试图站在全球化的视角上来寻找中国历史断层文化中的人类生活危机,只是这样一种不明不白的“身份”,显现出了导演贾樟柯在脱离汾阳这块本土之地后的尴尬境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贾樟柯导演之所以选择将本土的乡愁扩展为全球化的乡愁,并非盲目性的行为,而是对现代电影艺术的一种继承态度。因此,在影片《山河故人》中跑路发财的张晋生并非如此美满,浓浓的思乡情绪,亲人的不再依赖,让他倍感孤独。他的儿子选择了可以作为“母亲”的女人一起生活,并且要脱离父亲的“怀抱”,这种情节的设定虽然在影片略显中刻意,但这也充分表明,全球化背景下离乡背井的人们并不能完全消除掉内心的“本土”意识。导演贾樟柯以自己的家乡汾阳作为故事发生地,影片结尾也再次回到了导演所熟悉的静谧安逸的汾阳小城,可见汾阳作为“故乡”其实并未完全沦落。

[参考文献]

[1] 黎莉.残酷的尽头是温暖——从《小武》到《三峡好人》看贾樟柯电影中人文关怀的嬗变[J].电影文学,2007(23).

[2] 李陀,崔卫平,贾樟柯,西川,欧阳江河,汪晖.《三峡好人》:故里、变迁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J].读书,2007(02).

[3] 张旭东,王钦.消逝的诗学:贾樟柯的电影[J].现代中文学刊,2011(01).

[4] 贾樟柯,勾伊娜.贾樟柯:用主流的方式表达自己[J].当代电影,2006(05).

[5] 秦楠.辗转重拾故人梦,回眸不忘山河心——评贾樟柯电影《山河故人》[J]. 新闻世界,2015(12).

猜你喜欢
山河故人转型时期
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乡土社会的人际信任缺失问题研究
《山河故人》:从民俗符号的颠覆看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乡愁”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