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松导演监狱类主题电影的哲学观

2016-08-16 09:04张娟
电影文学 2016年15期
关键词:哲学观

张娟

[摘要]“监禁”是法国导演罗伯特·布莱松电影的母题之一。本文从布莱松导演围绕监狱展开的五部影片《罪恶天使》《圣女贞德的审判》《死囚越狱》《扒手》和《金钱》出发,总结出布莱松电影中所描述的“监狱”已脱离纯粹的物化形象,其实另有精神意义,即“禁锢灵魂的精神枷锁”“以自由和救赎为目的的奇幻旅行” 以及“难以洗涤灵魂的罪恶之本”。本文试图分析布莱松导演从物化形象到精神意义的哲学观,并对其哲学观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导演罗伯特·布莱松;物化形象;精神意义;哲学观

“监禁”是布莱松电影的母题之一。这位伟大的导演毕生共拍摄了14部电影,其中5部影片都是围绕监狱展开的,分别为《罪恶天使》《圣女贞德的审判》《死囚越狱》《扒手》和《金钱》。而从这些影片中对“监狱”的刻画上分析,其已经开始脱离物化的基础形象,而且,我们也可以从中窥见导演布莱松对世界态度的变化。

一、禁锢灵魂的精神枷锁

和其他导演相比,布莱松对于监狱更加具有发言权,认识也更加直观,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他被德军关在监狱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在布莱松执导的作品中,“监狱”的作用不仅是囚禁主人公的肉体,更是对主人公精神的束缚,这种束缚代表的是对整个人类的一种难以逃脱的捆绑。电影《死囚越狱》中,冯戴纳尝试越狱,但是没能成功,他再次被关进监狱中,这时他的内心被绝望充斥着,在监狱中他默默地流泪,无声地哭泣,这样的画面把他内心的煎熬与绝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布朗歇特是冯戴纳在监狱内的邻居,他们都被关在一楼的囚室内,“监狱”之于布朗歇特来说束缚的不仅仅是他的身体,同时还束缚着他的灵魂。在监狱内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他已经对生活丧失了希望,对自由已经不再向往,相对布朗歇特而言,能够让他解脱的就是结束自己的生命,离开这个世界。还有一部影响颇深的监狱片,那就是《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中也有一位老犯人在出狱后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个人和布朗歇特一样,他们的身体离开了监狱的束缚,但他们的灵魂仍然被监狱所禁锢。犯人们生活在充斥着压抑气氛和腐臭味的监狱中,在关押过程中,他们的勇气慢慢地丧失,他们的求生欲望逐渐地被磨灭,这座牢笼成为他们一生也跨不过去的鸿沟。

相同的,电影《圣女贞德的审判》中,一个主要的场景就是“监狱”,它也是贞德遭受鲁昂审判官们和英军折磨的地方。例如,审讯过程中,法官质问贞德:“你被逮捕是不是因为上帝欺骗了你?”“上帝能不能把你从监狱中解救出去?”这些曾经以上帝使者自居的法官们想要扭曲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试图曲解人们对于神的信仰,使用挣脱监狱的枷锁这一借口引诱贞德对上帝进行质疑,这样就能够导致贞德放弃对神的祷告。

在布莱松的电影中,监狱作为一个“物化”的形象,代表的就是一个封闭的空间,但是布莱松运用他出神入化的拍摄手法,将监狱塑造成一个不仅能够束缚人们的身体,同时还能够禁锢人们灵魂的场所。不过,电影中布莱松也交代了如何冲破“监狱”这座牢笼,不只是身体上的冲破,还有精神上的冲破,那就是以自我救赎的形式完成“越狱”。电影《死囚越狱》中对这种自我救赎式的“越狱”描述得最为清楚。布莱松曾经对《死囚越狱》进行过这样的解析:“这部电影中的英雄十分强大,可以被认为是监狱中的鲁滨孙。在实现“越狱”的过程中,他遇到了诸多的问题,比如怎样弄断铁栅栏等。这个过程中,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他都没有放弃“越狱”的想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断地从自身挖掘各种力量。”我们可以在电影中看到,冯戴纳日复一日地拟定“越狱”方案,安排自己的牢狱生活,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和信念支撑自己重获自由的愿望。冯戴纳在洗漱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狱友在向上帝祷告,期待上帝能够帮他脱离牢笼,这时他对狱友说:“如果祷告真的有用的话,那生活未免太过简单。”“只有我们努力,才能够有资格向他伸出双手,这样他才会拉你一把。”不只是自我救赎,信仰作为一种神秘的力量也对“越狱”具有促进作用。就像布莱松曾经说的那样:“我发自内心想要展现给观众的是,上帝是存在的,他会帮助那些努力自救的人完成救赎,电影中的主人公之所以能够‘越狱成功和自身的努力脱不开关系,而支撑主人公不断努力的这股神秘力量,是我在电影中极力想要展示的。或者说《死囚越狱》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部神秘的电影。”

二、通往自由与救赎的奇异之旅

布莱松觉得电影只是表达“人类被束缚在自己身体内”这一真理的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在布莱松执导的影片中,角色往往会表现出一种灵魂被身体束缚住的无助感,而人的灵魂的解脱是通过监狱对身体的禁锢完成的,这样剧中角色就获得了灵魂与精神的自由。

“自由”和“监狱”原则上是对立的两个存在,但是在布莱松执导的几部作品中,这两个存在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陀思妥耶夫斯基撰写的文学著作《罪与罚》中的杀人犯拉斯科尼科夫就是布莱松执导的电影《扒手》中角色米歇尔的原型。米歇尔觉得扒手是“被上帝赋予了特殊职责的人,他们都很聪明,社会中不能少了小偷的存在,他们可以过着与常人不同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违法”。他觉得偷窃可以展示自己的胆量,同时提升自己的勇气,在行窃的过程中体验刺激的快感。当他的母亲过世和珍妮出现在自己生命中的时候,他曾经想要金盆洗手,做一个普通人。不过,就像布莱松料想的一样,米歇尔的灵魂已经被身体牢牢地束缚住,挣不脱了。米歇尔对珍妮说:“偷窃是让我着迷的一件事,我可以放弃所有,唯独它,我戒不掉。”米歇尔因为偷窃被关进监狱后,虽然他的肉体被禁锢了,但是,他却不再偷窃,这就好像米歇尔的灵魂被肉体释放,获得了自由。米歇尔从一个灵魂被身体禁锢的罪犯变成了一个灵魂自由的人,这样自由的感觉让米歇尔着迷。莱因哈特·劳特曾经对《罪与罚》进行过深入的分析,他说:“在罪恶和信仰中摸索逃离绝望的出路是唯一可行的方法,违法只能带来一时的快感。我们必须了解,如果想要重新获得生命的意义,就必须清楚了解自己目前的所作所为是多么荒唐。”所以,电影的结局中,米歇尔深情地对珍妮说:“我选择了一条不寻常的途径来和你在一起。”

“监狱”在电影《圣女贞德的审判》中不只是上述提到的审判官和英军折磨贞德的地方,同时它还是贞德获得灵魂自由的场所。电影中贞德面对审判的法官时曾经说过:“上帝告诉我,我赢得了这场审判,他让我不要害怕,死亡是我通往天堂的途径。我认为目前我遭遇的困境只是为了通往天堂做准备。”相同的是,电影《罪恶天使》中的泰雷斯,以前的泰雷斯眼睛里充满仇恨,还有着丑陋的灵魂,可是,安娜·玛丽修女最终还是感化了他,他自愿回到监狱,完成了人生的赎罪。罗兰·巴特曾经就《罪恶天使》发表评论说:“服刑是泰雷斯获得灵魂自由所付出的代价,他臣服于仁慈,直到生命的终结。”

所以,正视自己的罪恶,忏悔自己的罪行,这样才能够获得灵魂的自由。电影中出现的“监狱”虽然禁锢住了主人公的身体,但是解放了主人公的灵魂,灵魂的自由对于主人公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三、无法洗涤的灵魂

1975年,由福柯撰写的《监禁与惩罚》中曾经对监狱发表过言论:“如果某人被关进牢笼,那么就会激发一个机制的运行,这个机制会让这个人变得丑陋不堪。所以,等到他刑满释放,他能做的、会做的就是继续犯罪,监狱就是罪犯的加工厂。”当初之所以建立监狱制度,是为了禁锢罪犯的身体,这样他就能在监狱中忏悔自己所犯下的罪恶,洗涤自己的灵魂,改正自己的错误,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不过,在布莱松执导的作品中,监狱的作用却大相径庭,像福柯说的那样,就是培养罪犯的场所。《罪恶天使》中的泰雷斯没有因为被关进监狱而忏悔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是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所以,她刑满释放后,马上开始了复仇计划,杀掉了出卖她的那个男人。所以,“监狱”有时候并不能实现救赎,相反会火上浇油,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将人逼上绝路。就像《监狱学》中所说的:“刑法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地性质发生了改变,创立刑法的初衷是为了救赎罪恶的灵魂,但执法者却将刑法变成了操纵他人的工具,使它成为罪恶的源泉,这和创立刑法的初衷背道而驰。”

这个观点在布莱松执导的《金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它是布莱松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主人公伊玛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送油工人,工作过程中,他不小心收到一张假币,老板因此炒了他的鱿鱼。伊玛为了生存下去,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参与了抢劫,最终,他也因此被关进了监狱。服刑过程中,伊玛的女儿不幸发生了意外,失去了生命,他的妻子也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这些事对伊玛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失去生存欲望的伊玛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却并未成功,从此,伊玛彻底沦为一名丧心病狂的罪犯。电影中还有一个角色就是照相店店员吕西安,吕西安曾经在背后对伊玛下过黑手。他是因为盗窃而被抓进监狱的,服刑过程中曾经尝试逃出监狱,但并未成功,他也因此被关进死牢严加看管。后来,伊玛遇到了一个曾经帮助过他的老妇人,可是他却丧心病狂地杀害了他们全家,杀害他们以后,伊玛向警局自首,在监狱中洗涤自己的灵魂,忏悔自己的罪恶。

不过,《金钱》中的伊玛和《罪恶天使》中的泰雷斯是有区别的,后者是被修女感化,灵魂得到洗涤,前者是通过为所欲为,毁掉自己的方式。尼·别尔嘉耶夫撰写的《自由的哲学》中表示:“人一旦犯了罪,那么他就不能通过常规的方式得到救赎,重新来过,因为他已经被禁锢住了,他的灵魂已经不再纯洁,被罪恶所操纵,要想获得自由,就需要上帝的帮助,弥补自己所犯的罪恶。”

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群魔》中的角色表达自己的观点:“我们的人生就好像是蚕蛹化蝶的阶段,不同的是我们需要经历数次蜕化。”“天使永远不会犯罪,犯罪是魔鬼的本职工作,而人是可以有选择的。”“通过痛苦的淬炼,恶将不复存在”,所以,毁灭也是救赎途径中的一种。

1943年的《罪恶天使》是布莱松的第一部监狱影片,1983年的《金钱》是布莱松的最后一部监狱影片,布莱松一生共创作了5部监狱电影,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丰富,布莱松的世界观也在不断变化着。电影《扒手》《罪恶天使》和《死囚越狱》中的罪犯最终都完成了自我救赎,获得了灵魂的自由,所以,年轻时候的布莱松对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善意,比较乐观向上。可是《圣女贞德的审判》是一个转折点,从这部电影开始,布莱松的作品越来越悲观,最后一部作品《金钱》简直将悲观发挥到了极限。对于这个改变,布莱松曾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过。布莱松表示:“以前的作品都是喜剧的结局,可电影《金钱》中,我很抱歉没有过多地描写伊玛忏悔的过程,因为电影就是这样。可能,我的世界观和年轻的时候相比越来越悲观了,不过,这并不是我有意为之,或许有某些东西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

四、结语

布莱松一生中共执导过14部电影,这14部电影的主题或多或少都和“监狱”有关,而其中以“监狱”为创作主题的5部电影将“禁锢”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导演一直致力于用哲学的视角看待问题,电影中的“监狱”不单单是一个关押犯人的牢笼,他被布莱松表现为“能够禁锢人类灵魂的场所”“获得自由的必经之路”等,而且在这些电影中可以发现布莱松的世界观由乐观向悲观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盛柏.法国青年导演研究(续) 法国电影新导演群落[J].当代电影,2014(08).

[2] 李明.中国“第五代”导演邂逅法国电影“新浪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1).

[3] 孔繁星.新浪潮法国电影导演对当代台湾电影导演的影响[J].视听,2015(07).

[4] 海兰·契诺伊,杜定宇.导演者的出现——简明插图导演史[J].戏剧艺术,1981(01).

[5] 卜速.逆风飞扬独立寒秋——法国导演罗贝尔·布莱松与他的影片[J].大众文艺,2011(11).

[6] 卢浩良.话语与爱情的极致呈现:法国导演埃里克·侯麦的系列影片《四季故事》[J].电影评介,2010(09).

猜你喜欢
哲学观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超越之维——从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观的比较谈起
从广告语言中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重新思考马克思“改变世界”的哲学观
试论康德哲学观对柏拉图哲学观的超越
“马克思的哲学观”研究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马克思哲学观的自我转变及其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