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与诚信并行:《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的国际品牌塑造

2016-08-17 10:23缪弈洲张欣欣林汉枫张月红
传媒 2016年9期
关键词:英文版浙江大学科技期刊

文/叶 青 缪弈洲 张欣欣 林汉枫 张月红

技术创新与诚信并行:《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的国际品牌塑造

文/叶 青 缪弈洲 张欣欣 林汉枫 张月红

随着全球学术期刊出版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外期刊交流日益频繁,同时大量国外出版商涌入国内市场,给中国科技期刊尤其是高校期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科技期刊想要在国际舞台上争取话语权,必须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打造期刊学术品牌。作为国内首家被SCI收录的高校期刊,《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缩写JZUS)在多年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内容为本,诚信为上”的办刊宗旨,努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和学术水平。学术水平和学术特色是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根本,学者认可度与学术信誉度则是一种综合性的体现。

JZUS现有三本SCI期刊,分别为《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辑:应用物理与工程》(缩写JZUS-A)、《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B辑: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缩写JZUS-B)和《信息与电子工程前沿(英文)》(缩写FITEE,原《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C辑:计算机与电子》)。三刊均严格实行国际同行评审,审稿专家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地区;国际编委分别占35%、43%、35%;2015年的投稿中分别有38%、25%、60%来自非中国的国家/地区;2015年的发文量中分别有27%、23%、34%来自非中国的国家/地区。这一系列数据在2015年年底召开的三刊编委会上得到了认可。

JZUS-A于2013年和2015年先后两次入选中国“百强科技期刊”;JZUS-A、JZUS-B 和FITEE均入选“2015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分别为Top5%、Top5%和Top10%);JZUS于2014年8月被全球学术与专业出版者协会(ALPSP)报道为 “创新与‘棒’期刊”。这些都得益于JZUS在新媒体建设中坚持创新理念,紧跟国际出版技术新趋势,探索新媒体时代适合学术期刊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道路。

科研诚信是全球永远的课题,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最终报道的“守门人”,遵守学术伦理道德、净化学术环境、规范论文发表是期刊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JZUS长期致力于科研诚信的研究:从学术不端的定义出发,探讨学术不端的分类;从不同学科出发,研究方法抄袭、思想抄袭及会议论文再发表的特殊处理;从语言本身出发,研究双语发表的合理性;从制度建设出发,制定适合自己的防剽窃政策;从作者和编辑角度出发,撰写防止剽窃发生的指南。所有种种,赢得了国内外学者和出版同行的关注和认可,为三刊收获了良好的学术信誉度。

作为国内首家被SCI收录的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3刊在多年的实践中,坚持“内容为本,诚信为上,本土创新,接轨国际,表达话语”的做刊原则,尤其在诚信规范方面走在了国际前沿,在技术创新方面引领了国内同行。

以下结合JZUS多年实践,着重介绍高校学术期刊在技术创新和诚信建设中的经验,以期能为广大学术期刊提供借鉴。

数字化创新和网站平台建设

启动国际化逆向思维,为刊发文章加载中文概要与英文PPT导读。自2014年第1期起,JZUS为每篇发表的文章配以中文概要(图1a)和英文PPT导读(图1b),在本刊网站上线。其中,JZUS-A与JZUS-B的中文概要同时附在文章PDF的最后。因此,中文概要亦可在SpringerLink、Web of Science、Scopus等数据库中检索到。对于华人读者,可以通过阅读中文概要简明清晰地获取所关注文章的“精髓”;同样地,对于外籍读者,亦可以通过阅读英文PPT导读在短短几分钟内大致了解此文的“主要贡献”。这一举措使得不少文章在刚上线的短期内点击量就明显上升。

图2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网页(a)和文章pdf(b)的CrossMark标识及CrossMark内容(c)

图1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中文概要(a)、英文PPT导读(b)和作者ORCID标注(c)

自2014年第12期起,JZUS三刊率先在国内为发表的文章标记CrossMark(版本标识)(图2a和图2b)。CrossMark旨在追踪文章的版本信息,使读者能够方便地追踪到某篇勘误文章、撤稿文章等的对应原文。除此之外,CrossMark模块还嵌入了作者ORCID、Funding Data(基金标识)、文章投稿、接收等重要时间信息以及版权信息等(图2c)。目前国际上几个大型出版集团(如Elsevier、Springer)旗下的期刊陆续加入并应用CrossMark。值得一提的是,Funding Data旨在提取正式发表成果中的基金资助信息。这一方面便于项目资助机构查找、统计其所资助对象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也为社会监督提供了可能,对于杜绝科研经费的滥用必然是有积极意义的。截至2015年10月28日,Crossref已与11503个项目资助机构合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为适应当前的大数据时代,Crossref TDM(文本与数据挖掘)服务面世。该服务方便读者通过编写简单程序来批量下载其感兴趣的文章全文而避免繁琐地登录不同出版商网页逐一下载。其技术与某些大型出版集团自有的数据挖掘服务并无本质区别。但因Crossref DOI在全球所占份额极大(约70%),其服务必然受众更广。JZUS于2015年4月作为国内首家期刊加入Crossref TDM项目并在本刊网站上发布了TDM政策(图3)。

图3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于2015年4月发布本刊发表文章的文本与数据挖掘政策

坚持本土创新,全面升级自主网站。JZUS-B于创刊初期即加入PMC,并实现XML全文的自主制作。进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档格式转换软件,高效制作2015年及过刊数据的XML文档。基于Web 3.0技术,其在自主网站平台实现网页全文展示的同时,也为自主开发移动平台应用做好了准备【2014年发布移动终端APP(包括iOS和Android版本),实现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阅读】。JZUS网站实现了XML全文解析功能,可在网页显示全文(包括复杂公式和图表),实现了图表、公式、文献等内容的交叉互联,方便读者获取信息;初步建立了“基于科学论文的语义推荐模块”,利用前沿的语义挖掘算法对科学论文进行分析,获得与论文语义最相近的科学论文予以推荐(Similar Articles);推出“学术关系可视化模块”,陆续对三刊论文库的学术关系进行挖掘,并动态可视化展示;搭建基于垂直搜索引擎的审稿人管理和推荐系统,并与科学论文语义挖掘模块结合,为论文推荐最合适的审稿人;同时结合审稿人的审稿记录对审稿人管理和推荐系统进一步优化。

利用网络社交平台,扩大期刊宣传。《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与时俱进,注册了微信公众号。除了发布每期文章导读和热点文章报道外,还为投稿作者提供了实时稿件状态查询服务;为读者分享英文学术期刊的投稿策略、英文写作技巧,等等。

JZUS还通过Springer的中国官方微信及微博平台,及时发布三刊的亮点和特邀文章。此外,本刊开通了新浪微博,编辑部成员也在科学网开通了个人博客,以期通过各种社交网络平台增加期刊显示度。

坚守诚信为上,防范学术不端

成功的学者必定具有相当的学术声誉,成功的学术期刊亦是如此。良好的学术声誉如何获得?靠的是严格的国际同行评审、优秀的作者群体、专业的编辑团队。而先进的防剽窃技术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防剽窃政策为维护期刊的学术声誉加上了一道“双保险”。

表1 JZUS防剽窃政策界定的九种剽窃现象及建议

JZUS作为国内首家使用CrossCheck的高校期刊,坚持检查每篇文章的原创性,杜绝剽窃现象。根据多年来防止论文投稿和发表中剽窃问题的实践经验,在参考了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出台的一系列伦理政策及防剽窃流程图的基础上,结合期刊的自身特色,JZUS于2015年出台首家由中国学术期刊制定的“防剽窃政策(Anti-plagiarism policy of JZUS-A/B & FITEE)”。该政策相继被中国科研诚信网和浙江大学求是新闻网等网站报道。此举在2015年5月底巴西“第四届世界诚信大会”上引起了同行的关注和赞许。本刊执行总编张月红女士已将其编入其撰写的英文专著——《Against Plagiarism: A Guide for Editors and Authors》,该书是Springer欧洲区2015年系列丛书《科学和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数量评估》的第一本。

JZUS的防剽窃政策主要界定了九种剽窃现象,并为作者提供了相应的建议(表1),同时还制定了在投稿期和发表前利用CrossCheck进行检测的流程和分析标准(图4a和图4b),为编辑处理不同类型的问题提出对策。

结语

图4 a 投稿后第一次CrossCheck检查

2013年,JZUS-A成为首家获得六部委“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项目A类资助的大学学报,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国际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我国科研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优质稿源的外流已经成为限制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发展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到我国科技期刊的有效国际化传播。为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五部门于2015年11月5日发布《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科协发学字〔2015〕83号),该文件对进一步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意义十分重大。

图4 b 正式出版前第二次CrossCheck检查

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将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科技期刊必须坚定国际化办刊理念,合理运用各方面资源,运用新技术,学习新方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进行本土创新,参与世界对话。同时还要严把期刊质量关,提升期刊学术信誉度,努力寻找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道路。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叶青、缪弈洲为并列一作,张月红为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英文版浙江大学科技期刊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The Crop Journal 作物学报(英文版) (Started in 2013, Bimonthly)
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简介
浙江大学作物科学研究所简介
欢迎订阅《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La jeunesse chinoise d'aujourd'hui
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