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蕙兰疫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2016-08-18 07:17秦建彬魏翠华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蕙兰大花棕榈

秦建彬,魏翠华 ,江 昊

(福建省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50019)



大花蕙兰疫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秦建彬,魏翠华 ,江昊

(福建省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350019)

对福州地区感病大花蕙兰疫病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进行接种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药剂对该病菌的抑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大花蕙兰疫病的病原为棕榈疫霉;大花蕙兰新叶和受伤的老叶易感病,接种后的发病率为100.0%和53.3%,无刺伤的老叶则不发病;高浓度的四霉素和烯酰吗啉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平均抑菌率达到95.0%以上,各药剂的抑菌效果随着稀释浓度的升高而下降。

大花蕙兰疫病;病原鉴定;棕榈疫霉;药剂筛选

大花蕙兰又名虎头兰、喜姆比兰,植物分类学上属兰科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国际上五大盆栽兰花之一,也是重要的切花兰花种类之一[1]。大花蕙兰疫病菌主要为害幼苗和成株的茎基部与叶片,其中心叶最易受到伤害,发病初期病部为褐色小斑点,水渍状,适温高湿时病斑迅速扩大,变为褐色大斑,最后病部腐烂易拔起,整株死亡。每年的6-10月是该病高发期,如不及时处理防治,传染极快,是大花蕙兰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国内对于花卉疫病方面的研究较少,唐祥宁等[2]对上海地区大花蕙兰真菌性病害进行了鉴定,认为是棕榈疫霉菌引起了大花蕙兰的疫病;陈永强等[3]研究鉴定了广州地区9种花卉疫病的发生情况,发现柑橘生疫霉、棕榈疫霉、烟草疫霉等都会引起花卉疫病发生;姬广海等[4]研究发现,黄单胞菌属的地毯草黄单胞菌是引起红掌细菌性疫病的病原菌。可见引起花卉疫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不同地点由于生态条件不同,或者同一地点发病时间不同,导致疫病的优势菌种类都可能不同。对于在福建地区大花蕙兰疫病发生发展的研究尚未见到报道,因此本研究对在福州栽培大花蕙兰过程中出现的疫病进行了病原菌初步鉴定和药剂筛选试验,以期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1.1.1兰花材料2014年在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兰花大棚中采集感病植株的病部作为分离鉴定的材料。

1.1.2供试药剂

甲霜·霜霉威(青岛百禾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咪鲜松脂铜(南京博士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大生M-45(陶氏益农),烯酰锰锌(福建新农大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0.15%四霉素水剂(辽宁微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多菌灵(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烯酰吗啉(德国劳伦斯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1.2试验方法

1.2.1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药剂筛选试验均在福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实验室中进行。分别剪取病叶和感病茎基部,冲洗晾干,在病健交界处切取5 mm×5 mm的小块,经75%乙醇、升汞依次消毒,再用无菌水进行多次漂洗,移入选择性V8培养基(含五氯硝基苯50 μg/mL、多菌灵50 μg/mL、青霉素50 μg/mL和利福平100 μg/mL)中培养,从新长出的菌落边缘挑取菌丝移入新制备的培养基中进行纯培养。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显微镜观察孢囊梗、孢子囊的形态,根据相关文献[5-6]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

1.2.2孢子囊的制备与致病性测定将菌株置于V8培养基上生长3 d后,从菌落边缘切取2 mm×2 mm的菌丝块移至V8培养液中,在25℃黑暗条件下培养3 d,倒去培养液换上无菌土壤浸出液,在25℃光照条件下培养3 d后在显微镜下镜检是否产生孢子囊,待产生大量孢子囊后,将孢子囊悬浮液置于4℃冰箱中,再放入25℃恒温箱中约20 min,使游动孢子充分释放,于磁力振荡器上混匀,并将孢子浓度调至4×103个/mL。

剪取健康的大花蕙兰新叶与老叶,用清水洗净并用75%乙醇进行表面消毒。取25 μL孢子囊悬浮液分别接种于叶片上,接种分为刺伤和不刺伤两种处理,每个处理10片叶,重复3次,以接种无菌水为对照,接种后保湿6 d,记录叶片的发病情况。

1.2.3抑菌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5],用无菌水将供试药剂设置为500、1000和1500倍液3个稀释浓度,分别取200 μL加到V8培养基中摊平,用无菌接种针将菌丝挑到含药培养基中央。取200 μL无菌水加入V8培养基作对照(CK)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放于28℃下培养3 d,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株在含不同药剂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计算各种药剂对菌丝的生长抑制率。抑菌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100

2 结果与分析

2.1病原菌孢子形态特征

在V8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灰白色,气生菌丝中间多,四周少,菌丝宽度为4.0~9.6 μm;气生菌丝水培后形成较多的淡褐色厚垣孢子,孢囊梗简单合轴式分枝产生大量孢子囊,孢子囊形状不规则,呈椭圆形、卵形,倒梨形或不规则形,大小为28~67 μm×22~44 μm,长宽比为1.1~1.9;乳突明显,常为单乳突,有时为双乳突,乳突高2.2~4.8 μm;孢子囊基部圆形,孢囊柄多生于正基部,孢子囊易脱落,脱落后具短柄,长度为0~6.4 μm。

2.2病原菌鉴定结果

根据病原菌的菌落生长特征和形态特征,孢囊梗、孢子囊形状和大小,厚垣孢子及寄主范围,鉴定该病原菌为卵菌纲霜霉目疫霉科疫霉属棕榈疫霉[Phytophthorapalmivora(Bulter)Bulter]。

2.3致病性测定结果

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大花蕙兰新叶2个处理发病率达到了100.0%,而老叶刺伤的发病率为53.3%,无刺伤的不发病。症状与发病植株一致,对照不发病,从发病组织中重新分离出的病原菌与接种的病原菌完全一致,说明引起大花蕙兰疫病的病原菌为棕榈疫霉。

2.4药剂抑菌效果

从表1可见,不同药剂对菌丝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各药剂随着稀释浓度的升高抑制效果下降。在500倍液浓度下,抑制效果最好的是四霉素和烯酰吗啉,平均抑菌率达到95.0%以上,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次是烯酰锰锌,平均抑制率为82.4%;大生和咪鲜松脂铜的平均抑菌率在50.0%以上;抑制效果最差的是多菌灵,平均抑菌率只有29.9%。在1000倍液浓度下,各药剂的平均抑菌率都有所下降,四霉素和烯酰吗啉的平均抑菌率为93.2%和90.9%,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烯酰锰锌的平均抑菌率为61.9%;多菌灵的平均抑菌率最低,为19.7%。在1500倍液浓度下,各药剂平均抑菌率呈现下降趋势,四霉素和烯酰吗啉两处理的平均抑菌率为70.2%和61.4%,两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烯酰锰锌的平均抑菌率为32.5%;大生、咪鲜松脂铜、甲霜·霜霉威和多菌灵处理间的平均抑菌率较低,且这4种药剂之间抑菌率差异不显著。

表1 不同药剂对棕榈疫霉的抑制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经过鉴定,引起福州地区大花蕙兰疫病的病原菌是棕榈疫霉[Phytophthorapalmivora(Bulter)Bulter],这与唐祥宁在上海地区对大花蕙兰疫病的研究以及陈永强在广州地区对卡特兰疫病的研究结果一致[2-3]。谢为龙[7]报道了在台湾地区棕榈疫霉也是兰花疫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说明棕榈疫霉在不同的地区都会引起洋兰的疫病。该病菌的寄主范围广泛[8],主要寄主包括凤梨、木瓜、番木瓜、柑橘、枇杷、蝶兰属、洋蒲桃等,其危害植物后残留在土壤中或者周边植株上,等到气候条件适宜时可再次侵染新植株。侵染过程分为游动孢子的释放、游动孢子游动、休止孢子形成、休止孢子萌发、附着孢子形成、菌丝扩展、孢子梗形成和新一代孢子囊产生等[9]。因此,大花蕙兰种植大棚周边应尽量避免种植棕榈疫霉的寄主植物。

致病性研究发现大花蕙兰的嫩叶和受伤的老叶较易感病,因此在大花蕙兰嫩叶长出和换盆时应做好预防工作,可在每年春季大花蕙兰新叶长出时施用四霉素和烯酰吗啉进行防治。

室内药剂筛选结果发现,低浓度的四霉素和烯酰吗啉对大花蕙兰疫病病原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以为田间防治该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但是各药剂在田间的实际防治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1]卢思聪.中国兰与洋兰[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

[2]唐祥宁,邓建玲.上海地区大花蕙兰真菌病害鉴定[J].江西植保,2008,31(4):198-200.

[3]陈永强,戚配坤,姜子德.广州地区九种花卉疫病病原菌的鉴定[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20(4):5-9.

[4]姬广海,魏亚东,蒋桂芝,等.红掌细菌性疫病的病原菌初步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2004,34(2):107-111.

[5]王自然,郭俊,周东果,等.柠檬苗期一种新病害的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J].植物保护,2012,38(4):166-170.

[6]余永年.中国真菌志霜霉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39-191.

[7]谢为龙.台湾花卉疫病[J].动植物检疫,1998(25):27-28.

[8]余永年,庄文颖,李金亮.柑橘疫霉[J].真菌学报,1986(S1):31-39.

[9]郭子祥,何成兴,吴文伟,等.烯酰吗啉、甲霜灵锰锌对辣椒疫霉的抑菌活性[J].云南大学学报,2008,30(S1):188-189.

(责任编辑:林玲娜)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and chemical screening of cymbidium blight

QIN Jian-bin, WEI Cui-hua, JIANG Hao

(FuzhouInstituteofAgriculturalSciences,FujianProvince350019)

In this paper,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and inoculation experiment of cymbidium blight were carried out. Inhibition effect of seven chemicals on cymbidium blight was studied by mycelial growth rat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thogen of cymbidium blight wasPhytophthorapalmivora. Tender and wounded old leaves were infected easily. Infection rate after inoculation were 100.0% for young leaves and 53.3% for old ones, respectively. Old leaves without wound showed no infection. High concentration tetramycin and dimethomorph had good inhibition effects on pathogen, showed over 95.0% of inhibition rate. All tested chemicals had downward trend of controlling efficacy with increasing diluted concentration.

Cymbidium blight; pathogen identification;Phytophthorapalmivora; chemical screening

2016-02-25

秦建彬,男,1977年生,副研究员。

福州市科技攻关项目(2013-N-51)。

10.13651/j.cnki.fjnykj.2016.03.006

猜你喜欢
蕙兰大花棕榈
它们可以用来书写吗
马桑树
棕榈树
家有三狗
棕榈
一图读懂虹桥商务区“十三五”规划
惊厥大花
中美建交以来的四次国事访问
创客,你是什么段位?
不同品种大花萱草抗寒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