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东风路商代遗址发掘简报

2016-08-23 11:07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关键词:瀚海灰陶泥质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郑州市东风路商代遗址发掘简报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图一 发掘位置示意图

河南新瀚海东风置业有限公司拟建瀚海东风第一城项目,该项目位于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北侧,丰庆路西侧(图一)。在该建设区域内发现有古代文化遗存多处,2014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施工区域内的所见遗迹进行了发掘清理。由于施工,地层已全部破坏,遗迹完全暴露。在建设区域内共计清理遗迹17处,其中商代灰坑11处,墓葬4座,包括汉代墓葬3座,唐代墓葬1座,墓葬均被盗扰,仅有极少数遗物出土。本简报对堆积相对较为丰富的商代遗存择其要而述之。

一、商代遗存

在发掘范围内,共发现商代文化遗存11处,零散的分布于整个发掘区域。灰坑形制可以分为圆形、椭圆形、方形三种。仅部分灰坑出土有丰富的遗物,现选择堆积丰富的几处灰坑进行重点介绍。

H1平面近似椭圆形,坑壁垂直,平底。坑口长径为3.5米,短径为2.3米,深0.7米。坑内为灰褐色填土,土质疏松,出土陶片较多,分为泥质灰陶和夹砂陶片,陶色多为灰色,亦见灰褐色。纹饰以素面和绳纹为主,少量饰有弦纹。可辨器型有鬲、盆、捏口罐、瓮、簋、夹砂罐等,石刀、石镰等(图二)。

H3平面近似长方形,坑壁垂直,加工痕迹明显,平底。坑口长1.4米,宽0.8米,深1.68米。坑内为灰褐色填土,土质疏松,含有少量炭屑,出土陶片较少,分为泥质灰陶和夹砂陶片,陶色均为灰色。纹饰有素面、绳纹、弦纹。可辨器型有鬲、大口尊。石器有石镰1件(图三)。

图二H1平剖面图

图三H3平剖面

图四H5平剖面图

图五H10平剖面图

H5平面近似椭圆形,坑壁较直,平底。坑口长径为3.4米,短径为1.5米,深0.5米。坑内为灰褐色填土,土质疏松,出土陶片较多,分为泥质灰陶和夹砂陶片,陶色多为灰色,少量灰褐色。纹饰以素面和绳纹为主,少量饰有弦纹、附加堆纹、粗绳纹、窗棂纹。可辨器型有鬲、盆、大口尊、刻槽盆、敛口罐等(图四)。

H10平面近似圆形,坑壁直,规整,平底。坑口直径1.3米,深0.5米。坑内为灰褐色填土,土质疏松,出土少量陶片,均为泥质灰陶,陶色多为灰色,纹饰以素面和绳纹为主。可辨器型有陶盆、刻槽盆等(图五)。

二、出土遗物

遗址中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主要器物除陶鬲、陶甗、夹砂罐、敞口深腹罐、刻槽盆、陶簋、陶甑、大口尊、高领罐、捏口罐等器物之外,还出土有少量的原始瓷器、石器和蚌器。现就出土器物标本简要介绍如下:

(一)陶器

鬲10件,均为夹砂陶,根据陶鬲口沿差别,可以分为三型。

A型:2件,侈口,斜折沿,方唇、束颈、鼓腹。沿缘部下折,沿面有一周凹弦纹,颈部饰有两周凹弦纹,肩部以下饰有粗绳纹。H1:3,口径18厘米,残高10厘米(图六:1)。H3:4,口径18.8厘米,残高7.4厘米(图六:2)。

B型:6件,侈口,折沿,沿缘部上折,似盘口,束颈、鼓腹,颈部外侧饰有凹弦纹,颈部以下饰有绳纹。H5:4,锥形足,形体较瘦,口径12.6厘米,残高15.4厘米(图六:3)。H5:6,口径17.6厘米,残高7.4厘米(图六:4)。

C型:2件,敛口,束颈,方唇,斜折沿,唇上缘内勾,与沿面形成凹槽,器表饰有圜络纹。H4:12,口径19厘米,残高8厘米(图六:5)。H4:13,口径14.4厘米,残高5.8厘米(图六:6)。

鬲足3件,夹砂陶。H2:6,红褐色,锥形足,残高9.2厘米(图六:7)。H1:3,灰陶,袋状,残高5厘米(图六:8)。H4:14,灰陶,锥形足,残高5.8厘米(图六:9)。

甗2件,夹砂灰陶,形制略有差异,以口部形态区别可分为二型。

A型:侈口、方唇、束颈、唇缘上折,颈部以下为绳纹,腹部斜直。H2:3,口径26厘米,残高8.8厘米(图七:1)。

B型:侈口、方唇、束颈、唇缘外侧上折,颈部以下为绳纹,腹部斜直。H5:7,口径24厘米,残高9.3厘米(图七:2)。

甗腰1件。H1:12,甗腰残片,夹砂红褐陶,有腰隔,器表饰有绳纹(图七:3)。

甗足1件。H4:1,夹砂灰陶,足根粗大,残高7厘米(图七:6)。

夹砂罐2件,形制相同,夹砂灰陶,方唇,直口斜卷沿、沿缘部上折。颈部下侧饰有粗绳纹。H11:3,长6厘米,残高4.2厘米(图七:4)。H1:5,长10厘米,残高5.5厘米(图七:5)。

大口尊4件,泥质灰陶,多为口沿残片,可参与分型的有二件,根据肩部差异分为二型。

A型:1件。H5:13,泥质灰陶,侈口,方唇,肩部鼓起,饰有附加堆纹两周。腹部饰有窗棂纹饰。口径44厘米,残高18.8厘米(图七:7)。

B型:1件。H5:14,泥质灰陶,侈口,方唇,肩部微鼓,饰有附加堆纹一周。其下为绳纹。口径37.2厘米,残高16.6厘米(图七:8)。

敞口深腹盆5件,泥质灰陶,根据口沿差异,可分为三型。

A型:4件,侈口,折沿,沿面上有两周凹槽,方唇,深腹,上腹部饰有凸棱一周,下腹部饰有绳纹。H1:4,口径31厘米,残高12.4厘米(图八:1)。H4:5,口径35厘米,残高11厘米(图八:2)。H4:6,上腹部饰有凹弦纹两周。口径26.8厘米,残高11.8厘米(图八:3)。H1:7,残高11.4厘米,壁厚0.6厘米(图八:4)。

B型:1件。H1:9,平折沿,方唇,沿面内侧有凸棱一周,残高8.4厘米,厚0.8厘米(图八:6)。

浅腹盆3件,泥质灰陶,根据口沿差异,可分为三型。

A型:1件。H10:1,侈口,折沿,方唇,斜腹。器物内部亦有弦纹两道。口径44厘米,残高11.5厘米(图八:5)。

B型:1件。H10:2,侈口,平折沿,方唇,斜壁。器物内部亦有弦纹两道。残高8.4厘米(图八:7)。

C型:1件。H4:4,敞口,折沿,方唇,腹部斜下收,饰有交错绳纹。残高10厘米(图八:8)。

甑4件,泥质灰陶,可分为二型。

A型:3件,平折沿,方圆唇,腹壁斜直。H5:3,上腹饰凹弦纹两道,下腹饰绳纹,口径26厘米,残高9.6厘米(图九:1)。H5:2,口沿下饰有凹弦纹两道,弦纹下部为绳纹,残高7厘米(图九:2)。H11:4,直口微侈,方唇,腹壁斜,素面。残高6.8厘米(图九:3)。

B型:1件,侈口,圆唇,壁斜直。H9:2,腹部饰有横向绳纹,残高8.4厘米(图九:4)。

簋3件,泥质灰陶,根据口部差异可以分为二型。

A型:1件,沿面有凹槽两周,H5:5,平沿,圆唇,口部外侧有凸弦纹两道,颈微束,腹部略鼓。直径28厘米,残高6厘米(图九:5)。

B型:2件,沿面无凹槽。H1:11,直口微侈,方唇,腹壁较直。残高8.4厘米(图九:6)。H4:8,侈口,平沿,方唇,直颈,颈部饰有凸棱一道,肩下部饰有凸棱纹两道。口径30厘米,残高8厘米(图九:7)。

簋圈足1件。H11:2,泥质灰陶,圈足较矮,略外撇,圈足上饰有凹痕一道。圈足直径14厘米,残高3厘米(图九:8)。

大口瓮1件。H1:10,泥质灰陶,侈口,圆唇,高领束颈,溜肩,颈部饰有绳纹,腹部饰有绳纹。直径23.3厘米,残高8.4厘米(图十:1)。

陶钵1件。H5:1,泥质灰陶,敛口,尖唇,平沿。肩部略鼓,浅腹,平底。直径13.2厘米,高6.8厘米(图十:2)。

豆2件,泥质灰陶,尖斜唇,浅盘。H4:2,口径14.2厘米,残高4.4厘米(图十:3)。H4:3,口径14厘米,残高4.8厘米(图十:4)。

捏口罐2件,泥质灰陶,唇部有捏痕。H1:6,侈口,短束颈,圆唇,肩部以下饰有横向绳纹。唇部有捏痕迹。口径14厘米,残高7厘米(图十:5)。H4:10,口微侈,圆唇,束颈,颈部略长,溜肩,颈部以下饰有绳纹。口径17.8厘米,11.6厘米(图十:6)。

小口瓮2件,根据肩部形制可以分为二型。

A型:1件。H5:12,泥质灰陶,敛口,圆唇,短领,广肩。肩部饰有凹弦纹四道。口径12厘米,残高7.8厘米(图十:7)。

B型:1件。H2:4,泥质红褐色陶,敛口,圆唇,短领,圆溜肩。口径11.2厘米,残高3厘米(图十:8)。

刻槽盆2件,泥质灰陶。H11:1,折沿,方唇,唇部外卷。颈部下饰有绳纹。器内壁有刻槽,胎壁较厚。口径33.2厘米,残高13厘米(图十:9)。H5:8,侈口,沿面内侧有凸棱一周,圆唇,颈部以下饰有绳纹。残高6.7厘米(图十:10)。

(二)原始瓷尊

1件。H9:3,敞口,宽沿,折肩,灰色陶体,外挂青灰色釉,釉质晶莹纯净。口径19.6厘米,残高3.8厘米(图十:11)。

(三)石器

石刀4件,根据形制差异,可以分为三型。

A型:2件,长条形,直背。石器四周剥落痕迹较为明显。H9:1,长11.5厘米,宽5.3厘米,厚0.6厘米(图十一:1)。H11:5,长17厘米,宽5.3厘米,厚0.8厘米,刃部略弧(图十一:2)。

B型:1件。H1:2,双空石刀,近椭圆形,斜刃,刃部略弧。长10厘米,宽为4厘米。孔径0.7厘米(图十一:3)。

C型:1件。H9:4,刃部较直,背部弧形,长10厘米,宽4.4厘米,厚0.6厘米(图十一:4)。

石镰4件,形制基本一致,长条形,背部略直,有打磨痕迹,刃部内侧为弧形,有明显磨制迹象。H1:1,斜弧刃,长10厘米,宽4厘米,厚0.4厘米(图十一:5)。H3:2,长条形,长8.2厘米,宽3.1~4.1厘米,厚0.8厘米(图十一:6)。H2:1,长条形,弧刃,长8.5厘米,宽2.9~4厘米,厚0.6厘米(图十一:7)。H1:8,前端残失,弧刃,残长6厘米,宽3.5~4.6厘米,厚0.8厘米(图十一:8)。

(四)蚌器

蚌刀1件。H4:11,蚌刀,长条形,长13.2厘米,宽3.7厘米(图十一:9)。

蚌铲1件。H2:2,蚌刀,近似椭圆形,器物中部有钻孔,孔径为1厘米。长13.5厘米,宽9.5厘米,厚约5厘米。刃部不规则,较薄0.2厘米左右(图十一:10)。

结语

东风路与丰庆路发现的这一处古代文化遗存,由于施工地层清理过深,遗迹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除了H1保存相对较好外,其他的遗迹均残存底部。清理灰坑遗迹11处,其中只有5处灰坑(H1、H3、H5、H0、H11)堆积较为丰富,包含有较为丰富的陶器和石器,其他灰坑出土遗迹较少,个别灰坑只有较为零散的陶片出土。

在这一遗址中出土的古代遗物具有典型的商代文化的特征。在该区域发现的陶鬲与郑州木材公司所发现的陶鬲形制基本相同,其中瀚海所见的三种形制的鬲在郑州市木材公司均有发现,如瀚海所见A型陶鬲与木材公司Ba型形制,瀚海所见B型鬲与木材公司发现的Ca型形制相似。瀚海所见C型与木材公司的Aa型陶鬲的形制基本一致[1]。其中瀚海所见B型陶鬲在郑州银基商贸城的发掘中也有所见[2]。瀚海所见的B型与C型陶鬲在郑州烟厂西街也有发现,其与Ⅰ式鬲和Ⅱ鬲相似[3]。在郑州南顺城街青铜器的窖藏坑的下层中的A、Ba型鬲与瀚海的A、C型鬲基本一致[4]。瀚海所见A型大口尊、A型敞口深腹盆与郑州银基商贸城发现的A型大口尊、Ad型盆基本一致[5]。瀚海发现的捏口罐与南顺城街窖藏坑内发现的捏口罐较为一致[6]。根据这些器物的特征,可以看出,有些器形有二里岗上层器物的一些特征。但是,其代表性的器物,如A型鬲、B型鬲,A型敞口深腹盆和A型大口尊等,均具有非常明显的商代白家庄器物的特征。因此根据这些器物的特征可以判断这一处遗址的时代应为商代白家庄时期。

发掘区域位于郑州地区的北部,在这一带,少有商代文化遗存的发现。近年来,在这一区域考古发掘工作相对较少,此次在这一区域发现的商代遗址为我们研究商代文化遗存的分布和商代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领 队:姜楠

工地发掘:刘文科梁亚男郝世华

绘 图:樊丽君于阿苗

图版处理:李晓花

执 笔:刘文科 姜楠

注释:

[1]姜楠、于宏伟等:《郑州市木材公司1997及2000年商代遗址发掘简报》,《郑州文物考古与研究(一)》,科学出版社,2003年。

[2]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银基商贸城商代外夯土墙基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0年04期。

[3]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南关街附近商代灰坑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98年02期。

[4]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南顺城街青铜器窖藏坑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8年03期。

[5]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银基商贸城商代外夯土墙基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0年04期。

[6]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南顺城街青铜器窖藏坑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8年03期。

(作者单位: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责任编辑 秦秀林]

猜你喜欢
瀚海灰陶泥质
探究天津东丽博物馆藏张贵庄战国灰陶器
月牙泉(通韵)
严寒地区城市河道底泥泥质分析及治理技术研究
郑州瀚海观象案例赏析 精装楼盘里的顶级会所
一件夏代灰陶象鼻盉的再修复
李中峰
瀚海阑千百丈冰
一件西晋灰陶兽的再修复
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