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08-23 19:41钱永飞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圈点解决问题化学

钱永飞

阅读教学,历来被认为是文科教学的手段,而没有被化学教学所重视.这一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正确形成,降低了学习效果.调查表明,初中学生80%以上课前不预习新课,复习时只愿意做习题而不愿意进行归纳整理.对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学生常常是走过场,敷衍了事,以至效果大打折扣.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和效率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阅读教学如何才能被科学地运用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让阅读贯穿于学生的学习中.

一、指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

在读书过程中,学生肯定会遇到许多不能理解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不闻不问就过去了,导致问题越积越多,慢慢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学贵知疑,疑问是思维的开始.学生只有产生了疑问,才能认真思考,尽可能地去解决问题.要让学生从不容易找到问题到容易找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在讲“原子原子量”时,教师可以提问:原子是不是最小微粒?这样,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把学生思维活动引向质疑问难,并指导学生讨论这些问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让学生找到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深刻读懂教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所在,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生成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掌握关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些学生回答入情入理,而有些学生答非所问.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关注度不够,敷衍了事,认为老师反正要讲解,没有必要浪费脑细胞去认真思考.在阅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圈点质疑关键字词,理解整个问题的意思,启发学生思考,并让学生验证学习成果,归纳学习方法.

三、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有计划的阅读习惯,养成认真阅读、圈点质疑、归纳整理的习惯.指导学生阅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不能幻想一朝一夕就能成功.教师要让学生慢慢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习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并运用到学习中,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化学阅读教学是一种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系列活动.在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主要应用于以下四个环节.

1.课前阅读.上新课前读书预习,圈点出本节课可能出现的一些疑难点.例如,在预习“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时,教师可以首先要求学生全文阅读,使学生了解到饱和与不饱和要有条件限制;其次要求学生就课文注点,引导他们圈点出“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等几个条件,比较饱和、不饱和与浓、稀的区别,并正确辨析,提出疑问.学生通过预习阶段的阅读,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建立了学习的起点,发现了解决不了的疑点,找出需要解决的难点,弄清本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学习的重点,这样就为听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课上阅读.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问题有针对性阅读,解决一些疑难.例如,在讲“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关于氧气制取的一些问题,然后指导学生与二氧化碳制取作一简单类比,这是对学生预习阅读情况的检查,也能摸清学生在接受新知识中存在的难点,接着提出若干问题指导学生再一次研读课本,要求借助装置及本实验的一些注意事项和相关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牢固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能归纳整理出氧气与二氧化碳制法的共同点和区别.

3.作业阅读.作业阅读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真细致审读题目,弄懂题意,抓住关键;二是通读例题,按格式规范解题;三是快速回读,检查作业正误.这一环节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提高解题效率,培养认真细致、勤勉奋发的良好习惯.

4.复习阅读.课后要及时复习,阅读相关的课堂笔记、易错的知识点.阅读课本要以“小结”内容为主线进行通读反思,掌握复习要点.阅读课堂笔记及作业关键要掌握重点内容,强化纠正过去的薄弱环节,归纳总结,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化学阅读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阅读教学,可以丰富学生的化学语言,培养学生运用化学语言的灵活性,提高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圈点解决问题化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黄侃读书
笛卡尔乘积图的圈点连通度
社交媒体受众点赞行为的经济效益——以微信朋友圈点赞为例
利用VBA实现PowerPoint课件的规则图形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