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中的“并项求和”

2016-08-23 19:52侯慧梅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求通奇偶性周期性

侯慧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数学高考试题呈现了新的特点,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前提下,题目背景更加新颖,解题方法更加灵活.作为高考的必考内容之—的数列问题,仍然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通项公式、求前n项和为考查重点,但题目更加灵活多变.观察近年的高考试题,“并项求和”这种求和方式成为全国卷及各省市高考的热点.下面举例说明应用“并项求和”解决数列的前n项和问题.

点评:虽然题目难度大,但是可以借助特例法解决.不完全归纳法也是解决选择、填空题不错的选择.当然,对于解法3的一般推导,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内稍显困难,可以尝试应用解答.

总之,“并项求和”主要用在含有周期性变化的问题中,可能是(-1)n的形式,可以按照奇偶性进行讨论,也可能是以三角函数的形式给出周期性变化,一般周期为n,则采用n项合并求和的方式解决.只要我们多观察,勤思考,总结一般规律,迎难而上,就能发现数学的奥秘,从而体验成功的乐趣,喜欢上数学.

猜你喜欢
求通奇偶性周期性
函数的图象、单调性和奇偶性
求通项,远亲不如近邻——由an与an+1的关系而来
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
数列中的周期性和模周期性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基于扩频码周期性的单通道直扩通信半盲分离抗干扰算法
CPSIA周期性测试要求开始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