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省能源发展报告

2016-08-23 10:53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能源局
浙江经济 2016年17期
关键词:能耗浙江省全省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能源局

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物价局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

2015年浙江省能源发展报告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能源局

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物价局国家能源局浙江监管办公室

2015年,既是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创建全面推进之年,又是能源市场化改革实质破题之年。全省能源“供大于求”宽松态势进一步加深,能源“结构优化”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显现,能源“提质增效”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2015年是浙江省能源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既是“十二五”发展收官之年,又是“十三五”发展奠基之年;既是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创建全面推进之年,又是能源市场化改革实质破题之年。浙江省能源发展主动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观念、积极作为、开拓进取,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持续有力的能源保障。

2015年全省能源“供大于求”宽松态势进一步加深。全年能源消费总量1.96亿吨标煤,同比增长4.2%;全社会用电量35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天然气消费78亿方(含非管输气),同比增长2%;石油及制品消费2970万吨,同比增长6.8%;煤炭消费1.38亿吨,与上年基本持平。能源生产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全省单位GDP能耗0.48吨标煤/万元(按2010年价格计算,以下同),同比下降3.5%;单位GDP电耗866千瓦时/万元,同比下降6.1%。

2015年全省能源“结构优化”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显现。全省能源和电力结构持续优化,与“十一五”末相比,煤炭消费占比从60.5%下降到52.4%;天然气占比从2.4%提高到4.9%;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电力总装机比重从31.9%提高到40.3%;清洁能源利用比例从12%提高到21%;非化石能源利用比重从9.8%提高到16%①。

2015年全省能源“提质增效”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以“四革命一合作”和“八八战略”“两美浙江”建设战略为引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更加注重战略统筹,全力推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创建,“一控两升四降”指标进展良好;更加注重规划引领,全面启动“十三五”能源发展系列规划编制,“1+12”规划体系基本确立;更加注重有效投资,有序推进能源重大项目前期和建设,能源投资近700亿元;更加注重存量优化,加快实施传统能源清洁化改造,清洁煤电占煤电总装机60%,累计淘汰改造高污染燃料“五炉”21000多台;更加注重增量提升,大力发展可再生等清洁能源,新增风电装机31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50万千瓦、核电108万千瓦;更加注重改革驱动,着力推动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电力体制改革序幕开启;更加注重规范管理,有效强化能源市场监管和系统建设。

能源供需

2015年,浙江省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2133万吨标准煤(等价值),比上年增长37.3%。全省净调入和进口能源18680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8%。其中,净调入能源14023万吨标准煤,净进口4657万吨标准煤,从外省净调入电量543亿千瓦时。全省一次能源自产率为5.3%(当量值),比上年上升1.3个百分点。

(一)用电需求持续低速增长,电力供应平衡有余

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增长总体放缓和夏季罕见“凉夏”天气的综合影响下,全省用电需求总体保持较低幅度增长。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5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较“十二五”前四年平均增幅下降3.2个百分点。省统调最高负荷5850万千瓦,同比增长1.3%。

全省用电结构继续调整,产业用电量明显分化。在全省用电量中占比70%以上的第二产业用电量出现负增长,是拉低全社会用电增速的主要因素。第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仍保持较快增长。全省一、二、三产占全社会用电比重分别为:0.67%、74.23%、12.61%,一产比重同比持平,二产比重同比下降1.42个百分点,三产比重同比增长0.94个百分点;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会用电比重为12.49%,同比增长0.48个百分点。

全省电力供应平衡有余,机组发电小时数整体下滑。全省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企业的发电机组利用小时为4019小时,同比下降309小时。浙江统调电厂发电机组利用小时3776小时,同比下降631小时。非统调电厂发电机组利用小时4106小时,同比下降108小时。

(二)天然气市场供大于求,管道天然气消费负增长

全省天然气购销延续了2014年供过于求态势,供用气平稳有序。全省共消费天然气78亿方,同比增长2%,其中:管道天然气62.58亿方(不含炼化),同比减少6.3%;非管道气13亿方,同比增长62.5%;镇海炼化代输气2.4亿方,同比增加43.0%。

全省城市用户用气总体增量低于预期,电厂用户用气大幅缩减。城市用气受宏观经济形势、暖冬天气及管道投产时间滞后等因素影响,全年用气30.9亿方,同比增长7.7%,增长率大大低于预期。电厂用气因气电发电政策调整,加之省外来电增加,全年用气29.7亿方,同比减少16.8%。全省6000千瓦及以上气电年发电量148.8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3.3%。

(三)成品油市场震荡下行,汽柴油消费继续分化

2015年,全省共调入和进口原油2909万吨,比上年增长5.3%。其中,省外调入原油721万吨,占24.8%,进口原油2188万吨,占75.2%。

受国际原油市场震荡下滑影响,国内成品油市场调价频繁、总体下行。2015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共开启25次调价窗口,其中7次上调、12次下调、4次搁浅和2次暂缓调整,涨跌互抵后,汽油累计下调670元/吨、柴油累计下调715元/吨。一方面,国内成品油市场跟随国际油价走势而波动。2—5月份,国内汽柴油价格出现反弹后震荡并下滑;8月末,由于国际油价暴涨,国内汽油价格也随之高涨;11月份,汽油、柴油又出现一波快速上涨行情。另一方面,成品油需求尤其是柴油需求因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受到极大抑制。国内整体资源供应充裕,炼厂行业产能过剩局面日趋严峻。

省内成品油市场平稳有序,“汽旺柴弱”程度加深。全省消费成品油1863万吨,同比增长0.4%。一是汽油消费持续平稳较快增长。近年来,机动车快速增加和高保有量已成为浙江省汽油消费增长的主要支撑。机动车高基数、汽油价格下调出行成本降低等因素叠加,春节、暑假、国庆长假等节假日驾车旅游和集中出行有效拉动了汽油消费。二是柴油消费持续疲软。浙江省实体经济景气度总体偏低,加之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新能源替代消费,以及一季度“春节”、二季度“梅雨”、三季度气温偏低、四季度雨水偏多等多重因素影响,柴油增长动力进一步下降。

(四)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省内电煤供应保障良好

2015年,全省共调入和进口煤炭13799万吨,比上年下降0.3%。其中,调入12252万吨,进口1546万吨。全省共调入和进口电煤7850万吨,同比下降3.8%。

国内煤炭市场总体低迷,煤炭需求进一步下滑,煤炭产量小幅回落,进口煤炭大幅下降,下游用户持续去库存,煤炭价格持续走低。由于经济增长放缓,基础能源原材料需求受到较大影响。四大主要耗煤产业中,火电、粗钢、水泥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煤炭消费量整体进一步下滑。同时,随着国家系列环保政策的推进,特别是重点地区煤炭消费减量替代管理工作的实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消减煤炭消费。2015年12月30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指数为372元/吨,较2014年底下降了153元/吨。

省内电煤供应保障良好。受电力需求增长放缓、省内机组出力受限等影响,电煤消费后劲不足,全年全省实际消费电煤7850万吨,同比下降3.8%,全省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消耗原煤7637万吨,同比下降5.2%。全省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供电标准煤耗298克/千瓦时,同比下降1克/千瓦时。

能源消费

201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19610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2%。其中:煤炭消费13826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石油及制品消费2970万吨,同比增长6.8%;天然气消费7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0%;全社会电力消费35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

(一)能源消费需求平稳

全社会能耗低速增长。2015年,浙江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主动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全社会能耗保持低速、平稳增长态势。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和全年能耗同比分别增长2.9%、4.4%、3.9%和4.2%。“十二五”年均增速3.3%,较“十一五”年均增速下降3.7个百分点。全省“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速见图1。

图1浙江省“十二五”期间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速

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有所回升。随着一批高能耗项目陆续投产、扩产,加上上年同期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基数较低等因素影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有所回升,比上年增长2.1%,其中一季度、上半年和1—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同比分别增长0.0%、2.3%和1.6%。

全社会用电低速增长,生活用电上升较快。得益于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和节能降耗措施的落实,加之夏季凉爽气候的影响,全社会用电低速增长,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和全年全社会用电同比分别增长2.4%、3.0%、1.8%和1.4%。“十二五”年均增速4.7%,较“十一五”年均增速下降6.5个百分点。2015年,居民生活用电增长较快,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和全年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分别增长6.0%、6.2%、5.8%和5.4%。

(二)能源消费结构趋于优化

一次能源消费结构。2015年,全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及制品、天然气、水核风电及其他能源品种分别占比52.4%、22.4%、4.9%、20.3%。其中:煤炭占比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占比上升0.6个百分点;天然气占比与上年持平;水核风电及其他能源品种占比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与2010年相比,煤炭①含焦炭。占比下降8.1个百分点,石油及制品占比上升0.3个百分点,天然气占比上升2.5个百分点,水核风电及其他能源品种占比上升5.3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持续改善。

加工转换结构。2015年,全省加工转换投入能源1333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其中:用于火力发电、供热、炼焦等能源加工转换活动的煤炭为10670万吨,占煤炭总消费量比重为77.2%;用于电厂发电、供热的天然气29.7亿方,占天然气消费比重为38.1%;用于炼油的原油2847万吨,比上年增长4.2%。

终端能源结构。2015年,浙江省终端能源消费总量19207万吨标煤,同比增长4.3%。其中:煤炭占比13.0%、与上年持平,成品油及石油制品占比21.7%,比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天然气及其他占比65.3%,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与2010年相比,煤炭占比下降0.8个百分点,成品油及石油制品上升0.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天然气及其他上升0.3个百分点。

能源利用结构。在全省能源利用结构中,第二产业仍是浙江省能源消费最主要的产业,其他依次为第三产业、生活用能和第一产业。2015年,浙江省第二产业耗能13626万吨标准煤,占全社会能耗的69.5%,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耗能3367万吨标煤,占17.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第一产业耗能415万吨标煤,占2.1%,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生活能耗2203万吨标煤,占全社会能耗的11.2%,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2015年全省一、二、三产占全社会用电比重为0.7%、74.2%、12.6%,居民生活用电占比12.5%。其中:工业用电258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5%,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72.7%,比上年下降1.4个百分点。

(三)能源消费水平稳步提升

人均能源消费。2015年,全省人均能源消费3.5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3.6%,其中:人均生活用能397千克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6%。

人均电力消费。2015年,人均用电6416千瓦时,比上年增长0.8%,“十二五”年均增速4.4%,较“十一五”年均增速下降4.9个百分点。其中:人均生活用电801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8%;“十二五”年均增速6.5%,较“十一五”年均增速下降4.5个百分点。

各市能源消费平稳增长。2015年,全省能源消费量平均增长4.2%,各市增长率相对均衡,增幅前三位的市有杭州、宁波和湖州,分别达5.8%、5.4%和5.4%。全省电力消费平均增长1.4%,增幅前三位的市有嘉兴、衢州和湖州,分别达4.3%、4.3%和3.8%。

能源建设

2015年,全省累计完成能源项目投资700亿元,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计划任务和项目建设目标,拉动了有效投资。

电源项目。全省完成电源投资330亿元,同比下降5.7%。全年新增电力装机785万千瓦,其中新增煤电335万千瓦、气电174万千瓦、核电108万千瓦、水电9万千瓦、风电31万千瓦、生物质及垃圾发电12.5万千瓦、光伏发电150万千瓦、余热10.8万千瓦,压减油机47万千瓦,关停小机组13.5万千瓦,电力供应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截至2015年底,全省电力装机8215万千瓦,其中:煤电、水电、油电、气电、核电、抽水蓄能、非水可再生能源及余热装机,分别占比56.1%、8.4%、2.6%、14.9%、8.0%、3.7%和6.3%。

电网项目。全省完成电网投资345亿元(不含省外特高压),同比增长20.2%。新增110千伏以上线路2478公里,新增110千伏以上变电容量1995万千伏安,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大大提高。截至2015年底,全省累计建成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47935公里、变电容量34214万千伏安,其中特高压线路1597公里,变电容量2600万千伏安。

煤炭、成品油、天然气储运项目。全省完成煤炭石油天然气储运设施投资25亿元,同比下降16.7%。甬台温输油气管道、金丽温输气管道工程及配套天然气利用工程进一步推进,舟山LNG接收站建设稳步推进。截至2015年底,全省累计建成成品油长输管线993公里;建成天然气省级长输管线1053公里、城市管网总长约27456公里,天然气覆盖面不断扩大。

可再生能源项目。通过修订完善《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安排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支持10个清洁能源示范县、12个新能源示范镇和8个可再生能源创新示范项目建设,省级部门联合召开全省农光互补暨可再生能源发展推进现场会等举措,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全省新增水电装机9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31万千瓦,新增生物质及垃圾发电装机12.5万千瓦。光伏发电应用发展迅速,新增光伏太阳能发电装机150万千瓦,其中屋顶分布式光伏60万千瓦,地面光伏电站90万千瓦。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工作。截至2015年底,全省清洁能源电力装机3313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40.3%。清洁能源利用量4129万吨标煤,约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21.1%。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含外来水电)约折合标煤2038万吨,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10.4%。

节能降耗

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2015年,全省认真贯彻“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发展要求,着力推动节能降耗措施落实,能耗增速回落,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单位GDP能耗下降3.5%,明显高于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1%的目标任务。一季度、上半年、1—3季度和全年单位GDP能耗同比分别下降4.9%、3.6%、3.8%和3.5%。

结构节能贡献上升。一是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对节能贡献提高。低能耗、高产出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加快。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3%,增幅比工业高6.5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49.8%,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5.7%。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拉动单位GDP能耗下降约1.3个百分点,对全社会节能贡献率约36.8%,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平均水平。二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有利于节能。高产出、低能耗的信息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等绿色产业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年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1%,占GDP比重约7.7%,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三是工业内部行业结构变化有利于节能。单耗水平最高的非金属矿物制品和黑色金属冶炼业生产继续回落,增加值比上年分别下降0.2%和1.3%,能耗分别下降5.2%和6.5%,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约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对节能贡献明显。

规模以上工业节能贡献下降。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2%,一季度、上半年和1—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4.8%、2.6%和2.5%,明显低于单位GDP能耗降幅,工业对全社会节能贡献率为33%左右,远低于去年同期80%的水平。

八大高耗能行业单耗降幅缩小。工业内部,八大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缩小,对工业节能贡献下降。2015年,八大高耗能行业单耗仅下降0.6%,降幅远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且比1—3季度缩小0.6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单耗降幅相对较高,分别下降5.3%和4.9%,化学纤维业单耗仅下降0.4%;造纸、电力热力、化学原料、石油加工和纺织业单耗不降反升,分别上升3.2%、2.6%、1.2%、0.7%和0.1%。

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继续提高。通过在加工转换企业实施一系列节能降耗措施,全省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的加工转换效率得到有效提高。2015年,全省加工转换总效率为69.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转换效率为43.2%,与上年持平,比2010年提高2.6个百分点。

各地节能工作形势良好。2015年,各市节能形势良好,温州、丽水、舟山、金华和台州单位GDP能耗降幅在4%以上,杭州、嘉兴、绍兴、衢州和湖州单位GDP能耗降幅在3%—4%之间,宁波单位GDP能耗下降2.5%,均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节能目标。其中,杭州、温州、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和丽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3.2%、22.1%、21.3%、22.0%、23.4%、18.5%、17.9%和21.0%,降幅比节能目标任务值分别大3.7、7.1、1.8、2.5、4.9、3.5、5.0和6.0个百分点;宁波、嘉兴和衢州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8.8%、19.4%和20.2%,降幅比节能目标任务值分别大0.3、0.9和0.2个百分点。

能源规划

规划自2014年下半年启动编制以来,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规划调研和前期研究;第二阶段(2015年4月至12月),形成规划初稿;第三阶段(2016年1月至6月),广泛衔接和完善。

规划调研和前期研究。2015年,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十三五”时期浙江省能源供求形势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加快清洁能源发展促进“两美浙江”建设研究》、《浙江省“十三五”及中长期能源需求预测专题研究》和《经济新常态下浙江省能源发展战略》等多个课题研究,认真总结了“十二五”浙江省能源发展情况,分析了“十三五”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测算了能源需求,明确了发展目标和重点。

形成规划初稿。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全面启动了《浙江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及电力、电网、配电网、可再生、能源装备、光伏、充电设施、煤油气、天然气管网等12个子规划的编制工作。于2015年5月完成《浙江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思路稿和主要指标预测,征求了省级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并与国家能源局进行了初步衔接;7月完成规划初稿,与11个设区市能源规划进行了衔接;12月14日,规划有关情况向袁家军常务副省长作了书面汇报,12月18日向国家能源局作了专题汇报。12个能源子规划的编制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

科技装备

在国家和省共同鼓励支持下,全省能源科技装备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一是加强省内统筹,初步建立全省能源装备项目库,覆盖省内300家能源装备企业信息。二是争取国家扶持,浙江省4个能源装备项目获得国家专项资金补助2444万元。三是重点培育、支持能源科技装备产业基地化发展。积极支持省内企业建设吉瓦级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国家主要风机制造基地、煤电机组PM2.5治理设备生产基地和海盐中国核电城等,打造浙江品牌。

能源价格

电价。上网电价。2015年,浙江省电网企业收购发电企业上网电量为2162.5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1.46亿千瓦时;平均上网电价为500.09元/千千瓦时,同比降低5.96元/千千瓦时。销售电价。2015年,浙江电网销售电量为3099.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1.5亿千瓦时;实际平均销售电价(不含基金附加)为747.25元/千千瓦时,同比减少6.39元/千千瓦时。2015年,浙江省电力用户实际最终到户的平均电价为787.94元/千千瓦时,同比下降6.46元/千千瓦时。环保电价。2015年,浙江省统调燃煤机组已全面完成脱硫、脱硝改造,基本完成除尘改造。2015年,全省执行脱硫、脱硝、除尘环保电价金额分别为25.73亿元、16.29亿元、3.16亿元。2015年,浙江省部分统调燃煤机组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已核定超低排放机组15台,装机容量1173万千瓦,占省统调燃煤机组总装机容量的28%,至2015年末,累计执行超低排放电价金额5.41亿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201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应征电量3187.39亿千瓦时,实际征收34.13亿元(不含税)。2015年财政部门共拨付可再生能源项目补贴金额5.07亿元。其中:用于49家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发电补贴金额4.85亿元;用于44个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网工程补贴金额0.22亿元。

煤价。2015年,受国内外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全社会用电量增幅回落等因素影响,市场煤炭价格持续走低。秦港5500大卡煤炭挂牌中间价从年初520元/吨,持续下跌至年末370元/吨。但由于市场煤炭价格跌破企业生产成本线,自下半年起产煤省份煤矿不同程度关停,市场供应量逐步收缩,11月和12月份煤炭价格呈现出企稳迹象。2015年浙江省发电用煤炭价格总体水平继续下降,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公布的2015年电煤(5000大卡)价格指数,浙江省的电煤价格指数年平均价格比2014年下降约89元/吨。

成品油价格。2015年国际油价1—5月份呈震荡上行,6月开始震荡下跌。国内油价受国际油价的影响,经历了“七上十二下”19次频繁调整,自2015年6月8日起又出现了6连跌。截止12月1日最近一次调价,汽柴油价格与年初相比,汽油(标准品)下跌8.64%,柴油(标准品)下跌10.7%。为减少大气污染,2015年浙江省加快了油品的升级。根据《浙江省商务厅等5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国V车用汽柴油标准升级保供方案〉的通知》规定,从2015年12月30日24日起在全省范围内供应国V标准汽柴油(在此之前杭州、嘉兴、湖州已提前供应国V汽油)。全省统一使用国V标准汽油后,标准品柴油价格在国Ⅳ标准上每吨加价160元,非标准品柴油按国家规定的品质比率相应调整,汽油价格执行已公布的国V标准价格。

天然气价格。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自2015年4月1日起非居民用陆上管道气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并轨,并轨后到浙江省的最高门站价格为每立方米2.87元,同时浙江省进口LNG协议价格大幅下降。据此,浙江省同时将城市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和电厂门站价格每立方米分别降低0.33元和0.28元,降价后城市门站价格为每立方米3.04元(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作调整,为2.42元),半山电厂为每立方米2.99元,其他电厂为每立方米3.08元。2015年下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再次降低非居民用陆上管道气价格每立方米0.70元,自11月20日起到浙江省的最高门站价格为每立方米2.17元。浙江省同时将城市非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和电厂门站价格每立方米分别降低0.75元和0.67元,降价后城市门站价格为每立方米2.29元(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作调整,为2.42元),半山电厂为每立方米2.32元,其他电厂为每立方米2.41元。

*因篇幅原因,《2015年浙江省能源发展报告》编发时有删节。

①含外来水电。

猜你喜欢
能耗浙江省全省
《初心》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发挥“她”力量,打赢这“疫”战——致全省妇联执委的倡议书
全省侨务干部培训班在宁举办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