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生活化、活动化、课程化实施的几点思考

2016-08-23 12:54王晓琴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活动化课程化生活化

王晓琴

【摘要】中学德育需要“生活化”的目标引领和效果评价、“活动化”的方式实施、“课程化”的管理和规范操作,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统一体。

【关键词】德育 生活化 活动化 课程化 有机统一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58-01

德育改革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而且,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德育在人的精神提升和人格完善方面的独特价值。所以加强德育工作的探究,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讲求实效,意义深远。为此,笔者在从事多年德育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认为中学德育要用“生活化”的理念来引领和评价、“活动化”的方式来操作和实施、“课程化”的方式来管理和规范,三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有机统一。

一、德育生活化、活动化、课程化概念的界定

1.德育“生活化”即“生活德育”,其强调教育的起点和归宿应该是引导人学会生活。学校德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生活中进行,并回到生活最终为生活服务。从理念层面讲就是德育目标要引领生活、德育主体要走进生活、德育内容要联系生活,德育方法要贴近生活、德育领域要覆盖生活、德育的实际效果要以学生在生活中的实际表现来评价和衡量。

2.德育“活动化”即强调德育活动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载体。没有活动,德育是静态的,也必然是乏味的;没有活动,德育就失去了感召,也必然是教条的;没有活动,再好的德育目标、只能停留在书本上、课堂里。德育活动多样化地运用情景展示、角色扮演、演示、学生参与体验,增强德育活动的趣味性、思辨性和感染力,让学生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感知、体验、学习、提高,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

3.德育“课程化”主要指“德育活动”的课程化,即对一定的德育目标、内容、过程、意义等进行有效性思考,以课例的方式设计活动方案,经过科学编制、慎密安排、生动活泼组织、悉心评估、整合资源,将其设计转换成指向明确的、持续作用的、能有效评估的德育课程来加以管理和实施。

二、德育生活化、活动化、课程化三者的关系

德育的“生活化”“活动化”“课程化”三者应是有机统一的,偏废其一或割裂开来,学校德育都将是低效或无效的。德育“生活化”是目标,是德育“活动化”“课程化”实施的前提和基础;德育“活动化”是“生活化”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德育“课程化”是德育活动化的必然要求。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统一体。

三、德育生活化、活动化、课程化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体现生活化,要重视内容的基础性

中学德育隶属于基础教育,既然是基础教育,就应该重视内容的基础性。一是重视规范的养成。规范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宝贵财富,必须要掌握和内化。二是重视责任的培养。首先要为自己负责,然后将这种责任心放大,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环境负责,对生命负责。

2.落实活动化,要强调过程的体验性

现行的德育似乎说教太多,学生置身其间,设身处地得到的情感体验太少。如果我们不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学生没有切身的情境体验,即使反复说教,学生体会到的只有代沟。所以,有效的德育、实效的德育必须高度重视过程的体验性。

3.实现课程化,要突出设计的合理性

方法比结论更重要,我们最缺的知识是关于方法论的知识。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更是要求我们要有长远的育人目标,序列化的教育活动,有效性的实施开展。为此,我们必须在方法上下功夫、费心思,只有合理的设计加上有效的实施,德育的初衷才可以实现,我们也才有可能体验到成功教育带来的快乐和愉悦。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果。课题:《中学德育生活化、活动化、课程化有机结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GS【2014】GHB1262)

猜你喜欢
活动化课程化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对“家庭教育课程化”的认识、探索与建议
小学数学课外作业活动化的设计
浅谈班级主题课程与环境区域的有效运用
校园文化“课程化”构建的实践与思考
构建活动化的低年级语文课堂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活动化”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