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歌是黄土文化的精髓
——男高音歌唱家闫志才访谈

2016-08-24 02:52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高音陕北民歌

本刊记者/吴 銎

陕北民歌是黄土文化的精髓
——男高音歌唱家闫志才访谈

本刊记者/吴 銎

闫志才,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进修于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糸,师从著名声乐教授薛明先生和著名声乐教育家王福增先生。擅长演唱西北地区民歌,形成自己真假声相结合的演唱风格。

1989年任延安歌舞剧团副团长,两度获延安地区劳动模范,优秀党员称号。1991年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瑞环、李铁映等接见合影留念。

现为西安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校教学督导组专家成员之一。陕西省高职评审专家组成员。陕西省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陕北民歌研究会副会长。

在二十五年的舞台艺术实践及演唱中,曾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二十多次,并代表我省参加了许多重大艺术交流活动,其中1983年应文化部特遨,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排练及演出,在其中担任男高音独唱,获文化部演出一等奖,1986年获第二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优秀歌手奖,九省市黄河歌会特别奖,1987年获陕西省首届艺术节一等奖,西北五省区民歌比赛获专业组大奖,1988年获全国声乐大赛金龙杯专业民族铜奖,1990年获中国革命老区民歌比赛第一名等等。曾主演歌剧《兰花花》,《王贵与李香香》,《王思明》,秧歌剧《夫妻识字》等十多部剧中男主角,曾为中央台“话说黄河”,“兰花花”等二十多部影视片配唱。1997年由陕西文化厅、省音协、延安市委、政府联合为闫志才举办了两场个人独唱音乐会。已录制专辑盒带,MTV,电视个人专题片等,首唱近三十首陕北各类民歌风格歌曲,如:《走三边》,《闹秧歌》,《赶牲灵》,《龙吟颂》,《信天游永世唱不完》,《刘志丹颂》,《跟上共产党把革命闹》等。其中《走三边》《龙吟颂》同时获得建国五十周年优秀奖,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个人成就被收录《陕西文化名人录》《中外歌唱家辞典》《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人才库》《中外艺术研究》等丛书。

调回学校任教至今,培养出本科各年级及研究生近200名,业余歌手不计其数,一部分学生在高校作专职声乐老师,大部分学生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师或群艺馆做组织工作,还有在部队,地方专业团体做专职歌唱工作。所带学生在省内外比赛获奖,如:王鹏、马小刚、常智、张小东、王开、杨帆、杨彬、赵宇涛、粱振中、李贵梅、袁婷、王山英、张弦、陈泳江、谭冉等三十多位获奖,王洪涛、王海帆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撰写了《民族声乐教学应注意几个问题》《演唱走三边艺术歌曲》等近十篇论文,科研项目《陕北民歌教学实践之研究》已结题。公开办多起陕北民歌讲座《如何掌握民歌演唱的两个基本功》专题演讲,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从事教学一贯治学严谨,博采众长,潜心钻研教学规律及歌唱理论,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连续15年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培养出的许多学生在全国及省级各类声乐大赛中获得佳绩,并活跃在国内及国际舞台上。2011年建党90周年被评为唯一一名陕西省教育工委优秀党员称号,带领学生举办近五十场独唱及专业汇报音乐会 。

Q :本刊记者

Y : 闫 志 才

Q:2012年,西安音乐学院声乐系开设了陕北民歌班,这对陕北民歌的发展建立了很好的平台,更多业余的民歌手可以通过专业的学习来弥补技术上和艺术上的缺陷。通过这几年的努力,陕北民歌班的现状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

Y:陕北民歌班是2012年开设的,第一届学生今年已经大四了。开设陕北民歌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一些有特色的学生,尤其是针对咱们陕北地区条件比较好的民歌手。为了能让这个班顺利的开办,省上也为我们开了绿灯,只要唱的好就可以享受优惠的政策。班里很多学生都是在舞台上摔打过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还有一些都已经为人父为人母了。像这几届比较优秀的学生杜鹏鹏、马静、王燕妮,他们都是从演出团体考上来的。比如杜鹏鹏,他入校之前只是一位普通的石油工人,但他勤奋好学,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在舞台上历练了很多年,已经是陕北民歌界的小名人了。

陕北民歌班现在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首先就是教材,我们需要一套完整的成体系的教材,这对其他专业来说很容易,但是我们还要一步一步的摸索。其次就是缺少交流,音乐学院的学生一定要给这个专业起到师范作用,从咬字、音准、唱腔都要非常过硬,因为你就是旗帜、是标杆,全省的陕北民歌手都要像我们看齐。

Q:陕北民歌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欢和追捧,这对陕北民歌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对于陕北民歌的传承您怎么看?

Y:陕北民歌的群众基础非常好,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了。还有一个不好的现象,现在的很多歌手都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态去唱歌,刚学会了两首歌就想着出去赚钱,他们没有继续学习深造的意识,导致现在的市场很混乱,大大影响了陕北民歌的发展。

歌唱家的艺术生命力应该是很长的,胡松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今年已经86岁了,可依然可以唱出很漂亮的音色,不但唱的好,而且书法也相当厉害,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具备全面的艺术文化修养,很好的道德情操。

陕北民歌的内容很丰富,表现力强,并不是只有高亢的音调,像号子、小调、说唱等等,现在的学习环境很优越,我们可以学到最科学的发声方法,大家的音域都越唱越宽,再加上作曲家有意识的把作品写的难度很大。所以陕北民歌要传承要发展,光靠唱高音是不行的,我们的民歌拿到北京总是拿不到好的名次,这有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社会舆论,其次是歌手本身的素质不够高,除了嗓音条件外,他们的综合素养、文化底蕴达不一定的高度,这决定了你的艺术修养,所以这是许多歌手的致命缺点,我觉得陕北民歌要唱的和美声一样大气、朴实,音乐是一种美。

Q: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有它特有的韵味,陕北民歌也不例外。所以音乐风格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演唱陕北民歌时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它的音乐风格?

Y:陕北民歌昂扬着黄土地上泥土的芳香,诉说着黄河儿女朴实的词汇和豪迈的性格,代表着黄土文化的精髓和特色。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任何一种情感的流露,都可以通过演唱陕北民歌来表达。

我认为陕北民歌的演唱风格主要靠语言,我在延安歌舞团的时候专门学说陕北话,可是说的不够地道,还带点关中味儿,为了唱好陕北民歌,我到绥德子洲学习当地的方言、土话,其中的道白非常重要。陕北的方言、方音对陕北民歌有直接的影响,所谓的“押韵”可以在民歌的演唱中完全体现出来,没有了方言,韵脚就会出问题。民歌为什么能打动人?它的魅力在哪里?其实就隐藏在当地的文化特色之中,你可以借鉴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这些科学系统的发声方法可以润色你的嗓音,但是合理的运用方言来演唱,才能更好的保持陕北民歌的乡土气息。

Q:现在的民歌手嗓音条件都非常好,而且都喜欢挑战高音来证明自己的演唱功底。您认为一味的追求高音是否正确,怎么才能唱出漂亮的高音?

Y:现在很多的民歌手已经把陕北民歌唱变味了,一味的追求高音,失去了民歌本身应有的一种质朴感。所以说不一定唱的高就一定好,音乐是一种美的享受,自己要能把它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才能打动听众,如果做不到音乐这一步,只想着把音唱高,那你只是个匠人。现在是个开放性的社会,有各种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大家对歌唱时的发声状态有更高的要求,更讲究科学和系统性。从唱民歌来讲,你就向戏曲学习也是很了不起的,能学到很多经典的东西。

其实每个人的音域是不同的,有的人天生音域就很高,学习之初不能一味追求高音,我们应该找一些适合自己音域的歌曲进行练习,打好基础。

想要唱出漂亮的高音,离不开真假声的结合,从低音到高音的过渡必须要经过真假声的转换,优美的假声的关键是要有比较高的发声位置,运用假声时要注意真假声之间衔接转换的光滑流畅,不能有断裂感。假声经常作为修饰声音的方法,用真声与其结合在一起产生的混合声能产生各种不同的音色,可高亢可柔和,可粗犷可细腻。想要切换自如,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唱好的,需要我们长时间的练习。

Northern Shaanxi folk song is the quintessence of the loess culture——interviewing the tenorist Yan Zhicai

猜你喜欢
高音陕北民歌
陕北绿了 百姓笑了
早春
城市音乐“奏起高音”
我的大陕北
党建地图·陕北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
需求、追求、求法、求效——自觉教研行为下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