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激励为支点撬动转型发展创业创新

2016-08-26 12:35朱环
中国记者 2016年6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

朱环

"

内容提要 《中国记者》今年第5期组织刊发了“考核助力转型发展”的视点文章。多位一线媒体人聚焦融合转型中的体制机制创新。本期继续探讨这一热门话题。欢迎发来有新思考、新实践的文章、论文。

2015年,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出台《创业创新人才突出贡献奖励办法》,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奖励在新闻采编、经营拓展、媒体融合、技术开发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激发了全集团员工干事创业活力,各项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 激励机制 催生 发展活力

一、当前形势下,媒体面临的五大问题和两大风险

受经济下行压力及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纸媒受众大量流失,版面业务呈断崖式下滑,广告、发行、印刷三驾马车商业模式面临坍塌。当前报业集团共同面临着“五大问题”和“两大风险”。

“五大问题”:一是如何做强新闻主业,保持品牌影响力?二是如何提高经营效益,维持众多员工的待遇生计?三是如何抢抓融合机遇,走出转型发展新路子?四是如何留住优秀人才,保存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五是如何激发队伍活力,在逆水行舟中进发拼博热情?

“两大风险”:一是迫于生计,有些媒体及从业人员走偏走远铤而走险,出现导向上偏差的风险;二是收入持续减少,家底逐渐耗尽,以至某些单位出现一些不愿看到的情况。人心安稳、报业稳定存在风险。这些问题和风险,是当前传统报业集团共同面临的难题,也是各位老总的“心腹大忧”。

如何克服这些困难,避免出现风险?目前传统媒体自收自支的性质短时间内较难改变,政府和财政的支持对庞大的集团来说也只是杯水车薪,唯有激发全集团员工干事创业的内在活力,让每一个人多做一些贡献,往池子中多舀一碗水,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和治本之策。

二、温报集团的“一剂良方”:以奖励为支点,“四两拨千斤”

2015年,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出台《创业创新人才突出贡献奖励办法》,设立了奖励基金,以工作实绩和对集团的贡献为主要评价标准,奖励在新闻采编、经营拓展、媒体融合、技术开发和管理服务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团队和个人。奖励办法出台后,由于额度较大,目标明确,极大激发了广大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团队和个人。年终,共有46支团队和14位个人进行申报,经过认真评审,共评出新闻宣传突出贡献奖集体1个,媒体融合突出贡献奖集体5个,经营拓展突出贡献奖集体4个,管理服务突出贡献奖集体2个,个人技术创新突出贡献奖1名,个人经营拓展突出贡献奖3名。

区别于以往的激励政策,这次的奖励在制度上有所创新,效果上有所提升,体制机制与媒体融合实现了有效对接,体现出以下三大特点:

(一)政策依据上,体现一个“稳”字。在中央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结合市财政和人社局的相关文件规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可建立和实行人才专项基金制度,人才专项基金按绩效工资总量的2%提取,不计入工资总量。”温报集团制定了奖励办法,按比例提取了专项基金,并在文件印发之前,充分征求市财政局和市人社局职能处室的意见,积极争取主管部门的支持,使奖励办法做到资金来源有依据,奖励额度有规范,具体操作稳妥可行。

(二)奖励对象上,体现一个“准”字。突出贡献奖面向全集团,包括组织策划有重大影响力的主题报道,采写编辑的新闻精品,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及以上荣誉;推动媒体融合创新,有显著成效和借鉴意义;积极拓展经营渠道,取得重大经济效益;项目孵化和技术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并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创新管理模式,科学内控,增收节支,取得明显效益等各个方面。虽然范围比较广,但评价标准聚焦工作实绩和贡献率,形成了“人人创业绩,个个比贡献”的良好氛围。令人惊喜的是,围绕着激励的指挥棒,集团的调控能力大大加强,中心工作的响应度、配合度迅速飚升。

(三)奖励额度上,体现一个“狠”字。突出贡献奖分一、二、三等奖,团队一等奖20万元,二等奖10万元,三等奖5万元,个人一等奖3万元,二等奖2万元,三等奖1万元,名额不限,视申报情况而定。突出贡献奖在集团年度工作大会上通报表彰,并兑现奖金,个人获得者记入档案,作为选拔任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2015年,集团共兑现突出贡献奖励108万元。奖励额度之高,表彰会议之隆重,让集团广大员工深受鼓舞和震撼,产生了极大的示范效应和激励效应。

三、奖励机制的“神奇疗效”:“一窗开,百窗亮”

奖励机制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一部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利于形成进取向上、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以激励为支点,撬动传统媒体转型发展大局,解决“五大问题”,防止“两大风险”,是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在新形势下的一次投石问路。还有待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创新。但实践证明,在当前的现实条件下,它不失为一剂“良方”,可以有效提振组织整体的精气神,使之通体舒泰、神清气爽。

(一)新闻品质明显提升。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创新策划了“赶超发展两年间”“温商回归大讨论”“穿越70年的家国情怀”“八大攻坚”“五化战略”、全国晚报百名总编聚焦“温州模式”“一带一路万里行”“点赞2014温州十大新闻事件”等40多组重大主题报道。刊发各类消息、通讯、评论、图片15000多条(幅),取得了“受众满意、业界好评、领导肯定”的良好效果。在201s年新闻奖评选中,各类报道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1个;浙江新闻奖30个,其中一等奖7个,连续四年荣获全省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策划创新奖),获奖数量和作品质量等次名列全省市级党报集团前茅。

(二)媒体融合稳步推进。媒体融合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快,成立融媒体新闻中心,自主研发温州新闻客户端,推出网络问政、温州网络电视、掌上温州、温州辟谣等20多个融合平台,形成融“报、网、刊、移、微、视”为一体,覆盖面更广、功能更立体、形式更灵动的全媒体传播矩阵。目前,温报集团拥有报纸、广播、网站、两微一端、阅报屏用户1236万。作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的党报阅报屏以鹿城区为中心,辐射龙湾、瓯海及周边各县市,实现500个点位的布局建设,超额140%完成2015年目标任务。③温州辟谣入选全国五大辟谣平台,荣获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奖;“温州发布”在全国宣传类微信排行榜最高排名第二;《温州都市报“三大再造”融合模式》入选全国高校“媒体融合教学十大经典案例(2015)”。

内容提要 作者认为,我国应注重议程设置效果、在表明我对南海问题立场、观点的同时,从文化入手,大力挖掘中华民族对南海的集体记忆,借助世界共同认可的现代化经验和文化范式,大力塑造中国是南海和平、自由、公正秩序的维护者和南海地区发展的推动者这一共同想象,为我国解决南海问题争端提供有利的国际舆论氛围。

关键词 议程设置 南海问题 范式 解码

近年来,相关国家持续在南海问题上进行议程设置,炒作中国威胁论,企图对美在南海常态化军事存在制造借口,对菲律宾、越南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沙岛礁进行合法化和美化。随着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临近,可以预见在未来数月内,对南海问题的报道将成为新闻舆论的热点。如何在新闻报道中,有效回击西方国家制造的“中国威胁论”,向世界传递中国对南沙诸岛礁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一信息?新闻媒体应“以情动人”,在议程设置上立足于人们对和平与发展的基本信念,着力讲好中国开发南沙、保卫南沙、建设南沙的故事,讲好中国维护南海和平与发展的实践与付出的故事,以有效回击西方媒体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形象的歪曲和否定。

一、南海问题报道上,相关国家企图以标签化方式实现现实利益最大化

传播学研究表明,新闻媒介在告诉人们怎么想这一方面可能并不成功,但是在告诉人们想什么的方面则异常成功。换句话说,新闻媒介可以为公众的思考和讨论设置议程。在西方传播学者看来,现实与新闻的关系是“在政治中,媒介与公众所广泛感知到的事物是虚拟的真实。”因此在南海问题报道上,相关国家媒体企图通过议程设置,为中国贴上了南海自由航行的破坏者、南海资源的掠夺者以及对南海周边诸国的欺凌者等标签,以虚拟的真实来误导舆论、博取同情,实现现实利益的最大化。

纽约时报网站3月31日刊登《危险的寒暄:当中美战舰在南海遭遇》一文,作者通过一系列故事细节,把中国军队正常的维权行动描绘成干扰美军航行自由的例证。在文章中,作者精心描写了三个场景冲突:中国军队舰机协同对美军进行危险接近;中国军队粗鲁的应答方式;中国军队对美军军事行动的窥探。美军被描绘成面临危险仍然坚守国际公约,坚决果断却又彬彬有礼地采取自卫行动,回应了中国军队的挑衅。由于美军被描述为“自卫”,极易产生舆论的同情和道德优势,而这又自然被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法性,因为自然法规定了个人与国家都拥有自卫的权利;而“自卫”的合法性又能够强化舆论支持和道德高地,从而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

“不管我们对居住环境的认识有多么间接……只要我们相信关于环境的图画是真实的,我们便将它当做环境本身来对待。”存在于受众头脑中关于世界的看法,与现实相比虽然总是不完整的,并且通常是不准确的,但是受众行为却是对这个看法的反应,而并非对真实事件的反应。

因此在传播语境中,美军的“自卫”目的又被引申为“捍卫航行自由”。航行自由是一种国家间的政治态度,更是一种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一旦有国家违反或破坏,必然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因此,“捍卫航行自由”使美军再次站上舆论支持和道德高地,与美军“自卫”话语交织在一起,把美军描绘为主持国际正义的英雄,为美军实现重返亚太、实现在南海的常态化存在提供了道德、舆论以及法律的支持。

越、菲等国在新闻报道中,故意模糊具体事发海域,反复渲染中国驱赶、抓捕越、菲渔民正常作业,中国渔民进行非法捕捞海龟等珍稀野生动物,走私、破坏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企图以弱者的身份博取国际社会的同情,通过把中国塑造为南海资源的掠夺者和南海周边诸国的欺凌者,以占取舆论支持和道德的高地,掩盖越、菲等国长期对中国南海岛礁非法侵占以及对南海资源的疯狂掠夺。

通过对美、越、菲等国议程设置的分析,虽然具体议题不同,但是他们都借助自由、公正、环保等价值观念来建构媒体框架,“有组织的中心观点或者故事线索,为—系列的事件提供意义。”引导受众定位、分辨、认知已发生的事情和信息,从而形成有利于维护他们非法利益的舆论环境和道德支持。

二、我国现有涉南海问题报道在议程设置中存在的若干不足

与之相比,我国对于南海争端的报道,议程设置较为单一,且多为被动式回应而不是主动发声,主要是表达官方对领土争端的基本态度,宣誓中国对南海岛礁的领土主权;批判当事国有关领土争端的言论和行为,警示当事国单方面行动是挑衅,不能改变主权归属;报道领土争端中的中国民意以及对领土争端中非当事国的态度……虽然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中国的立场,但仅从主权归属的角度、以历史的大叙述来进行议程设置,在引导国际舆论的效果上尚显不足。

首先,从议程设置的效果看,南海岛礁争端,远离国际受众生活,加之中西文化、历史差异巨大,如果仅从历史、国家主权的高度进行议程设置,会因议题显得过于抽象而影响国际受众的接受程度。在国际受众看来,“国家利益是各国对外报道中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领土争端关乎一个国家最核心的国家利益,”在当事国“媒体的报道中,都体现出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倾向,把对方的行为视为对自己国家领土主权的挑衅。”因此国际受众倾向于把中国相关的报道看成是一场意识形态的宣传而呈现一种疏离。

其次,从议程设置的动机看,公众注意力始终是媒体争夺的焦点,因为公众注意力的维持时间与公众拥有的空闲时间等因素都是重要的限制因素。新闻报道正是通过“提供一个语境,并且通过选择、强调、排除、阐释来对议题提供暗示”,以此来引起公众注意力。如果在传播中始终是被动式的回应而不是主动建构,势必使报道无法“选择某个可感知现实的一些方面,让这些方面在一个传播文本中更加显要,以此来形成对所描述事项的某种界定问题的特殊方法、对其因果的解释、道德评估和处理意见的建议。”进而无法向国际受众传递我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观点。

再次,从议程设置的作用机理看,它虽然是一种社会力量的博弈和意识形态的争夺,但却往往借助社会的集体记忆和共同想象来发挥作用。“亲身经验、总体文化以及与大众媒介的接触都可能影响我们认识某个具体议题的方式。”议程设置通过立足于现代化的经验和文化范式,来组织新闻故事,规范受众解码的方式,以控制舆论导向,增加社会力量的附和和追随,减少社会的批判和抵制,以形成一个多样而有序的信息消费社会。正是我国对议程设置这一作用机理的忽视,国际受众止步于获知南海争端这一新闻信息源,而对我国的立场、观点却没有产生预想的接受效果。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机制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健全少先队激励机制 助推队员们幸福成长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完善党校党建工作激励机制研究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
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