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此薄彼:《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一文的评论倾向

2016-08-26 16:03杨清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年21期
关键词:诗作屈原诗经

杨清雅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128

高一时我的语文老师曾发给我们一篇文章《屈原:面向风雨的歌者》,教我们写评论。当时读完印象深刻,还与老师激烈地讨论过。此文于2005年发表在《中学生阅读》(高中版),作者鲍鹏山。最近又细读,深为鲍先生的文思所折服,其文风有血性、有思想、富于批判精神,让人受教不少。小女不才,仅仅读过《诗经》中的个别篇章,对屈原诗作也只是略有粗读。所以,对于如何全面对比分析《诗经》与屈原诗作的内容、特色与地位,自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绝不是我所能驾驭的。只是窃以为,鲍先生在该文中对屈原诗作赞誉有加,而对《诗经》多有鄙薄,此种“厚此薄彼”的评论倾向,委实不敢苟同。

全文有五处将屈原诗作与《诗经》对比,饱含对《诗经》的贬低。

第一处:“《诗经》之伟大,乃是整体之伟大,如拆散开来,就每一首诗而言,可以说它们精致、艺术、有个性,但决说不上‘伟大。‘伟大的诗人,须有绝大的人格精神,可以滋溉后人;须有绝大的艺术创造,可以标新立异,自成格式,既垂范后人,又难以为继。应该说,在这两点上,屈原都当之无愧。”鲍先生前面说的是《诗经》每一首诗“决说不上‘伟大”,后面又说“伟大的诗人”,比较对象既然发生转换,怎能顺其自然地得出以上结论?

第二处:《诗经》讲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其人生感受的尖锐性大有挫折而略显迟钝”,而屈原“向我们展示了当个性在面对不公与伤害时,是何等的锋利而深入”。我认为,拿屈原个性与《诗经》群性相比,比较对象不对称。《诗经》成于“多国”众人之手,而屈原作品出自“楚国”一人笔下。

第三处:《诗经》的“俗世精神恰恰消解了个人的意义,消解了个性与社会的对立,从而阻碍了个性的张扬。它入世的深度恰恰减少了个性的深度。”而屈原,其“个性则在绝望中显示了他的高度、深度与完美”。《诗经·小雅·采薇》有这样四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该诗作者吟唱了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亲归乡的温暖情怀,有深度,也有广度,堪称绝句,怎能体现消解了个性的意义、消解了个性与社会的对立?

第四处:“《诗经》中任一首诗,单列出来,都略显渺小,它们靠的是群体的分量而占有文学上一席之地。”而屈原的作品“是可以单独地自立于诗歌之林,单独地成为一道风景。”中学到大学的语文课本中不都有《诗经》的单列篇目吗?读起来果真显得渺小吗?既渺小,何必单列之?既单列,必然彰显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

第五处:“较之《诗经》中的爱情诗,《九歌》的境界更高,意味更深,情韵更永。”似乎,《诗经》所代表的时代,人们的爱情诗以及爱情,都比较浅显。

文尾,鲍先生引用《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评论,说屈原作品“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引用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的评论,说屈原作品“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那么,鲍先生,你的观点呢?我也可以引用孔子在《论语·季氏》中的说法,“不学诗,无以言”。我们现在写文章好用四字句,汉语成语绝大多数都是四个字,《诗经》即为四言体,影响至今,绵延不绝,可谓大矣。

当然,我绝非厚彼薄此,就我的粗浅了解,《诗经》是古代洪荒世界中绽放的绚烂奇葩,是中国诗歌的一个光辉起点,它与后来的“楚辞”双峰并峙,分别开启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光辉历程。而鲍先生之文多处厚此薄彼,或扬此抑彼,实在让人费解。

对于鲍先生文中五次对比的用意,以上我的理解也许比较狭隘和幼稚。但中国智慧,一分为三。事物双方,各有其优劣,各有其长短,还有其同一性。或许已故大学者费孝通先生的“美人之美,美己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高论会给我们以更为深刻的启示。

猜你喜欢
诗作屈原诗经
《诗经》中走出的“庄姜”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现象
毛泽东诗作《七律二首·送瘟神》(书法)
屈原之死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巧用《诗经》解难题
述说
屈原送米
屈原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