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城乡一体的高水平小康社会
——江苏省昆山市农民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

2016-08-31 03:45张树成
现代经济探讨 2016年7期
关键词:昆山全市城乡

张树成

建设城乡一体的高水平小康社会
——江苏省昆山市农民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

张树成

内容提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江苏省昆山市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切切实实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十一年超城镇居民,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623元。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基本相同的社会福利、公共产品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又使农民成为住在乡村的新型市民。

农民生活城乡一体高水平小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谆谆告诫我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江苏省昆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把总书记这一指示视作不可推诿的历史重任,并付诸实践。多少年来,昆山人民特别是农民同全国人民一样,期盼能过上殷实富裕的小康生活。时至今日,随着昆山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总体上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多数农民的向往已成为现实,且成就了住在乡村的市民,城里人住楼房、置别墅、坐轿车、玩电脑、看大戏、日用煤气电、购物有商场、营销找电商、外出乘高铁、子女上大学、医保老保低保等,大多数农户也都享有了,他们过着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美好生活,相比之下并不逊色。

一、农民收入增幅连续十一年超城镇居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收入水平是否得到提高,要看农民的钱袋子鼓不鼓”。昆山市各级各部门集聚各方力量,上下形成合力,把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年初统一部署,年终统一考核,勇挑担子,拓宽路子,并出台了一系列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措施,积极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对一部分缺知识、少技术、不善经营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弱势农民,通过市镇两级财政转移支付和社会救助,实行精准扶贫、兜底托起,助其不断增收脱贫致富。尤为可喜的是全市农户承包土地已百分之百确权到户,并根据自愿原则,现有99%以上农户承包地实行有偿流转入股村组织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行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致力于发展规模农业和现代农业,承包户不仅获得一定的土地分红,还可腾出身来务工经商增加收入;农地经营户不仅不交皇粮国税,还享受到国家对种粮卖粮、购买农机具等多项补贴,从而使全市农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不论从典型调查,还是从总体角度看,农民的钱袋子确实逐步鼓了起来,其消费层次、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不少高档消费日用品进入寻常百姓家,普遍过着安康殷实的小康生活。2016年春节期间,我趁回老家原城南乡白士浦村探亲之际,向村干部和熟悉村情的老农咨询每家每户的收入状况。资料显示,全村43户、188人,2012年户均纯收入13.959万元,人均纯收入32517元;2015年全村户籍调整后共有40户、178人,户均纯收入15.95万元,人均纯收入35842元。这两年收入增幅分别高于全市城镇居民3到5个百分点。从全市总体而言,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623元,比上年增9.1%,其增幅已连续11年超过城镇居民每年收入的增幅(详见表1),比2004年增3.24倍,比党的“十八大”前的2012年增长45%。不仅如此,近5年来农民收入增幅还超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3至7个百分点。而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恩格尔系数差距逐渐缩小,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04年的1.89:1下降为1.7:1;2015年全市农民恩格尔系数29.1%,仅比城市居民相差0.8个百分点。

表1 昆山农民收入增幅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比较表

二、社会福利和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城乡一体化

如今,昆山农民亲身感受到得益匪浅的是社会福利和公共设施建设,普遍认为已享受到与城市基本相同的待遇,差别微乎其微。就社会保险来说,昆山早在1987年7月起便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前几年在农村改革中又先声夺人,实现了养老、医疗、低保及低保边缘等社会保险城乡并轨,编织了城乡一体化、全覆盖的社会保险网络,切实解除了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在这方面的后顾之忧,卓有成效建设城乡和谐社会。据市人社局年报:2015年底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高达100多万人(含外来务工经商者),领取养老金的人数20多万人,其中企业职工领取养老金的超过17万人,居民领取养老金的有3万多人,平均每人每月领取养老金1700至1800元,高的退休职工在3000元左右,农保转社保的每人每月领取养老金因参保年限不同普遍在七、八百元上下;全市享受低保的1523户共3066人,分别补差到每月750元,如果是重残中病者可补到900元;享受低保边缘的有1879户共1965人,其享受补助的底线为每月900元,最高可补助每月1500元。医保城乡并轨后,全市参加医保的接近140万人,其中企业职工110多万人,城乡居民20多万人,医疗费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前者可报91%、后者为76%,大病医疗保险的医药费报销比例城乡同一标准均在90%以上。再就教育、交通、信息等公建设施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上下年复一年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基本做到城乡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筹资金,资源合理分配,惠泽倾向农村。教育方面,早在10年前城乡就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近3年间市镇两级财政增加教育经费117亿元,进一步改善教育条件;2015年在校学生22.84万人,其中高等院校8所,在校生29800人,美国杜克大学也在昆山办分校,致力于培育高素质人才。交通方面,其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境内高铁、城铁、高速公路(互通出口8个)、航道等交通设施一应俱全,同时村村通上公交,已构建起十六横、十二纵、三环、四轨、五高的城乡一体化交通体系;到2015年全市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5.36标台 (含轨道交通),公交运营总里程3249.5公里,日发班次6511.5次,日客运量48.02万次,市域内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22.48%,中环内出行率23.84%,为城乡人民构建了便捷良好的交通条件。

三、建设美丽乡村,农村居民生活市民化

昆山自“十二五”以来,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由上世纪80年代兴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延伸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而可喜的变化,原来分隔城乡的鸿沟湮灭了,许多农民跟城里人一样体面地生活。回眸历史,昆山早在1984年就在全国率先创办了自费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大多数县市比较,对外开放先了一步、农村拆迁早了一步、新村建设快了一步,经济实力强了一点、民生投入大了一点、农民得益多了一点。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门槛,工业总产值闯过9000亿元大关,财政收入跨上600亿元台阶,有力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率达80%以上。现在昆山境内不论走到哪里,随处可见崭新的柏油道路,路面干净整洁,两旁绿树成荫,一排排楼宇矗立,一个个新型社区脱颖而出,农民住的是楼房,用的水电气,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加之,每个村(社区)都建设了“两楼宇”(集村委会、为民代办、信访、咨询、保卫等一体的综合服务楼,集医疗、健身、文艺、娱乐、老年活动等一体的公共设施楼),特别是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农村经济发展日益上升、环卫设施日臻完善、生态环境日见好转、出行办事日渐便捷、百姓收入日益增加,不少农民入住小别墅或小高层,上下有电

梯,进出有汽车,而且呼吸着新鲜空气,饮用着达标洁水,煮食着时令蔬菜,过着好于城里人幸福美满的生活,因此在不少农民心里,当年对拆迁住社区不习惯,存在思念家乡的忧愁,现在那些“乡愁”已转变为“乡悦”、“乡恋”。前不久,我们到千灯镇调研城镇化问题时,感到这个镇名副其实地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全镇本地户籍人口5.5万人,加上外来人口共10多万人,其中9万人左右居住在镇辖的6个新型社区,1万多人居住在14个行政村保留的古村落或自然村中。该镇炎武社区主任马雪芳向我们介绍:社区拥有266幢房屋,入住8998户、2.1万人,其中半数以上以失地农民身份先后乔迁到社区居住,还有一半均是外来务工经商者定居或租房居住在这里,社区内设有老年活动室、日间照料中心、医疗室、图书室、阅览室、文体馆、门球场、购物商店,以及附近有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公共设施,基本做到了应有尽有,满足了人们日常需求;同时社区内开展“星级文明户”活动,创建文明新风和谐社会。建区10多年来,从没发生过破墙开店、损坏公物、践踏绿化的事故,遵纪守法、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等文明礼仪已蔚然成风,镇上的居民都羡慕我们社区的生活条件。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引领下,昆山从2003年开展生态村的创建工作以来,全市已有131个村达标,占总村数151个的86%,其中国家级生态村2个、升级生态村99个、苏州市级生态村30个,较好地促进了休闲农业、湿地公园、花卉园林、沿湖(河)廊道、农家乐等建设加快发展,乡村旅游蓬勃兴起,这既为农民持续增收开辟新途径,更为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增添了亮点。2015年,全市接待旅游人数2000万人次,经营收入242亿元,其中古镇、古村落及农村休闲农业旅游收入占60%以上。

[责任编辑:徐元明]

F323.89

A

1009-2382(2016)07-0071-03

张树成,江苏省昆山市农村经济研究会高级经济师(昆山215300)。

猜你喜欢
昆山全市城乡
黄旙绰与昆山腔考
昆山三虑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迈晟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三虑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城乡涌动创业潮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