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故事雕刻出来

2016-09-01 02:19余锦斌
中学语文 2016年5期
关键词:笛声过客庐山

余锦斌

把故事雕刻出来

余锦斌

学生写记叙文的弊病之一是热衷于抒情,却没有耐心叙事。从干瘪叙事里生发出来的感情貌似精致绚烂,实则空洞、拔高,甚至虚假。宋人魏泰在《临汉隐居诗话》中说道:“诗者述事以寄情,事贵详,情贵隐,及乎感会于心,则情见于词,此所以入人深也。如将盛气直述,更无余味,则感人也浅,乌能使其不知手舞足蹈;又况厚人伦,美教化,动天地,感鬼神乎?”情与事交织,事中见情,情随事出,相得益彰。情感贴着故事,故事渗着感情,这样的文章即使未必深刻,也是亲切的,真挚的。叙事是抒情的载体,抒情是叙事的升华。叙事是舞台的表演,抒情是精妙的晕染。记叙文写作训练中,务必要求学生剥除富丽堂皇的抒情,扎扎实实地把故事雕细刻精。

比如下文:

朋友,我想对你说

一盏灯照亮我前方的路,我不再孤独徘徊。有你,真好!

——题记

盈盈人生,漫漫长路,一曲高山流水响彻心扉,诠释了情的真谛,于是便有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萍水相逢,那是一份相知的情,一份相遇的缘。而你,朋友,便是我的知己。

可还记得吗?那年盛夏我们一起游庐山,你的那句话便成为我刻骨铭心的烙印,时光带走的是岁月,却带不走记忆。

依稀记得,江西是一个火炉,刚到的时候不适应这里的酷暑,爬着蜿蜒的小路,你却是不同一般随波逐流,而是走走停停。在我的催促后,慢慢前行。

才一个转头,我看见你留步眺望,我走过去,拉你的衣襟,“走吧,快掉队了!”“急什么,你看!”顺着你的视线,我远远望去,此时庐山犹如披着白纱的少女,与蓝天相隔。耳边传来悠悠笛声,抬头远望,只见一位白衣素裹的男子正吹笛子。笛声幽远缠绵,与此时的庐山美景融合在一起。我蓦地感到“玉人何处教吹箫”的静谧。

这时候,你开口了,你告诉我许多人的一生都会为金钱而烦恼忙碌,他们并不知道停下来看看身边的风景,驻足静思,在自然的洗礼中思考,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剧呢?我的内心猛地一震,是啊!谁的一生不是这样呢?世间真正的智者有多少?我不由感到一丝惆怅……

朋友啊!我想对你说,你用平凡的事教会了我怎样去品味生活。“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那番话涤荡了我内心的狂妄。朋友啊!我想对你说,你是我的知己,你让我看懂世界,给我带来温暖和希望,有你真好!

因为有你,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上面这篇文章,叙述的是一件发生在庐山上的小故事,刻画了一个懂得慢慢欣赏美景的与众不同的朋友,表达的无非是要成为庐山的欣赏者而非匆匆过客这一情感。然而,作者却溺于抒情,先在题记中夸张地将你比喻成“一盏灯”,紧接在首段中又失当地类比“钟子期与俞伯牙”,第二段浮夸地写这是“刻骨铭心的烙印”,第五段过火地称赞朋友是“智者”,第六段又空穴来风地感谢朋友“涤荡了我内心的狂妄”,结尾“因为有你,我的生活如此精彩”更是不知从何而来。诸如此类,皆是虚妄之情。作为抒情载体的故事反倒没下功夫雕琢,只存混括印象。

修改后:

朋友,我想对你说江西不愧是一个大火炉。闽南清新的海风仿佛追不上呼啸的动车,远远被甩到了身后。热浪滚滚而来,站在偌大的旅客集散地,中国著名避暑胜地——庐山,自私地把清凉固守在山顶,不肯让山下分享一点。看着长蛇般等着登山的游客们,心中更是燥热不安。

终于上山了。旅游车盘旋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导游饶有兴趣地讲着毛主席上山时用火柴梗计算弯道的趣事,不时有树枝拂过车顶的声音传来,凉风也一点一点地多了起来。往窗外望去,近的是粗壮的树,远的是青翠的山。烦躁的心顿时宁静下来。

开始登山了。我们紧紧跟着导游,匆匆在黄龙潭洗个脚,匆匆地在银杏前拍个照,匆匆地在美庐里走个来回。“快点!快点!”导游不停地催促。我们抓紧拍照,拍照。大家既怕跟不上队伍,又恨不得把庐山的美景全部装进相机里。

一个转头,我看见你留步眺望。我退回去,拉你的衣襟,“赶紧走吧,快掉队了!”“太美了,你快看!”顺着你的视线,我远远望去,庐山犹如披着白纱的少女,与蓝天相映。耳边传来悠悠笛声,抬头远望,只见一位白衣素裹的男子正横吹笛子。笛声幽远缠绵,与此时的庐山美景融合在一起。我蓦地感到“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意境......

喧闹的队伍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我们两个慢慢地走着。这时候,你开口了:“横看成岭侧成峰,庐山到处都是美。让苏东坡都目眩神迷的庐山之美,又怎会仅仅在导游介绍的那几个景点?慢慢走,慢慢欣赏,才不会仅仅到此一游!”

从清凉的庐山上下来,我们逃也似的离开了江西的热浪。动车上,一个个打开相机,分享着彼此的美景。“咦?这是在哪拍的?”“啊?我也忘了,这是五老峰?还是含鄱口?”他们尽力回忆着,激烈讨论着,真的忘了在哪儿走过。

我和你目光交汇,欣然一笑。我靠在你的耳边,悄悄跟你说:“你才是庐山的欣赏者,他们只是过客!”

修改后的作文摈弃了泛滥的抒情,丰长了事件的过程。作者在场景的变化中交代事件的经过:山下的滚滚热浪,上山路上的点点清风,登山时的马不停蹄,游客的心情也从燥热转为宁静又变为着急。在充分铺垫后,文章转入细写与朋友驻足眺望,悠然会心地欣赏,别具只眼地领悟。结尾的安排独具匠心,作者以归程照应开篇的出发,以游客们的遗忘对照朋友的体味,主题的抒发水到渠成,恰到好处。当然,修改后的文章标题相应定为“你不是过客”更妥。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第五中学(桂坛校区)]

猜你喜欢
笛声过客庐山
杨优秀
挂职干部不能有“过客”心态
庐山 牯岭!Cooling!
在凤凰古城我和烟雨皆过客
牧童
毛泽东登庐山
生命中的重要过客
尘世中的过客(外一首)
笛声悠扬 回味悠长——八孔高音竖笛整班起步教学三计
《李白 庐山谣》